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新靠山

江归快走几步,站在了温玉珠身前,提防着走过来的两个人。

不远处,又来了一辆轿车,江归眯眼一看,是柳所长的桑塔纳。

他回身对温玉珠说:“她爸爸来了。”

温玉珠眉头皱的更紧了。

柳美涵没看见父亲的车,而是绕过汽车,迎着穿西装的男人走过去,看向温玉珠和江归时,挑衅意味非常浓。

“柳美涵!”

柳所长停稳车,推开门就钻了出来,他一脸焦急的跑向女儿。扬手一把打掉柳美涵的手,“我给松开!”

柳美涵身边的男人偏头看向柳所长,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美涵,这老头谁啊?”

柳美涵狠狠一跺脚,纤纤玉手又攀上了男人的胳膊,把头靠在了男人肩头。

“爸,你这是干嘛啊?这我男朋友!”

柳所长脸色一阵黑红。

这男人,虽然穿着西装,但里面却是一件金黄色的花色衬衣,衣襟上有两颗扣子没扣,直接开到胸口。

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男朋友?你疯了啊柳美涵,你看看你找的都是些什么人!”

柳美涵很不服气,翻了一个大白眼。

“您不是离家出走了吗?还管我干什么啊?”

“呦!”

一阵嗤笑声,从柳美涵身边传来。

她身边的男人笑的乱颤,“老头。你很新潮啊!这么老了还离家出走?”

柳所长看垃圾似的瞥了男人一眼,匆匆把目光挪开。

他抬起手指,在柳美涵身上指点着,“你看看!这就是你找的人!”

柳美涵不服气,故意提高声调,“怎么了?人家姚小林怎么了?人家是市长儿子,不比你给我的找的强多了?”

她的目光若有似无落在江归身上。

温玉珠嘴角扯了扯,敢情柳美涵今天来,就是为了炫耀。

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柳所长脸色越来越红。

他压低声音,对着柳美涵吼了一句。

“你现在立刻给我滚!”

“我偏不走。”

柳美涵故意气他,她挽着姚小林的胳膊,两个人有说有笑,往温玉珠的新店里走去。

柳所长看着两人背影,仰天长叹,“我这是做了什么孽!”

温玉珠也不知道怎么劝,有这种女儿,确实挺让人糟心。

李芬正在店里收拾卫生,一见柳美涵进来,手的中扫把直接掉了。

“啪!”

柳美涵走上前,一脚把扫把踢开。

李芬被气的发抖,正要发作,柳所长跑过来,把李芬护在身后。

姚小林一挑眉头,嘴中不干净起来,“美涵,你家挺复杂啊,你家老爷子是在外面有人了?还挺有福啊,找个这么年轻的?”

柳美涵笑的花枝乱颤,扑在姚小林怀中,轻锤他的胸口。

嘴上声音越来越嗲,“你什么眼神啊?这个扫地的是我妹妹。”

姚小林一脸震撼,眼睛在李芬脸上刮了一道,又在柳美涵脸上点了一下。

李芬干瘦,穿着的确良的白衬衣,姑。

柳美涵则是一道风景线,她的身体曲线玲珑,穿着非常讲究,一看就是家境优越的女孩儿。

他们两个,怎么看也不像一家人。

他一把搂住柳美涵的腰肢,嘲笑道:“姐妹?这差距可真是大啊!”

柳所长的心在滴血,姚小林眼光异样,让他心如刀绞,女儿就像橱窗里一幅艳俗不堪的画,映在这个男人眼底的欲望里。

温玉珠眼看要出事,她快步走进餐厅,插在柳所长和姚小林中间。

“这位客人,你要用餐的话,就请上二楼就坐。”

柳美涵挽着姚小林的胳膊,目光在温玉珠脸上挑衅。

“姚小林什么人啊?人家是市长儿子,怎么可能在你这个小破饭店吃饭啊?”

温玉珠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弯腰低头,做了一个送客的手势。

“对啊!我饭店太小,容不下大佛。姚公子应该去江洲饭店,那好走不送了。”

“什么?你赶我走?”

姚小林气的满脸通红,“老子还没走呢,你就想赶人了?”

门前一阵骚动,温玉珠抻着脖子看去,是刘长春扛着摄像机进来了。

刘长春,原本是在学习使用摄像机,正好趁着温玉珠开业,他想来试试新手艺。

温玉珠灵机一动。

“请走吧,电视台记者来了。闹大了谁都不好看。我倒是无所谓……”

温玉珠抱着胳膊,食指在脸上轻轻点着。

“就怕您,市长公子闹事,进了新闻,影响不好。”

姚小林挑着眼眉,看向喝哧喝哧的刘长春,这家伙把这相机放在桌上,扬手打开镜头,就准备录影。

“你挺厉害啊。”姚小林眼底带着寒意,抬手在温玉珠身上指了一下,“你给我等着!”

抛下一句狠话后,姚小林拽起柳美涵的手,两个人冲下台阶,直奔皇冠轿车去了。

温玉珠目送他们“离开”,直到皇冠车一脚油门飚出去后,她才转身,给刘长春道谢。

“谢谢啊,刘大哥!你来的真是及时。”

刘长春呵呵一笑,“为民除害嘛,应该的。”

这几个字,把柳所长戳的满脸通红。

他调整呼吸,尽量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

店里也恢复到原有状态。

今天,是温玉珠的中餐厅第一天开业,虽然有柳美涵这个小插曲,但是并不影响整体效果。

临近中午,“独一居”里人头攒动,人们都奔着“新式中餐”的招牌进来的。

大家吃了几十年的中餐,确实没有听说过“新式中餐”

其实,温玉珠的新式中餐,也不是上辈子的新式中餐。而是改良川菜,川菜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都是很多中餐馆的主营菜品。

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川菜,并不是餐厅的主力军。

温玉珠很好的借用了这个时间差,在传统川菜的基础上,或减辣,或增甜,有的菜品还调整了形态,成为更加适合大众口感的“新式中餐”。

这个噱头一经推出,“独一处”就成为了新潮食客们的新宠。

就在温玉珠闷在厨房,潜心做菜的时候,江州日报却刊登了一则社论。

【摇身一变,汉堡变中餐,换汤不换药。】

单看文章的名字,已经足够吸引一大波的眼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