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丞相府
从河北撤回,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
众人都耸拉着脑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的确,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誓师北上,众人原本都激情澎湃,以为灭魏一统就在弹指之间了。
毕竟自从五丈原之战后,蜀军就鲜有败绩,连战连捷,众人都以为魏国已经不堪一击了。
结果,首战即败。不仅如此,丞相还被魏国偷袭,虽然逃过一难,却伤了大将魏延和长史杨仪,二人至今还昏迷不醒。
受到如此大辱,蜀军没有进取报复,反而直接撤兵了。
虽然是担心吴军偷袭,但为了不影响军心,诸葛亮并没有把吴国占领魏属荆州的事情告知全军,不仅如此,还严加保密。
因此,将士们对于忽然撤兵,并不理解,士气大受影响。
看着堂下垂头丧气的众人,诸葛亮心中明白,这次失败的确让大家受挫不少,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也是给众人提个醒,自古骄兵必败。
开战前众人一个个豪情万丈是好事,但也有些过于自负了。须知恢复汉室江山是个艰巨长期的过程,需要超乎常理的耐心,不能因为一时占了上风就松懈下来,这样只会让敌人找到破绽,失败便是迟早的事。
诸葛亮并不打算说教一番,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
“伯约,你把打探到的消息,给大家说说吧。”诸葛亮淡淡地说道。
自从杨仪重伤昏迷后,诸葛亮便将其掌管的情报司暂时交给姜维,一来是出自对姜维的信任,姜维文武双全,胆大心细,掌管情报完全可以胜负;二来也是对姜维的磨练,期望其在从军之余,可以锻炼政务能力。毕竟只懂行军打仗,不过是将帅之才,诸葛亮对于姜维的期待,可远不止此。
“诺!”镇西大将军姜维起身出列,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环顾四周,朗声说道,“一个月前,情报司派出密探,前往荆州秘密调查,日前,他们快马送回了一份密报。上面明确记载了吴军在荆州的动向。“
众人闻言皆竖起耳朵,一副认真模样。
”建兴十五年十月,魏荆州都督夏侯儒亡,魏军投降,魏属荆州八郡尽归吴国。
十一月,吴国秘密北上接管州郡,魏属荆州未改旗易帜。
建兴十六年正月,吴国秘遣朱然为襄阳太守,朱桓为南阳太守,全琮为南乡太守,领兵驻守。
二月,吴军陆续调兵北上,襄阳南阳等地,带甲之士近十万。
.....”
姜维合上信件,目光炯炯地盯着众人。
众人此时的双眼全因吃惊而瞪大。
天啊,姜维是怎么做到的?居然能够如此事无巨细地掌握吴军的底细?
天啊,如果说之前吴军占领荆州还只是曹宇的一面之词,众人对此还是将信将疑。如今,这才是真正坐实了传闻。原来,吴国真的已经大兵压境的了!众人居然之前毫无察觉!
看这时间,吴军有所行动,起码已有三四个月。也就是说,就在众人兴高采烈地谋划着如何灭魏之时,危险早已来临,身后的吴军居然已经不知不觉地在大汉的边境云集了近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偷袭!这真令人想想都后背发凉!
尤其是南阳和南乡两地,一处靠近许昌,一处靠近洛阳,东吴以悍将朱桓和全琮为太守,其用意不言而喻!
众人这才想起,彼时北上,幸好诸葛亮谨慎,在许洛各自留下了几万精兵驻守。尤其是许昌之地,留有大将王平,他麾下的无当飞军极善防守。
想必王平的存在,大大震慑了吴军,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不断偷偷增加兵力,最终达到了恐怖的十万之众。
即便如此,王平两万兵士,真打起来,未必是吴国十万大军的对手。如果吴军真的孤注一掷,集中全力围攻无险可守的许昌,那么真的胜负难料。
一旦丢失许昌,中原各地震动,更重要的是吴军将获得魏军留在许昌的家眷,那么危害将要更甚从前了!
天啊,如果丞相没有留下王平驻守,如果丞相没有果断从河北撤回,到底会发生什么.....
众人这时内心再也没有了任何抱怨之念,失败的烦恼早已被震惊悔恨替代。
骄兵必败,再也不能小视魏军、小视吴军了,两国各有能人啊!
众人脸上表情的变化,诸葛亮尽收眼底,他正想出言抚慰。
忽然,门外有卫士报道,吴国有特使书信送到。
“呈上来。”诸葛亮挥挥手,令卫士将书信送上。
在众人一片惊疑的目光众,卫士恭谨地递上书信。
这个时候,吴国,有什么话想说?
难道,他们还要抵赖自己屯大军于边境的事实么!
还是说,这是吴军的战书!
诸葛亮心中也有疑问,不过他仍然镇定地拆开信件,随后快速查阅完内容,忽然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
众人察觉到丞相的异样,于是连忙追问。
“丞相,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吴军想要开战?”车骑将军吴班和往常一样,第一个耐不住性子“跳”了出来。
“打就打,我们也不怕,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大司马吴懿也不甘落后,这对吴氏兄弟,对于东吴的仇怨远非一般。
眼看众人就要激动地义愤填膺,喊闹起来,诸葛亮连连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这不是吴国的战书,而是吴国的通好书信。”诸葛亮扬了扬手中的书信。
众人大惑不解,通好?这个时候,吴军前来通好?这是何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信上说,前阵子孙权派人诱降魏军,最终荆州守军投降,吴军顺势接管魏属荆州。为了防止魏军旧部叛乱,孙权调兵入境驻守,现在襄阳南阳等地有兵十万。孙权让我们不要误会,荆州的兵士只是为了维稳,别无它意。同时,为了报答之前我们对吴国的馈赠,现在孙权准备回赠二十万石粮草,以供我大军来往河北的调度消耗。”
众人闻言,再次惊得瞠目结舌。
“吴国好不要脸!居然好意思说是自己诱降的魏军!明明是靠出卖我们换来的!简直是无耻!”车骑将军吴班仍是一脸气愤。
“哼,更不要脸的是,吴国居然说这十万兵士是为了防止叛乱,真拿我们当三岁孩童呢!”大司马吴懿也是怒目圆瞪。
“呵呵,吴国到底还是不敢跟我们正面开战,只敢偷袭。八成是知道屯兵的事情泄露了,看我们大军回防,这才赶紧来示好呢!”骠骑将军李严一阵冷笑。
“丞相!”镇北将军廖化大踏步出列,“吴国哪会这么好意送我们粮草,他们分明是在炫耀示威!既嘲笑我们落败,又炫耀自己得到了壮大。这个情,我们不能领!”
“对,我们不能领!这些粮草不能要,太羞辱人了!”众将都纷纷跟着叫囔起来。
诸葛亮无奈地苦笑了笑,“如果只是炫耀示威倒没什么,我们大不了一笑而过,这点胸襟还是要有的.....依我看,吴国是别有用心啊......”
别有用心,丞相这话什么意思?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你们不妨猜一猜,吴军这个时候通好,到底有何用意?”诸葛亮平静地问道。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这不很明显么,刚刚众将也都说了,吴国屯兵边境的事实被大汉知晓了,他们不想与大汉交战,于是派人示好,顺便炫耀一下自己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魏属荆州八郡的功绩!
可是,看丞相的意思,难道事实不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