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太赶紧解释着,“小瑾舍不得小妤,他去送送,待会就回来。”
邻居们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小妤没有白费对小瑾好。”
“是啊,没有小妤,小瑾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这么大。”
时家的事,周边的邻居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有时家人掩耳盗铃,以为外人不知道他们在虐待时瑾妤姐弟俩。
只是这是他们的家事,他们不好插手而已。
走出机械厂家属大楼,时瑾妤回头看了一眼,曾经生活十八年的家。
下次她回来,就是他们被赶出机械厂的时候。
来到火车站,时瑾妤给时修瑾买了一张去宁省惠县的火车票。
因时修瑾才五岁,火车票只需要半价。
昨天她去卖工作的时候,就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报备过,在她的恳求下,工作人员同意她带着时修瑾下乡。
但一切花费,需要她自己承担。
工作人员这么快同意,也是知晓时家姐弟俩在时家过的日子。
不然时瑾妤可没这么简单,能带着时修瑾下乡。
见时候不早,时瑾妤领着时修瑾来到知青集合地点。
“时瑾妤,你带个拖油瓶做什么?”黄佳佳鄙夷道。
瞬间,时修瑾抓紧时瑾妤的手指,抱住她的大腿。
时瑾妤见状轻声的安抚着,“小瑾,别怕。”
随后挡在时修瑾的前面,娇喝着,“你嘴巴放干净点,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不知是原主的意识还在,还是怎么了。
她见不得别人欺负时修瑾,何况她是一个护短的人。
以后决不让时修瑾受一点委屈。
黄佳佳一时愣住,这是那个说话都不大敢大声的时瑾妤吗?
怎么像变了一个人?
“你敢这么和我说话......”
就在这时,知青办的工作人员来了,“大家快准备,马上就要上车了。”
黄佳佳吞下未说完的话,狠狠瞪了时瑾妤一眼后,愤愤不平的跟着知青办的工作人员上了火车。
时瑾妤牵着时修瑾的小手,也跟着上了火车。
刚刚那一幕也正好被叶君辰瞧见,他疑惑时瑾妤变化的如此之大。
一上车,时瑾妤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她先把时修瑾抱进去,让时修瑾坐在里面,她则挨着时修瑾坐着。
幸好时修瑾瘦小,她才能和时修瑾挤进一个座位里。
刚好她也不用拿着时修瑾的票去和别人换一个位置。
随后她又把包裹放在自己的腿上。
没过一会儿,黄佳佳趁着知青办的工作人员去卫生间的时候,来到时瑾妤的面前,冷嘲热讽,“有的人,真是不要脸。连票都不买,就混上车。”
时瑾妤轻轻抚摸着时修瑾的小脑袋,温柔说道:“小瑾,转过身,看窗外的风景,别往这边偷看,知道吗?”
时修瑾乖乖的点头,“嗯。”
接着时瑾妤又抬起时修瑾的小手捂住他自己的耳朵。
之后时瑾妤才转过身,快步走到黄佳佳,抬起手向她的脸狠狠地扇了过去,“我说过,叫你嘴巴放干净点。”
随后又从荷包里掏出时修瑾的火车票,“看清楚,这是我弟弟的票。”
黄佳佳捂住脸,一脸震惊的看向时瑾妤,“你敢打我?!”
黄佳佳说完,上前就要还回去,却被刚回车厢的知青办的工作人员喊住,“干什么!你给我住手!”
黄佳佳不甘的放下手,她委屈道:“领导,时瑾妤打人,我只是还手。”
工作人员看见黄佳佳脸上的巴掌印,随即质问时瑾妤,“同学,你为什么打人?”
时瑾妤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痛的流下眼泪。
她伤心的哭道:“我们姐弟俩没招谁惹谁,却无缘无故的被人骂,我一时气急打了这个同学一巴掌。”
时瑾妤抬手抹了抹眼泪,接着又道:“我弟弟这么小,就怕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工作人员瞧着这姐弟俩,又看看黄佳佳不坐在自己的位置,跑这边来,也明白了是黄佳佳在找茬。
为了不冤枉黄佳佳,工作人员问其他同学,“是黄佳佳先骂人的吗?”
其他同学目瞪口呆的点点头,他们很吃惊老实好欺的时瑾妤怎么变的这么厉害。
得到肯定的回答,工作人员没好气的对黄佳佳训斥着,“还不回自己的位置上,净找事。”
黄佳佳气呼呼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心里暗想着,时瑾妤走着瞧,等到了下乡的地方,工作人员走了后,在好好找你算账。
时瑾妤也回到位置上,伸手摸着时修瑾的小脑袋,转过他的身子,拿下他的小手。
然后凑到他的耳边小声道:“小瑾,没事了,坏人被我打跑了。”
时修瑾双眼眯起,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姐姐,是最棒的。”
时瑾妤勾唇一笑,轻轻刮着时修瑾的小鼻子,“小马屁精。”
这一路,黄佳佳没有在来找麻烦。
时瑾妤乐得清静,可一想到要和黄佳佳、叶君辰在一个位置当知青。
她的好心情瞬间没有了。
中途不少的同学下车了,因为他们的目的地到了。
最后只剩下时瑾妤、黄佳佳、叶君辰几人。
他们下乡的地方最远。
因此,两天一夜,到达宁省惠县后,知青办的工作人员跟着他们一起下车。
将时瑾妤等人交给当地的知青办的工作人员后,那工作人员哆哆嗦嗦的快速买了返程的票,回去。
工作人员暗想着,这鬼地方,他可不来了,冻死人了。
一下车,感受到外面寒冷的天气,时瑾妤迅速从包里拿出一件厚衣服给时修瑾穿上。
然后又找出一件衣服给自己穿上。
十月中旬,东北的天气已经十几度了,到了十一月,气温恐怕只有几度了。
时瑾妤暗暗着急,时修瑾的棉服,她还没做,看来到了住的地方,她第一件事就是做衣服。
这时,当地的工作人员开口说话了,“同学们,我们先去那边坐着等会,还有从安省过来的知青,是下午的火车,等他们到了,我们在一起走。”
直到下午三点,才来了一趟火车,又到了两男两女的知青。
“走,村里的牛车在那边等着在,我们快点去。”工作人员招呼着大家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