“给我一点时间,怎么样?”
卡特的办法很简单,一个字:拖!两个字:硬拖!
无论如何,先把眼前的场面应付过去,接着在想办法慢慢解决。事关自己在耶鲁的第一形象,卡特对此不得不慎重。
虽然,第一次发言有些不慎重。但既然已经感受过发声后带来的影响,卡特便不能不重视了...
咱这有独立思考的实干派人设,可不能崩了呀!
“好,你说的对!我们可以给你时间调查研究,但你也得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时间,一周怎么样?够了吗?”
“好,一周!一周后,还是在这里,同样的时间,我会拿出我的基于客观事实的见解分享给大家!”
···
···
“你真要去研究这件事?你有时间吗?”
等打发走了这群耶鲁建政侠后,憋了半天的瑞克忍不住问道。在他看来,卡特现在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怎么会有时间去查证这些屁事的前因后果。
以及,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查了以后,有用吗?!
“没时间也得挤出时间啊!你对政治不感兴趣,可我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耶鲁政治形象’不是?”
愤愤地插起一块牛肉,发泄似的大力咀嚼着。卡特感觉烦得一批...
即烦耶鲁这帮吊人,吃饱了撑得,总是喜欢谈这些跟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屁事;又烦那个不知何方神圣的玛雅林,净特么整些幺蛾子!
让你加个国旗图桉就加呗,多大点事啊?!
“你可真有耐心,换成我才懒得为这些屁事折腾。”
“看回报嘛,没办法。眼馋耶鲁的人脉资源,那就必须得接受它的规则,起码在我现在没有能力改变这个规则前,我只能顺着这个规则玩!还得成为其中的高级玩家,我才能获取到我想要的资源。”
“随便你吧,需要帮忙的话,你跟我说就是了。”
“会的,哥们!”
匆匆解决完午餐,下午继续上课。一直到ROTC课程结束后,卡特这才有空去查找这个越战纪念碑的相关资料。
1979年4月27日,就在卡特穿越来这个世界前不久。一群越战退伍军人,在一名前陆军下士简·斯克鲁格思的言论影响下,在华盛顿成立了越战退伍军人协会。他们呼吁要建造一座纪念越南战争中阵亡将士的纪念碑,并且这座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的一个鲜明符号。
他们提出了四点要求:(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资料查到这里,卡特稍稍松口气。
瞧,纪念碑要具备鲜明的特点,这可是人家******们自己要求的!自己支持一下,不过分吧?
同时,关于那个碑身上不要用越南战争评价的要求,也看得卡特暗暗发笑。好家伙,还知道自己这是侵略战争呢?
不过,随即,卡特也笑不出来了。
对简·斯克鲁格思这种底层士兵们而言,他们即便是知道自己正在进行一场不义的战争又如何?他们能改变什么?!
战争,对底层士兵,包括军官们而言。其实对错都不重要,他们既决定不了战争,也改变不了战争。
他们只知道,他们在战争中,是否尽到了身为军人的本分,以及自己又失去了几名亲密的同伴...
悠悠地叹了口气后,卡特继续向下看:
此时时间来到1980年的7月1日,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在宪法公园的尽头给这群退伍老兵们划一块地,让他们建立这座用以纪念他们曾失去的同伴们的纪念碑。
有意思的是,国会只批了用于建设的土地,却没有给予哪怕一分钱的预算。也就是说,建造纪念碑的钱,得由这群越战老兵们自己凑...
这一信息,让卡特知道了,为啥这个老兵协会会在这件事上上蹿下跳。感情完全是人家出的钱啊?人家是甲方爸爸,还不许提提意见?!
卡特忽然对这群越战老兵有了些许的同情,这可太惨啦!拿命去别国打仗,打完以后,美国居然连建个碑的钱都不肯出...
如果那些阵亡将士泉下有知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气得活过来!并一枪爆掉白宫那群人的狗头...
继续看:
时间来到1981年的5月1日,玛雅林的作品被纪念碑设计征集大赛的评委会选为第一。接着又因她的设计,引发各种各样的争论,直到现在...
从文字资料里,卡特没有发现玛雅林的设计理念。于是,第二天,借助理事会的身份便利,卡特去了玛雅林曾经生活的学院走访...
“玛雅林?她是一个有点孤僻,却非常好学的姑娘。我记得,就在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在咨询选课意见时,她想要主修凋塑与建筑两个方向的科目。我跟她说:‘这样不行,孩子,你只能在建筑与凋塑中,二选一’,于是,她选择了主修建筑。但这并没有打击到她,从大一开始,在上课之余,她会经常往艺术学院跑,去旁听凋塑课。”
“哦,对了,她是77届的学生,上半年已经毕业了。听说她现在去了哈佛大学进修,具体的近况,我了解不多。但可以想象,她现在压力一定非常大!因为她的亚裔身份,因为她是个女性,没有军旅经历的女性...”
“那,您认为,她会是那种所谓的别有用心者吗?还有她入学耶鲁时的费用...”
卡特忍不住追问道。
“当然不会!那孩子研究丧葬建筑的兴趣,从大一开始就有了!那时候的她很孤僻,非常孤僻,现在稍微好了些。我记得那时候,常常看到她一个人离开校园范围,我很好奇她去干嘛了。于是悄悄跟随,结果我发现,她那时候就喜欢一个人跑到林荫墓园那边去,一个接一个墓碑的观察...”
“后来她去欧洲,哦,对了,自费的!她的家庭情况不错,尽管是亚裔,但收入不成问题。她去过丹麦,回来后跟我聊过不少她在哥本哈根的墓园里的见闻。也就是说,在我们耶鲁开设丧葬建筑课程以前,她就有了对丧葬建筑研究的兴趣。并且也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可能是大一,大二或者大三时,就具备了一定的,对于丧葬建筑设计的独到理解。”
“所以,我不相信外界的那些诛心之言。我认为,她应该是在越战纪念碑中,融入了其余文化的丧葬礼俗思想,这个思想,大多数美国人可能无法接受。但这只是设计理念上的冲突,我很反感那些将艺术作品的设计,上升到种族意识形态,甚至阴谋论的言论!”
“太不负责了!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玛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