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丞相府
”那个叫声,有什么特别的?“姜维想到那个关键的叫声,好奇心泛起,连忙追问。
他隐约觉得,真相,就在眼前了。
邓芝将军眼光独到,一定是发现了常人不易察觉到的东西!而且,这个发现对于大汉来说,一定特别重要,所以邓芝将军才能获得特别封赏!这里面,甚至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个,艾亦不知.....“邓艾低头叹息道,”不过,邓将军原话说的是,“我不止一次,在异国,听过这个乡音。”
异国,乡音?这是什么意思?
尚书令蒋琬率先反应过来,他身体打了个寒战,随即缓缓站了起来,“事关重大,邓芝,确定没有听错?”
邓艾恭谨作揖,“这句话,都督大人同样再三追问。邓将军,确定无误!”
蒋琬缓缓坐下,目光平静地望着诸葛亮,诸葛亮亦望着他。
说吧,公琰。
丞相,您早就知道了,对么?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呀?”吴班大急,“公琰,你要是知道什么,你就说嘛!”
蒋琬没有回话,他依旧面色平静,伸出手来,用手指沾了沾茶水,在面前的桌上,书写了起来。
尚书令,是在写什么呢?
众人连忙起身凑上去观看。
只见桌上,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汉字。
吴!
“公琰大人的意思是......”姜维愣了愣神,不禁脱口而出,“这个军师,来自东吴!”
大惊失色,愕然不解。
这些表情,在众人面上一一浮现。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片刻后,镇北将军廖化忽然猛拍额头,恍然大悟,“对了!邓芝早年经常出使东吴,所以,他能够听出那个叫声,乃是吴音方言!”
廖化常年与邓芝共事,二人都对东吴知之甚多,因此廖化这才猛然想起。
廖化这么一说,众人也跟着顿悟。
难道真的是东吴谋划了这一切,那也太.....
“何以见得就一定是东吴?毕竟那两个亲兵亲口承认自己是曹宇部下,而且来自曹魏谋划,也的确合情合理呀!”中军师杨仪马上提出了异议。
“蹊跷就蹊跷在这!”镇西大将军郭淮也放下攻魏之心,加入了讨论,“曹宇在危急之际,抛弃士卒亲信,独自逃走。这种人,又岂能招揽如此忠诚死士?况且那兄弟二人既知忠义,又怎会轻易招供卖主?”
“可是,那刀面上的印字“燕王府制”又如何解释?”镇西将军张翼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那不就是明证么?”
“那更是欲盖弥彰了!”姜维看了一眼郭淮,微微颔首,紧跟着说道,“我也赞同伯济所说。如此忠义之人,怎么会轻易卖主,甚至留下明证?他们越是这么做,就越是让人怀疑,他们想要掩盖真正的真相!”
姜维微微一笑,“我们看到的,是人家想要给我们看到的。而真相,往往没有那么容易察觉。正如,人们可以编造出各种谎言,但是......“
姜维目光炯炯,”在危难之时,流露出的真情,是掩盖不了的!秦烈的那句话,撒不了谎。这,才是真正的明证!”
邓艾激动起来,“没错,邓芝将军,也是这么说的!”
姜维的话,掷地有声,直击人心,在众人心中久久回荡。
好一个欲盖弥彰!
好一个忠心护主!
“可恶!”吴班再次一掌拍在桌上,“绕来绕去,搞了半天,还是东吴在捣鬼,险些被他们骗了!东吴,可真是狡诈啊,比狐狸还狡猾!”
“天啊,不敢想象,东吴居然如此谋我.....”中军师杨仪想想就有些后怕。
姜维低着头,紧咬嘴唇,脑中飞快地串联画面。
他一边推敲沉思,一边旁若无人地脱口而出,“
如果这个军师来自东吴,那么也就是说,整个南中叛乱,完全是东吴一手策划煽动。目的当然是为了迟缓大汉北上灭魏的计划,为东吴争取更多有利时间。
不仅如此,这样说来,进攻永安也绝不是孤例。东吴不是趁火打劫,而是早就怀有阴谋,蓄意为之!
他们算定南中一乱,蜀中平叛力量不足,终会抽调永安守军回援!届时,东吴再以援救为名,出兵入川,见机行事!
一来,可以为南中叛军壮胆,增加声势;二来,如果趁机攻破永安,则吴军可与叛军连成一片,那时便不仅是南中,整个川蜀也不再是大汉所有。
天啊,如果罗宪没有守住永安......那么,东吴便能全据江南土地,凭借长江天险,又有巴蜀险要,足以和我大汉隔江而治,抗衡一时!
......
好一个一箭双雕呀!”
姜维说罢重重地点点头,站起身来,正欲禀告众人,却发现众人早已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看着自己。
“二分天下之计?!”中军师杨仪情不自禁的脱口说道,“这不正是当年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计么?我之前曾听丞相说过,周瑜未死之前,曾计划伐蜀以连接南方诸地,抗衡北敌。后来他中途病逝,计划搁置,我们这才趁机占了蜀地。没想到啊,吴国仍不死心,还挂念着这个计划。他们明面上维持盟约,实际上,图我之心不减,蓄谋已久啊!”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诸葛亮,只见诸葛亮微微颔首。
“伯约,佩服,佩服!”众人醒悟过来后,只见郭淮一脸崇拜地鼓起掌来,“方才所说,令我顿开茅塞!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汉有伯约在,实在是大汉之福啊!”
众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姜维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车骑将军吴班上前用力拍了拍姜维臂膀,“好小子!要不是你这么一说,我现在还都糊涂着!他吴国有能人,我大汉有伯约,足可匹敌!”
姜维连忙恭谨作揖,“车骑将军,过奖了,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哎,看来吴国实力尚存,确实不可小视啊!”杨仪长叹了一口气,“我们在寿春一战,暗中相助魏军,使得孙权十万大军,无功而返,元气大伤。结果他们就给我们来了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暗中煽动我大汉南中叛乱,威胁川蜀,确是一招”釜底抽薪“的妙计!如果再按照伯约所说,他们甚至有窥视吞并川蜀的企图。整个计划配合得天衣无缝,险些把我们全部蒙骗了过去。仔细想想,还真是令人胆战心惊呢!”
一番话说得连向来以足智多谋著称的姜维、郭淮等人也汗颜地低下了头。
是啊,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初孙权在寿春城下有多恼怒,如今大汉众人就有多悔恨!
众人甚至开始能体会到当时孙权的心情,那是一种被盟友背叛、却又只能感叹计不如人的悲愤!
瞧见众人模样,诸葛亮终于再度开口。
”现在,你们还认为,东吴,尽是鼠辈么?“
无人再敢吭声,人人都低下了头。
”传令,升副军中郎将罗宪为副军将军,封永安亭侯,兼永安副都督,辅助永安都督陈到,加强永安防卫。“
众人心中都默默赞许,这个罗宪居功至伟,值得这份荣誉!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诸葛亮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还来得及。“
诸葛亮在内心默默念道,但愿,东吴仅此而已。
可是,他内心中又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他,真的,仅仅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