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得知雁门关失守之后,心急如焚,于是上奏表示自己愿意率军出征,抵抗匈奴的进犯,一定可以把匈奴单于击败,赶回到北方草原。
司马炎当然相信邓艾有这样的实力,毕竟现在钟会倒向了孙权,带走了很多晋军,长安城现在出去驻防的20万晋军,
只有不足十万可以调遣出去征战,毕竟邓艾惯用以少胜多的战法,他的战法就是剑走偏锋,出奇制胜。
不过,邓艾作为现在晋国唯一可以出战的将军,如果万一有个闪失,那么司马炎担心长安城连一个能够做防守的大将军都没有了,
到时候还不是给匈奴人随便冲击就能攻破长安城?到时候匈奴人野蛮的很,可不会迁就中原文明,晋国就危在旦夕。
因此,面对邓艾多次上奏折说自己要前去雁门关跟匈奴人决一死战,司马炎都表示拒绝,而是以征讨路途遥远,情况复杂,不能轻举妄动为由,不让邓艾离开。
孙权得知匈奴人在雁门关得手之后,司马炎心急如焚,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不由得心情畅快,对诸葛恪道:“司马炎小儿向来就是志大才疏,
不过是仗着自己祖上背景,才做得了天子之位,如今朕略施小计,他已经束手无策,哈哈哈哈哈哈。”
诸葛恪道:“陛下,此时正是好时机,可以让钟会率兵出击,直取长安,这样子司马炎就陷入了两线作战,必然是疲于应对,最后只会自取灭亡。”
孙权道:“嗯嗯,不错,我们之所以收了钟会,就是等着有这一天拿出来用,现在匈奴人在北方已经取得了先机,接下来该钟会上场表演了。”
诸葛恪又提醒道:“陛下,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应该排除兵马策应,单凭钟会还不足以攻破长安城,他的老对手邓艾现在一定会被司马炎用来组织守卫长安城。”
孙权点头表示同意:“你说的不错,司马炎虽然没有信心可以在雁门关夺回来土地和据点,但是据守长安,负隅顽抗他还是有着十足的信心的。”
诸葛恪道:“依臣之见,可以加封钟会,然后给予他一个北伐大都督的称号,再给他一些我们东吴的常规部队,作战力量一般水准的就可以,
并不在于冲锋打仗,而在于壮大钟会的声威,真到了跟邓艾两军对决的时候,我们的兵马也是作为监督钟会的作用,不参与交战拼杀,陛下以为如何呢?”
孙权不禁拍手道:“太妙了,还得是诸葛大夫考虑的周全啊,朕有时候已经脑子不够那么灵活了。你真是朕的心腹之将。”
诸葛恪道:“能够为陛下分忧解愁,原本就是臣子们的义务,陛下殚精竭虑为了我们东吴和天下黎民百姓,可谓是操劳过度,
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我们自然是能够多想到一点儿,就及早的提出来,以免给陛下的整体部署添加不必要的羁绊。”
孙权拍着诸葛恪的肩膀道:“好,就这么办,你让丁奉抽调一些兵马,让他带着前去吧,这点儿事儿,我相信老将丁奉知道分寸,可以办好的,你觉得呢?”
诸葛恪笑道:“陛下识人察人的眼光,微臣不能及万一,老将丁奉早年跟着周瑜打仗,后来又跟我一同北伐多次,确实可靠有能力,陛下此安排非常合理。”
钟会接到了孙权的加封之后,又让丁奉带领一万人马跟他一同开始讨伐晋国,虽然圣旨上对于钟会是大加夸奖,预祝早日凯旋,但是只有钟会自己知道,这都是孙权画的饼,多给一些兵马粮草比什么都强。
但是,给的兵马还都是有丁奉带领着,钟会只有自己从晋国带来的旧部可以依靠,钟会见到丁奉带领的吴军之后,意识到这些人根本不会听自己指挥的。
看似给了钟会很多褒奖,但是实质的东西几乎没有,这让钟会不禁感到郁闷,他觉得丁奉此行的动机不那么简单,并不是要帮助他击败邓艾,夺取长安,而是要监督他几时出兵,何时取胜?
身边多了眼睛,钟会只觉得浑身不自在,行军打仗还是沙盘推演,他都小心翼翼的跟丁奉合作着,没有去抱怨不平,钟会知道,孙权是一个口嗨的人,许诺的多,给与的少。
这也就是东吴常有的格局,不然也不会在各方骂阵的时候几乎毫无障碍的,一心都把东吴称作江东鼠辈。
邓艾这几日非常忙,他原本打算出兵雁门关夺回失去土地,但是司马炎一直拒绝,不支持他出兵跟匈奴交手,
怕不管双方谁胜谁负,最后到时候长安城都很危险,毕竟孙权可是有力量发起致命一击,洛阳都驻扎着孙权的蛙泳大队。
为了加固城防,邓艾每日里例行巡查,对于每一处关隘和护城河以及城门,瓮城都有仔细盘查,确保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赢得宝贵的反击时间。
司马炎在朝廷上紧急发布政令,让晋国的百官想方设法的贡献出银子来,毕竟打仗打的都是经济钱粮,最后才是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