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在黑市里捡到大漏了

周书瑜这才把钱数给那老汉,看着他用报纸,把东西包了个严严实实。

“这东西脆得很,你在路上小心点,别给呲了。”他不放心地叮嘱。

“我知道。”周书瑜刚刚上过手,自然是知道这东西稍微大力点,都能撞碎。

不过她放进竹篓就是个障眼法。

等一盖上盖子,东西就立刻被收进了空间。

虽然她的空间不大,但在末世来来回回消耗物资,其实有很多地方也是空着的。

所以真要是不讲究的挤一挤,还是能挤出三分之一的空位。

就是这都还没有解锁完成,顶多也就只有两个竹篓的空位给她。

周书瑜在心里盘算了下,觉得除了那种需要好好保护,不然就会消失,或是流失海外的国宝需要出手外。

她应该把有限的空间留下来,存放那些能尽快脱手的宝贝。

周书瑜这边刚刚离开摊子,立刻就有人凑了上来。

“小姑娘,你喜欢老物件?我这里有唐朝的白玉鸳鸯壶,你看看。”

他故作神秘地将怀里用布包着的东西,摊出来给周书瑜看了眼。

这么谨慎的态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卖的真是什么好东西。

但就是在阳光下那么一眼,周书瑜就可以确定他手上的根本不是玉,而是种叫卡瓦石的东西。

这是新疆产的一种石头,大多是以白色为主。

外形酷似白玉,故从古至今就有奸商,用这个来冒充白玉。

但没想到他们现在不仅冒充白玉,还连古玉都冒充上了。

“小姑娘,你别急着走啊,先好好掌个眼,我这确实是好东西。”那人用身体稍稍挡住了周书瑜的去路。

随即又有个青年也凑了上来,状似想要去看那人手里的东西。

“大叔,你这酒壶不错,玉质莹润,雕工精巧,打算卖什么价?”青年压着声问。

那大叔看了他一眼,然后摆摆手,“不行,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先看上的先谈价,得等我和这小姑娘谈完。”

“不用了,你直接跟他谈吧。”周书瑜笑着拒绝。

然后很明显能感觉到,那大叔的呼吸微顿了下。

但话都说到这份上,再缠着就更假了。

他只能不甘心地冲周书瑜笑笑,然后招呼着年轻人去边上谈。

周书瑜看着他们装模作样的背影,意识到刚刚那个粉彩双耳琉璃瓶肯定是买贵了。

而且贵了还不止一丁点,她这才会被人当成肥羊。

周书瑜的脸沉了沉,又往巷子里逛了点。

二十几个摊位,有老物件的就那么四五个。

但不是品相太差,就是买了也不可能出手的青铜器。

直到最后在个角落的摊位里,她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蹲在摊子前,手里拿着个碧玉发簪,仔仔细细地反复翻看。

周书瑜觉得这簪子有点儿眼熟,干脆走过去凑个热闹。

“怎么样?我这簪子不错吧!正宗的明代兽首发簪,这可是以前宫里的好东西,我就卖你五十。”摊主热络地道。

听到他一个明代的玉簪才开五十,周书瑜心顿时噎了下。

这要是常逛黑市的人,去买她刚刚买的粉彩双耳琉璃瓶,肯定也就是二三十的价格。

那个老大爷看了又看,最后摇摇头,“明代是明代,但不是宫里的,就是普通小户人家的东西。这玉不通透,兽首雕刻得也不精美,顶多就值五块。”

老大爷那口音,让周书瑜忍不住偷偷看了眼。

虽然他身上穿着的衣服很破,补丁落补丁的。

但仔细点不难看出,其实衣服原本的布料并不算旧,根本不至于破得需要打这么多补丁。

而且他的衣服很干净,鞋也是那种又软又干净的千层底布鞋,穿起来特别舒服。

这应该是从海港城,偷偷跑过来捡漏的吧?

