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夺了曹爽的大将军职位之后,先是把曹爽下狱问罪,后来又从曹芳那里讨得圣旨,把曹爽以谋逆罪处死了,曹氏一族都受到二了株连,
天子虽然内心非常不情愿签发旨意,但是架不住司马懿家族根深叶茂,势力庞大,最后为了自保还是舍车保帅,曹爽死得其所,起码暂时让魏国缓和了矛盾,恢复了暂时的和平。
司马懿诛灭了曹爽之后,独揽朝政于一身,日夜操劳,终于病倒了,御医看过之后都摇摇头,说太傅这是病在根子里,不是几味药剂就能调理好的。
司马师和司马昭一时之间,觉得天要塌了,毕竟一直在司马懿的羽翼下遮蔽,现在要靠兄弟二人扛起啦这个万里江山了,不管你是否准备好,挑战就在眼前。
司马懿把两个儿子叫到了自己的窗前,然后命下人取出了原来那幅图,用微弱的声音说:“为父一生辅佐了三位天子,
也算是尽职尽责,有始有终,如今病重在身,恐不久矣,你们两个兄弟要记住,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三国纷争战乱,总有统一的时候,这个事情谁干成了,就会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但是高收益也是高风险,
搞不好的话,一旦失败那就是身败名裂,祸及子孙和先祖,我这一生都处处小心谨慎,不轻易犯错,就是把这个时代看得太透了,
你们两兄弟一直跟着为父征战四方,现在也都历练出来了,可以独当一面,我就放心了,记住为父的话,你们两个一直是我的骄傲。”
司马懿交代完之后,就一命呜呼了,司马师和司马昭擦干眼泪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天子曹芳前阵子还在为司马懿处死了曹爽而感到愤怒和悲伤,
现在司马懿终于寿终正寝了,曹芳觉得压在自己身上的五行山终于搬开了,他根本就没有把司马师和司马昭放在眼里,
毕竟他们两个在军中并没有多少威望,全赖父亲司马懿的影响力,只是这种影响了会持续多久呢?一定会随着司马懿的死而逐渐消失不见。
孙权上个月还在和丁奉讨论再次北伐的可能性,现在很快就得到了司马懿死去的消息,孙权激动的差点儿跳起来,
曹魏原本就一直是孙权想征服的高山,但是屡败屡战,
始终没有对洛阳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反而是自己耗不起,最后逐渐撤回来了,怎么攻取的城池就怎么丢弃的。
之前,曹爽是一个大草包,给了孙权很大的信心,也确实吴军一路北伐高奏凯歌,跟蜀汉似乎能够夹击成功,
但是司马懿突然被召回,经过几场战之后,各有输赢,但是司马懿到底是棋高一着,搞得东吴在东边战线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反而折损了不少兵马。
后来曹芳继续排挤司马懿,没想到司马懿终于选择了不忍,一出手就干掉了曹爽全家和三族,真是心狠手辣,
但也许高平陵事变耗尽了司马懿最后的一丝精力,终于是油尽灯枯了,
现在曹魏在孙权的眼里,就是探囊取物一样简单,只要他一个眼神,东吴挥师北上,曹魏定然是一触即溃。
孙权想到这么多年以来,自己一直忍着不称帝登基,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得经受住多少日夜的煎熬,
现在他觉得时机已然成熟,决定北伐剿灭了曹魏之后,就顺势扫灭蜀汉,然后成帝登基,祭告先祖。
孙权把东吴众臣召集到了一起,准备跟大家谈谈,一是看看东吴现在还有多少人才,二是看看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北伐曹魏,毕竟以前也一直是这样干的,
孙权喜欢这样的氛围,以及众人给他献言献策,各自之间争论的面红耳赤的感觉,当然更喜欢像周瑜,鲁肃那种深得自己心思,很会说话办事儿的心腹之人。
当孙权当众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的时候,众将领纷纷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孙权看着大家道:“今天这个会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孤一个人的想法虽然高瞻远瞩,但是总需要一些有益的补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为的都是我东吴的强大称霸。”
众臣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没有积极发言,孙权虽然装作一副和蔼的样子,但是内心失望至极,以前气氛多好,现在怎么这样子,这还得了?
此时,人群里面闪出来一人,高声说道:“主公,我有一言,请诸君静听。”孙权刚刚沉下去的脸色终于多云转晴,不禁喜出望外,抬头一看,原来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
“主公,刚刚听了您的宏图霸业理想之后,恪感到热血沸腾,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都说年纪越大胆略就越小,
依我看这个得分人,像主公这样雄才大略的明主,则跟世俗的偏见完全不一样,我东吴富有三江,兵精粮足,
但是一直依靠长江天险的阻隔,虽然多数时候给我们的胜利守土带来了莫大的帮助,但是也限制了我们很多人的进取心,以至于偏安一隅,
如果不是主公一再的北伐,东吴休矣。因此,我非常赞成主公北伐的想法,
现在的曹魏就是一所破房子,只要你上去踹一脚,它就会轰然倒塌。很多人还是被它的外表欺骗了。”
孙权听了诸葛恪的话之后,不禁感慨道:“还得是年轻人啊,长江后浪推前浪,谁说一代不如一代了,依孤看,这诸葛恪比他老爹诸葛瑾聪明机智多了,
以后可以托付大事。有胆有识,而且知道上司的想法,能及时响应,说出一通大道理来诠释,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丁奉也附和道:“主公,诸葛恪将军所言有理,曹魏原本篡汉自立就是得位不正,
如今已经历经四代人,早就用尽了运气和天数,此时只要我们挥师北上,旌旗所指,必然是望风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