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弟,我杨哥窝囊了一辈子,也觉得对得起你嫂子了,自从认识了裴建章,我才知道人生还有这种逍遥,现在我还安分守己,这辈子我赚钱是为了什么?这样活得不累吗?”
李云见老杨已经说到这个分子上,也就不再劝说。
只是杨建明出资,李云作为法人,有些操蛋,“杨老哥,你出钱这公司就应该由你来经营。”
杨建明摇了摇手,“李云,生意是生意,感情是感情,不能混为一谈。”
李云周六邀请杨小平喝酒,这次酒局另一个主要人物就是秦晓歌。
杨建明开着皇冠去接秦晓歌,李云开着桑塔纳带着杨小平前往深圳。
在车上,李云告诉杨小平,高尔夫打团体赛,谁要是输了,就由对方请吃饭。
杨小平哈哈大笑,“这个主意好,不过我是上不了场,因为我不会这项运动。”
李云笑了笑,“领导,你要是不上场那还怎么玩?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是新手,其实玩的就是气氛,那里面环境好,可以在里面聊天,娱乐,你可是我的客人,可不能不上场。”
在这里,李云充分发挥了商务谈话的精髓,直接安排了杨小平,在团队中服从了集体需要。
也淡化了对方的自我认知,让对方单纯的以为这就是一个局,主角是陶泽凯,裴建章这些人。
次日,李云把裴建章介绍给杨小平,杨小平和裴建章聊得很愉快,“李老弟,没想到你朋友这么多,领导,你作为惠洲的领导,可要多照顾一下在惠洲发展的李云。”
杨小平笑得很灿烂,“裴总,久仰大名,我们惠洲真的有诚心希望裴总过去考察指导工作!”
两位都是段位高的高手,每一句话看似都是废话,却都有其中的深意。
黎润枫和陶泽凯一起过来,黎润枫和杨小平聊了几句,杨小平八面玲珑,李云在旁边插科打诨,告诉黎润枫这次杨总大手笔支持了杨建明。
现在长虹的日子不好过,因此对钱也是刚需,面对惠洲国营大银行,黎润枫自然明白李云的意思。
杨小平是一个老狐狸,特别的精明,看似好说话,让别人以为很容易从他手中贷到款,其实都是假象。
黎润枫和杨小平聊得很投机,李云趁机打电话给杨建明准备饭局,安排是老粤菜,还有许多海鲜。
杨建明开着皇冠带着秦晓歌来到这里,李云一路小跑的过去给秦晓歌打开车门,“秦哥,招待不周,真的是过意不去!”
秦晓歌哈哈大笑,“你们招待得不错,杨总还特意带我参观了建明皮衣厂,特别有活力。”
李云招呼秦晓歌和杨建明前往饭局,包厢里面主位留给的是秦晓歌,秦晓歌看见陶泽凯,拉着陶泽凯要他坐在主位,结果被陶泽凯拒绝了,“这次来是作为李老弟的陪客,现在我可是他的经销商,不能喧宾夺主。”
李云见秦晓歌坐在主位,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杨建明带来的酒不错,大家在一起气氛搞得很好。
杨小平给秦晓歌敬酒的时候,秦晓歌拉着杨小平的手腕,“杨行长,你这个行长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首批贷款都批下来了,应该只有一百万,可这意义不一样,说明我们银行是重视优质的民营企业,这种关系很健康,合作的前景很广阔。”
领导的话就是不一样,该说的都说了,一方面夸奖了惠洲的招商气氛很热烈,民营企业都可以获得银行的大力支持,第二就是捧着杨小平,对方可是财神爷,只要愿意,百万的资金都不是问题,这些资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就是刚需。
杨小平对秦晓歌的话很是受用,有些激动。
然后就是暗示李云和自己的关系很融洽,极大的提高了李云的逼格。
两人都有默契,要是能让黎润枫或者裴建章两人来一个到惠州投资,都是赚大了,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要是让他们中一个或者全部过来投资,无疑可以提升他们的业绩和资历。
只有裴建章没有啥追求,李云也就重点照顾好他,“裴老板,有没有兴趣到青塘村拜访青塘道观,也就是我舅舅苗新立的道观。”
李云和裴建章聊道观,聊苗新立道长,聊得尽兴。
在裴建章眼里,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一切看利益,没有利益,就没有兄弟,连枕边人都是有价值的,对于那种不能带来利益的项目,像唐永安的项目,说不投就不投,这就是常说的利益就是朋友。
这一次组局,让杨小平认识了李云的能量,态度明显不一样,认识惠洲的领导,还有燕京的大院子弟,从他在酒局上多次敬酒陶泽凯和秦晓歌,就能看出他应该有想法的。
饭局以后,李云安排了杨小平,秦晓歌,还有杨建明一起打牌,秦晓歌跟杨小平讲:
“杨行长,你能贷款给民营企业,这点很好,办得也不错。”
杨小平笑道,“领导,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也可以充分地发挥资金的作用,这种业务也是我们以后重点的业务。”
秦晓歌听到这哈哈一笑,“建明皮衣厂远销东南亚,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惠洲建分厂的原因,一年光利润就要几千万,你们这贷了一百万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小了?”
杨小平有些为难,“超过一百万就需要省行批准,你也知道这种申请很难短期能搞定的,所以我们也打算出些成绩让省里面认识到这里面的好处,这样的话后面的合作就更容易了。”
李云见杨小平故意推脱上面,知道杨小平这种人,估计不是简单就能说服的。
李云和杨建明在一起,“现在难办了,唐永安估计已经撑不住,公司连工资都发不起了,要是破产了,在砸钱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杨建明狠狠地掐灭了烟头,“李老弟,你到广洲,签合同,这笔钱我投了!”
“我这边只能抽出一百万,你那里还有钱吗?”
杨建明哈哈大笑,“当初我购买二饰的时候,就只有五万块,里面还有一半是你嫂子的钱,可要是购买二饰,需要五十万,我把合同先签了,然后东借西凑的,硬是把建明皮衣厂做到如今这个地步。现在贷了一百万,我再加五十万,输了也没有关系,顶多这个分厂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