周书瑜在心里怀疑着,但面上不显地继续围观热闹。

她还顺便把这摊子都给扫了遍,并没有看到其他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你这不是闹嘛!我这可是明代的宝贝,距离现在好几百年。人家两三百年前的清朝物件,都要卖大几十、上百,我这才卖五十,你还压得这么狠。”那摊主冷了脸,态度强硬地拒绝。

“五块,我就是买个有朝代的东西,再多就不值当了。”老大爷不为所动。

“三十。”摊主重新报了个数。

老大爷摇摇头,把簪子还给了摊主。

摊主虽然面有不甘,但还是把簪子给收回去了。

老大爷起身,看到站在边上凑热闹的周书瑜,笑道:“你也看中了那簪子?”

“听你们聊的,就觉有点想看了。”周书瑜点点头。

老大爷也没有觉得,她是来抢自己宝贝的。

见周书瑜没有在他放下后,立刻凑上去谈,觉得她也是个有规矩的,好心地指点起来。

“那个簪子就是个普通货,买来肯定得砸手里。但你要是喜欢,可以买回去,自己玩一玩就好。”

“谢谢,那我去看看。”周书瑜也没有反驳,装出副不是太懂的模样。

女主蹲到摊子前,把那个玉拿起来细细看了看。

其实古玉好色,但不好种水。

所以这么嫩的绿,都透不出点光来,反倒真是古人的喜好。

尤其是翠绿到尾巴上的白,是一点点过度下去的。

特别自然,没有任何分界线。

这跟她记忆中的那根簪子重叠。

按照书里记载的,她仔细看了看兽首。

那是只雕刻并不怎么精致的猪。

在耳朵垂下的地方,有一点凸起,像是玉本身就没打磨好。

周书瑜眼力特别强,仔细盯着个东西的时候,能将很小的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像个放大镜似的。

所以她现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面写着花蕊二字。

果然,这跟她记忆中的那根簪子对上了。

这根簪子出现在国外拍卖会上,还是二十年后的事。

当时卖到了一百五十万英镑,正是因为收藏它的人清楚地点明了,这是后蜀后主亲手雕刻给他的费贵妃,也就是花蕊夫人的生辰礼物。

虽然国外人爱听这种风流韵事,但就一个后蜀的贵妃,还是亡国妃子,照理来说卖不了那么高的价。

但这花蕊夫人却有首词,是家喻户晓的。

更何况她后面,又还做了另位君王的贵妃。

特殊的身份赋予了这个玉簪特殊的价值。

“小姑娘,你怎么说?这个玉簪有兴趣吗?”那个摊主见周书瑜拿在手里,反复端详了半晌,急急地问。

“三十块太贵了,要不十块吧。”

周书瑜这回学乖了,就只加了点。

可那摊主对这个价格,显然是不满意的。

挣扎了会,才道:“二十五!”

“十五。”

“二十!就二十,不能再少了。”那摊主话说得很急,显然这个价格是真的到了,他心里的底线。

周书瑜闻言叹了口气。

然后才从口袋里摸出两张大团结,递给那个摊主。

摊主赶忙把钱接过去,像生怕她反悔似的。

周书瑜拿手帕把那玉簪子包了包,刚想放起来,就听见边上有人拿她调侃。

“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想捡漏,真要是宝贝还能放在那,让她一个丫头片子捡了?”

周书瑜抬头,看向说话的男人。

结果见她望过来,那人不仅没有慌,反而还愈发得意地扬了扬眉。

周书瑜心里升起丝厌恶,但也不想跟他去争辩。

捡漏、捡漏,被人当成好忽悠的傻子,才能不动声色地买到大家都看走眼的宝贝。

他们请了半个月的假,少说得在这边呆一周。

说不定她还能单独再来这黑市两三回,她何必这么高调。

把东西装好,周书瑜穿过围观的人,继续往里面逛。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感觉总有道视线如影随形地盯着自己。

