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蹴鞠联赛

陆渊道:“我是看这些勋贵一个个显得慌,整日斗鸡走狗不干正事,我这是让他们发挥多余的精力,这可是好事情啊!”

朱元璋道:“咱下令禁制蹴鞠,你倒好,现在弄得满城风雨,还搞出这么多的球社来!”

“听说,还搞什么蹴鞠协会,还要把蹴鞠传遍大明!你这是要与咱对着干不成!”

朱元璋眼睛瞪得溜圆,一拍桌子,吹胡子瞪眼。

后面的朱标差点笑出声来,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陆渊只能说道:“陛下,你禁制的是军中蹴鞠,又与百姓何干啊!”

“何况,我这新式蹴鞠,与北宋的蹴鞠之戏,可是有很大的不同!”

陆渊让朱元璋在旁边坐了,又给他倒了一杯茶。

朱元璋之前只是听闻,如今亲眼所见,逐渐开始对蹴鞠有所改观。

之前的蹴鞠那就像是杂耍表演,完全看个人功夫。

但陆渊这种蹴鞠,对抗性极强,精彩之处在于双方球员激烈争抢。

梅殷、傅茂两人为了争面子,许下了重金,双方球员争抢之间十分凶残。

不过开场二十分钟,就已经有三张黄牌,一张红牌出现了。

朱元璋却是看得津津有味,这种足球才合他的胃口!

陆渊一边给他讲解着足球的规则。

“好球!”朱元璋突然一拍桌子,大声喊道。

原来是

陆渊笑道:“刘向《别录》中说: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汉朝时,就将蹴鞠归位兵技,用于军中练兵,这才练出能一汉当五胡的强军。”

“只是到了唐宋,蹴鞠变成了上层人士的消遣玩乐,逐渐变味了而已。”

朱元璋点点头:“你这蹴鞠确实不错!咱今日就是来看球的!”

这场球是梅殷的球队几乎是以碾压的优势一直压制对方。

只因为梅殷的球队花了五百两银子,买到一位实力强劲的明星球员。

明朝的足球发展迅速,短短时间内已经出现了明星球员,拥有许多拥趸。

甚至出现了球员买卖。

陆渊正思索着进一步规范明朝的足球赛事和球社。

突然,门被人一把推开,五皇子朱橚跑了进来。

“陆先生,成功了!成功了!”

老朱正因为被打扰了兴致十分不满,看到朱橚蓬头垢面,更是不愉。

顿时冷哼一声:“你看你可有一点王爷的样子!”

朱橚这才看到老朱也在场,顿时就像是看到老鹰的鸡仔,有些手足无措。

陆渊知道,老朱这还在气朱橚不守规矩和勋贵武将私下见面。

其实,这事情很简单,就是朱橚这家伙在外面又有了一门小妾,因此冷落的周王妃冯氏,冯胜这个老丈人就是上门提醒两句的。

结果就受到老朱猜忌了。

陆渊解围道:“王爷,可是做出了成药了?”

朱橚有些尴尬地轻咳了一声,也不敢像刚才那般莽撞,规规矩矩地走了过来,将两个东西放在了桌上。

陆渊说道:“陛下,之前我与王爷说过,若是能将一些中药配方制成成品药,一旦大规模生产,那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

终究是自己的儿子,老朱也不是那种对家人都铁面无情的帝王,冷哼了一声,面色却是缓和了下来。

“说说吧,这两个是啥玩意!”

朱橚说道:“此为正骨水,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也可用于跌打扭伤。”

“而这个是止血散,用于干疮止痛,生肌长肉。治疮疡久不收口,脓水不干,金疮出血。”

朱元璋拿起仔细端详,正骨水是暗褐色的液体,装在玻璃瓶里面。而止血散就是一些白色的粉末。

这两个东西,都与他之前所用的药物不一样。

“这东西真有效果,可不要欺瞒咱!”朱元璋板起脸来。

朱橚说道:“儿臣已经按照陆先生所说,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没有副作用,同时尽力保存药材的疗效,现在这两个配方大概能保持七成的效果。”

“若是运往前线,定然能挽救不少将士。”

“此两种药物,可能够大量生产?”朱元璋问道。

朱橚说道:“儿臣才试验出最佳的配比,想要量产,还需要一些时日。”

朱元璋摆摆手:“那你还愣着做什么,快去研究啊!”

朱橚愣愣地答应一声,又走了出去。

等到朱橚离开,朱元璋立即高兴地跳了起来。

“哈哈,老五不愧是咱的儿子,竟然能发明出这样的神药!”

朱元璋此时哪里有一点帝王的模样,完全是一个嘚瑟的老头子。

陆渊也不点破,省得这老头记仇。

朱元璋看看正骨水又看看止血散,简直像看宝贝一般,不舍得放手。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种药物,对于百姓,对于军队有大用处,更是因为,这是自己儿子做出的。

老朱此时哪里还有心思看球赛,招呼道:“咱要去药厂看看,这小子在鼓捣些什么!”

老朱又想要在儿子面前保持严父的形象,吩咐下去要低调。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朱标差点就笑出声来。

朱元璋怒道:“你作为大明太子怎可如此懈怠,还不快回去批阅奏折!”

朱标心里苦,但他不敢说,只能灰溜溜地回去了。

朱元璋穿着布衣,由陆渊领着进入了西山公塾。

沿途随处可见互相讨论学术的士子,相比之前,公塾的学生多了许多。

这要多亏了解缙。

不只是因为,解缙这个状元出生公塾,更是因为这小子到处拉人。

在鹿鸣宴上,解缙就直接把探花陈讷发展为科学弟子。还有二三榜的进士十多人。

而这些日子,解缙到处出席各种文会,到处发表惊人之语,还拉着解纶和黄金华一起。

现在加入公塾的新科进士已经达到三十多人了。

只是,在陆渊看来还远远不够。

现在各地公塾连老师都凑不齐,也就是江宁公塾勉强开办起来。

但除了解开这个语文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水平都很成问题。

对此,陆渊也没有办法,毕竟时间太短,之前也没有多少人才加入。

但他相信,只要给一点时间发展,科学子弟一定能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