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丞相府
诸葛亮见状微微一笑,拍了拍巴掌,扭头说道,“出来吧,正方。”
正方?谁?哪个正方?
就在众人一片惊疑的目光中,从一旁的侧室内,闪出一个身影,径直来到诸葛亮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罪人李严,拜见丞相!”
众人连忙伸头定睛一看,正是骠骑将军,李严李正方。
“骠骑将军不是在家养病么,为何出现在此?”
“难道.....刚刚丞相说的,另有其人,是......骠骑将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严为何突然出现?马忠为何替其表功?他又为何自称有罪?
众人心中满是疑问。
“正方,你做了什么,自己说说吧。”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着。
“是!”李严缓缓起身,接着将他散尽家财,招募勇士,潜入南中,刺杀冬逢的事迹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
原来李严跟着邓艾一起返京后,他和邓艾便带着冬逢隗渠二人首级,连夜去拜见诸葛亮,以求对李严的宽大处置。
诸葛亮既惊又喜,于是便告知李严先回去,第二日早点再来丞相府,到时候自有定论。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李严说完再次跪倒在地,“我未经朝廷允许,擅自行动。是我目无法纪,几坏大事。还请丞相,责罚!”
众人听完纷纷咂舌。
好一个李严,没想到如此胆大!为了报仇,居然豁出一切,亲自深入南中。更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成功了!于万军丛中,手刃仇敌,这个勇气和胆魄,也是令人啧啧称奇呀!这么一看,还颇有几分有仇必报、不共戴天的侠义之风呢!贼首一死,群龙无首,这也是难怪马忠要推他为首功的原因吧。
不过,正如李严自己所言,他的确有罪。不仅擅离职守,居然还敢私自招募死士。身为人臣,私养死士,视同谋反!加上他未得朝廷明令,便前去南中刺杀贼首,更是罪加一等。虽说最终成功,但也只能说是一时侥幸。可这万一失败了,不仅自己身死,还会打草惊蛇,连累整个平叛大局!
因此,虽说李严有功,但要说是首功,应该仍有争议。但是,他犯下的罪过,却是无法逃避的!
且看看丞相如何裁决吧!
诸葛亮面色严肃地训斥道:“正方,你知罪就好。身为骠骑将军,本应是朝廷文武的表率。可你却如此任意妄为,不仅擅离职守,还亲自前去报仇,以命相搏!这是匹夫之怒,不足取!你要引以为戒!”
李严闻言连忙在地上磕起头来,“我知罪,是我一时糊涂,气昏了头脑,才做出如此荒唐事来。还请丞相,宽恕!”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面色缓和了一些,他起身上前扶起李严,“正方,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我们终究是国家大臣,行事还是要讲究分寸,免得让人笑话。”
李严低垂着脑袋,微微颔首。唉,谁让自己不如诸葛亮,如今大仇已报,任凭处置吧。
诸葛亮见状笑了笑,"好了好了,正方,你虽然有罪,但也有功劳。你孤身入敌营,成功刺杀贼首。此举,既长了我军的士气,也让贼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这对于南中平叛是大有裨益的。“
李严闻言惊喜地抬起头,看样子,自己这次还有机会!
诸葛亮继续微笑着说,”放心吧,我会当面启奏陛下,此次,你功过相抵,不加罪责,仍任骠骑将军。但是,要在家闭门思过一月,好好反省,以思己过!你,接受么?“
李严惊讶地睁大眼睛,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随即连连点头,眼神中满是感激。
”那好.....对了!“诸葛亮笑着继续说道,”鉴于你的功劳,我还会恳请陛下降旨,赐你黄金五百.....哈哈,我们总不能让堂堂一个骠骑将军,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吧?“
李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想到诸葛亮如此心细。他为了报仇,的确已经散尽了家财。这笔赏赐,对于李严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一旁的众人见二人如此欢笑融洽,不禁傻了眼。
要知道,丞相诸葛亮治理甚严,向来讲究功过分明。功是功,过是过,无论你是谁,只要触碰法纪,都会受到惩罚。
没想到,今天居然为了李严,如此网开一面,还真是少见呀!