不动声色地转身往回走,她却并没有看到任何可疑的人。

但那道视线没有消失。

连她都没有发现,显然跟梢的人很专业。

这让周书瑜一下没了再逛下去的兴致。

她直接慢悠悠地晃荡出了巷子。

然后开车子去了,周蔚芸日记本上的地址。

她并没有直接去那个巷子,而是到边上转了圈

找在门口择菜的婶子们,问了下附近房价。

这才慢慢悠悠地晃过去。

她随便找了个墙角,像只蘑菇似的蹲着。

脚麻了就起来走两圈。

不过她虽然看起来是在守那两个小楼的主人,但注意力其实一直都在,和周蔚芸有往来的那栋小楼上。

那里面虽然没有大声音,但她能感觉到里面是有人在走动。

而且二层靠窗的位置,还有人一直似有似无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但除了这道视线外,周书瑜还能很明显感觉到,有另道视线依旧在偷偷看着自己。

这让她高高竖起了防备。

林少珩已经答应,今天不会让人跟着她,那就绝对不可能做出阳奉阴违的事。

而她干的那些事,还远达不到上面特意派人保护的地步。

周书瑜把所有的可疑目标都想了圈,也没想出个确切答案。

最后看到有人推着自行车,打开了巷口那栋小楼的门,她立刻跑了过去。

“你好,我想问下,你家这房子卖吗?”周书瑜直接了当,跟那人说明了来意。

那人闻言,死死地盯着她,“谁跟你说我要卖房子了?”

“他们只是说你原来想卖,但价格不合适就没出手。”周书瑜也没在意对方的态度,笑道。

那人闻言,这才把门打开,让她进了院子。

“既然你已经知道,我是因为价格不合适,才没有卖。那应该很清楚,你想两千一二买我的房子,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且我这房子跟别人的也不一样,我在巷子头,靠在马路边上,这可是个好位置。”那人得意地道。

“可靠在马路边上的房子,都因为太吵,所以比其他的还要便宜一两百。”周书瑜跟她强调了下市场价。

结果那人却更加得意地扬起了下巴,“他们懂什么?我这房子以后肯定会是最好的!”

周书瑜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肯定想的也是以后,个人能做生意的事。

这里的人太靠近海港城,听了太多来自那边的消息。

他们几乎是大张旗鼓的干黑市、卖古玩。

所以有人认为华国在不久的以后,也会开放个人经营也很正常。

要是没这点想法,也不至于经济一开放,他们这边的厂子就一间接一间地开。

“你说的这些我也不懂,但我知道这靠巷口的小楼,都是二千一二,中间的能有个两千三四,你再高也不能高过两千三四吧?”

“中间的小楼有什么好?!你这小姑娘眼界低,什么都不懂。反正我这房子,至少要卖这个数。”那人直接给周书瑜比了三根手指。

“太贵了!你以前肯定也是开的这个价,但是别人不都没买嘛。你还是再换个吧,我也是诚心想买,要知道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二十五,你一口气比别人高了七百,这得不吃不喝地存二十八个月呢。”周书瑜有些为难地道。

可那人根本不吃这套。

“没有钱买什么房子?!”她嫌弃地撇撇嘴。

“两千五。”周书瑜好脾气地给报了个价。

那人闻言立刻死死地皱起眉,“要是两千五卖,我这房子早就卖出去了。”

她的态度很不好,但这也愈发坚定了,周书瑜要买下这套房子的决心。

七百块确实很多,可一旦开放个人经济,这条街会成为整个羊城最繁华的老城区。

一直从七九年,到九十年代中,街道两排的小楼都是店面。

她记得九十年代,这店面的房租就已经高达四五万每月。

八十年代中后期,也有大几千的价格吧。

到时候这人肯定得后悔死。

“我是诚心想买,但你也得诚心想卖吧?你这又不是供销社,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一点都不给少?”周书瑜笑着打趣。

那人见她这么说,想了想才道:“那两千九百五。”

呵!

周书瑜差点没给气笑。

“两千六,我能给的最高价,看你卖不卖了。”她脸上的笑淡了些,冷冷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