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孙权的算盘打的啪啪响

在桓范的催促下,曹爽终于第一次检阅三军,说实话,作为大将军几年以来,这还是首次出现在校场,之前他一直以为只是挂职,娇妻美妾和锦衣玉食才是日常,打仗?闲得!

曹魏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执剑披甲,数万人的队伍黑压压的,高喊着:“剿灭东吴鼠辈,保我大魏江山。”,曹爽见到这样装备精良,士气高涨的兵士,心里放心大半。

孙权自从跟陆逊商议以后,也做了相应的安排,确保此次进军能够震慑曹叡小儿,攻取不攻取洛阳,起码要敲山震虎,啃下来一块儿土地。

出兵之前,陆逊总觉得还不稳妥,之前答应孙权北伐,也是迫于形势,一旦动了刀兵,就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结的事情,务必要一战定输赢,不然自己就成了替罪羊,背锅侠。

于是,陆逊只好再次求见孙权,表示如果只是东吴北伐曹魏,虽然胜算很大,但是独木不成林,想要增加胜算,减少损失,最好拉上蜀汉一起,这样是万全之策。

孙权纳闷道:“伯言,依我们东吴的兵力和实力已经足以吊打曹爽小儿,为何还要再找一个人来分一杯羹?何况蜀汉靠得住吗?刘禅是酒色之徒,胸无大志。”

陆逊摇头解释道:“主公,蜀汉虽然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但是毕竟有刘备留下来的雄厚家底,还没有挥霍,何况还有庞统活着,凡事能够左右蜀主意见。”

孙权点点头:“伯言所言有理,有道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果蜀汉也能出人出力出钱,那么曹魏大败就近在眼前。孤这就安排”

东吴兵分三路,开始北伐曹魏,同时给蜀汉送去了书信,邀请蜀汉一起出兵夹击,如果蜀汉出兵有困难,可以提供军需粮草,东吴代劳。

后主刘禅接到了东吴的书信之后,展开看了看,自己不能拿主意,于是召开了军前会议,文武百官都济济一堂,然后商量怎么答复这封信。

此时,蜀汉的开创者刘备,关羽,张飞都已经早早离开了,赵云已经年过七旬,垂垂老矣,庞统也是属于老臣了,又是托孤丞相,因此说话分量最重。

刘禅环视诸官员道:“各位爱卿,如今孙权约我们一起北伐曹魏,说可以一战定乾坤,到时候这天下就是蜀汉和东吴共同所有,你们以为如何?”

众官员面面相觑,没人出声,都在等着有人挑头。庞统看了看众人,觉得还是要自己出来说话,大方向不能乱,天子没有主意,做臣子的就要及时的献上计策。

庞统道:“陛下,依老臣看,孙权这次出兵北伐的决心还是有的,而且很大。以前东吴屡次的抗拒曹魏,只是为了保住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现在有野心,是对外扩张开土。现在曹魏也是有机可乘,司马懿原本是曹丕留给曹叡的托孤大臣,但是碍于权势滔天,被朝堂内外所忌惮害怕,

因此曹叡不得已将他罢官夺职,让他告老还乡,如今曹爽是一个酒色之徒,无能之辈,除了对于吃喝玩乐有研究之外,

对于军国大事是一塌糊涂,半点没有主意,依我看,此时孙权让东吴进兵北伐,可以一举攻城夺地,

我们蜀汉如果不趁势出兵的话,不仅会过了这个村儿没有这个店,而且将会损失重要的战略机遇。不管孙权的诚意有多大,我们都要出兵配合东吴夹击曹魏,

至于说给东吴提供军需粮草,则绝不可行,我们自己出兵好处大大,不出兵只让人家代劳,则损失大大,请陛下明鉴!”

刘禅点点头:“丞相说得有理,你们诸位谁还有补充和不同意见吗?一并说出来,言者无罪,朕只要觉得有道理,都会听进去的。”

赵云道:“陛下,我随先帝南征北战,东进西伐,从来都是在万军之中砍瓜切菜,如入无人之境,先帝多少次盼望着剿灭曹魏,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都因为各种原因和掣肘没有能实现,现在时机已到,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我赞成庞统丞相的意见,

如果出兵夹击曹魏,我愿意披挂上阵杀敌。只求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不要垂垂老矣,碌碌无为,空留遗憾!”

刘禅道:“老将军年事已高,还是安心的留在府里面养老吧,也常在朕左右,这样才安心,战场是何等凶险的地方,万万不可以身涉险。”

赵云听了之后,十分郁闷,越是着急争辩,涨红了脸道:“陛下,有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虽年迈,但是宝刀未老,请陛下准奏。”

刘禅面露难色,此时谯周插话道:“子龙老将军勇气可嘉,但是人已经年迈,就不该到战场上去冒险,人得服老,不然不仅对于我军作战没有好处,反而一旦出事反成负担。”

赵云气得怒发冲冠道:“谯周,你怎敢如此无礼,我赵云当年在曹军包围圈里面杀的七进七出,还不曾有人破我的记录,今日反被你耻笑?”

谯周道:“赵老将军且莫生气,我只是在天子面前有话直说,不讲情面,只看实际情势来分析,对事不对人,还请老将军分清楚,不要混为一谈。”

赵云差点气的一口气上不来,刘禅赶忙解围道:“赵老将军,还是等等再说,谯周也是一片好意,诸位还有谁有话要说?”

李严道:“陛下,老臣不赞成出兵北伐,我蜀汉现在正在农忙生产,而且我们跟曹魏虽然势必一战,但是也要等到最好的时机,目前并不是,

虽然曹爽不足为惧,但是司马懿尚在,一旦起用了,短期内战事又会陷入胶着,但是不北伐,又失去大义,因此提供军需粮草,让东吴去厮杀,我们合适的时候再入场才是上策。”

庞统一听李严的话,虽然觉得也没有错,但是自己已经定调了,有人反对就气不打一处来,忙进谏:“陛下,机不可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