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玉连连摇头:“我肚子不饿,就是来看看你们这里可需要帮忙的。”
赵二娘受宠若惊,宋大夫天天忙着给患者看病就够累的,又怎么能让她来做这等子粗活?
“宋大夫,你那么忙,怎么能让你再来这里帮忙?你快去一旁歇会吧,一会粥好了,我给你端一碗。”
灶台后面是一个棚子,宋婉玉猜测里面便是存放粮食的地方。
赵二娘坐在木墩子上,捡起一根柴火丢进了灶底。
这年头什么东西都缺,唯独就是不缺木柴。
铁锅里的水还没有煮沸,两名厨娘
结伴进了里面搭建的简易棚子里,外面只剩下烧火的赵二娘。
宋婉玉黑白分明的瞳仁微微转动着,柔声询问:“二娘,熬煮一锅粥你们一般放多少粮食?”
赵二娘轻叹一声,眉目染上几分忧愁:“这么多流民,只有一口铁锅,这口锅可以说是从早到晚根本就不停歇。有多少粮食都不够放的,刚开始那几天县令吩咐让我们把米粥熬得稠一点,这俩天棚里的米没有多少了,一口锅也不放多少米,约莫也就是一斤半的米。”
“县令说,再过几天朝廷给的救济粮就
到了,到时候,再给大家熬煮一锅浓稠的米粥,现在嘛,就先对付两口。”
宋婉玉惊讶的看向赵二娘:“朝廷的救济粮?”
赵二娘应了一声,见宋婉玉是真的不知道,她急忙给她解释:“听说这次的救济粮有不少呢,这是胡县令特意给上面申请下来,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呢,具体有多少,我也不清楚,算算时间,也就这几天吧,应该就快到了。”
“你们的粮食都是从镇上富商家里筹集的?现在你们还有多少?”
赵二娘又往灶底塞了一根柴火,拿起脚下放置
的一个木盆。站起身带着宋婉玉朝着棚子里走去。
“我们也不知道具体还有多少粮食,粮食现在可是精贵东西,胡县令看管严格,我们并不清楚。每次下锅里的米都是我们拿着盆子过去,有专门的衙差把米端出来,我们只负责做饭。
宋婉玉跟着赵二娘往里走,面前的棚子是用木头做成的,足有一间房子那么大,棚子四面都有腰间挎着佩剑的衙差值守,门口有两个衙差负责分发粮食,见赵二娘过来,接过她手中的盆子,把装满粮食的木盆递给赵二娘。
透过打
开的木门,宋婉玉清楚的看到在棚子的角落里堆放有五六麻袋的粮食,在地上还散落着一麻袋粮食。
粮食不算少,耐不住人多。
赵二娘见宋婉玉紧盯着棚子里的粮食看,她下意识的询问:“宋大夫,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看你一直盯着粮食看。”
赵二娘从衙差手里接过粮食快步往回走,锅里的水该烧沸了,得赶紧把米下进锅里熬煮。
“我认识个朋友,他家就是做粮食生意的,离咱们这比较远,但是他家里特别有银子,不愁吃喝,我想让他捐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