只有尚书令蒋琬,略知其意。
诸葛亮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李严虽品格不端,曾遭罢黜,最终还是起用。一来,无非是诸葛亮爱惜其才,二来,便是为了平衡蜀汉内部的派系之争。随着北伐战事的逐渐顺利,蜀汉掌握的州郡土地越来越多,内部的派系也越来越复杂。既有跟随先帝的徐豫老臣,又有荆楚的俊杰之才,加上入川之后的东州派系,益州本地人士,以及如今以姜维郭淮等降臣为代表的北来之臣。这些派系,平日里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暗地里,免不了会各自亲近汇集。诸葛亮既不能拆散,也不能刻意打压是。他所能做的,唯有努力维持平衡,以期能够凝聚内部,共同为大汉效力。而李严作为东州派的翘首,重新起用,并获得诸葛亮如此的宽宥,也就不难理解了。
”正方,你去坐下吧。“诸葛亮安排李严坐定,自己也重新回到了座位。
”此次南中祸乱已平,我当启禀陛下,论功行赏!"诸葛亮郑重地说道,随即扭头示意侍从宣读封赏。
“升镇南将军马忠为镇南大将军,封成都乡侯,兼益州刺史,不再担任庲降都督,主管川蜀南中全部民政军机!原益州刺史郭优之,速回洛阳待命。”
众人一听纷纷欢喜不已,太好了,这是马忠应得的,他配得上这种殊荣!有他在,川蜀无忧矣!
“升安南将军张嶷为镇南将军,封味乡侯,兼庲降都督,主管南中七郡!”
众人闻言也是点头称赞。张嶷出身贫寒,从一县功曹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用实力向大家证明了自己,足够能独挡一面,担任地方大员!而且他熟悉南中风俗,又文武兼备,由他镇守南中,最合适不过了!
“升益州兵曹从事邓艾为典农将军,封关内侯,兼蜀郡太守,主管益州屯田!”
典农将军?这可是为了邓艾独创的官职!而蜀郡地处繁华,太守亦是位高权重。没想到,邓艾投奔蜀汉时间不长,便已连升数级,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众人不禁啧啧称奇!
邓艾闻言整个人呆住了,他没想到丞相诸葛亮如此看重他,居然交给了他这么重要的职责!
直到旁边姜维等人小声提醒,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地磕头谢恩。又惹得众人一阵笑,这个邓艾,太有意思了哈哈!
诸葛亮笑着让邓艾起身。
其实,这其中的安排,诸葛亮也是颇费心思。
这第一,自然是为了回报三人在南中平叛中建立的功劳;
这第二,南中平乱不久,三人对此间颇为熟悉,有利于安定;
这第三,便是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了。
随着战事的进行,曹魏的灭亡是迟早的的事情,那么未来与东吴的冲突,不可避免。伐吴之战,从何处起兵,需颇具眼光!而诸葛亮将他赋予众望的三人安排在益州,其中的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罢了。
“另有捉马部首领魏狼和旄牛夷首领狼路,投降有功。封魏狼为邑侯,封狼路为旄牛?毗王!”
众人心中暗暗盘算,魏狼临阵倒戈,相助汉军,有功于平叛。而狼路不仅甘心归降,还愿意重新开通隔绝百年的旧道,利在千秋,封王亦不为过!
好了,封赏差不多结束了。南中已定,该议一议“正事”了。
镇东大将军郭淮首先起身抱拳笑道,“恭喜丞相,如今南方已定,兵粮充足。我们,该北上了。“
众人皆恍然大悟,尽顾着平叛高兴了。对呀,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如今阻碍已除,进军河北,灭亡曹魏的时刻,又来临了!
“是啊是啊,曹宇那小子,让他活得够久了!”建威将军胡遵和建武将军杨秋摩拳擦掌、出声附和。
众人皆心知肚明,这几人为公为私,都必将争做北上的急先锋!
“丞相,发兵吧,我愿为先锋!”镇北将军廖化慷慨激昂,出列说道。
“我也附议!”一向沉稳的镇西将军张翼也觉得机不可失。
“我等皆附议!”
中军师杨仪眼见群情高昂,于是暗自决定站出来,助推一把,顺便笼络人心,“丞相,军心不可失。还请丞相采纳众将之言,出兵北上!”
果然,众将见杨仪这个丞相身边的红人如此“帮忙”,不禁投去感激的目光。
可是,诸葛亮看着急于求战的众人,脸色忽然变得复杂起来。
”别急,最后,还有一个封赏“,诸葛亮拿起另外一封奏折,面色严肃地说道:”
”升安东将军邓芝为镇东将军,封江州亭侯,兼江州都督,主管巴涪二陵。升绥南中郎将阎宇为绥南将军,兼江州副都督。“
众人听了大惑不解。
这阎宇尚有安定前期江州之功,可是邓芝同去平叛,虽说有跟从之功,但未见其事,有何功劳可以位居一方都督大任?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诸葛亮扫视了一圈堂下众人。
“邓芝的功劳,不在明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