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荣是欲哭无泪,他其实只拿了二十四万,剩下的被别人给分了。
可是朱祁钰不管这些,他就要肖世荣拿剩下的五十七万。
要是他不拿出来,那他就别想出去。
肖世荣算是知道这些丘八的不讲道理了,他只能找来自己的管家,东凑西凑之后,终于是凑出了五十七万,交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拿了钱就放了他,朱祁钰之所以没有抓他,是想看看他能有多厉害。
肖世荣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最后他肯定是要把这个损失给找回来。
要找回来就两个方面,要么是找驯象卫,要么是他的那些手下们。
朱祁钰是想等他把钱拿回来之后,再让锦衣卫把人给抓了。
朱祁钰带着钱回到了驯象卫,现在整个驯象卫成了欢乐的海洋。
他们太不容易了,现在终于是把之前欠的钱给要回来了,他们终于是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朱祁钰对黎树根说:“这六十万是给你们之前三年的饷银,这钱是所有人分。可是后面这五万,是给驯象卫的战兵的。
我准备把战兵和辅兵给分开,只有青壮才能为战兵,平时三两一个月,战时五两。辅兵平时没有钱,战时做一些辅助工作,一个月有二两银子。”
“那辅兵平时靠什么活着?”
“种地啊,这周围的地全是驯象卫的,你们以前没钱时也能活,现在一样也可以活!”
黎树根听了,点头同意了。
这样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他也知道朝廷不可能一直再养着那些老弱。
接下来朱祁钰开始忙了起来,他把四千六百名青壮给重新编组,然后交给了韩亭他们重新训练。
这些人是有战要打的,可不能让他们懈怠了。
朱祁钰来这边,除了驯象卫出事之外,其实还有一件事,那就是麓川不稳了。
驯象卫成立的原因就是为了对付麓川的土司。
可以说麓川土司是一个从大明立国开始,就威胁大明西南诸省的存在。
沐王府在这边有大半的精力就是在对付麓川土司。
远的不说,就说朱祁镇在位时。
大明在正统六年、正统七年、正统十三年,先后三次征麓川。
这三次几乎是倾半国之力,每次都是十多万人出征,最后打下来的成果却是没多少。
因为这破地方全是深山老林,你大军来了,麓川土司就带人跑掉了。
等到你的军队退了,他们又回来了。
所以这三次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效果。
而朱祁钰登基之后,把沐家的叫去了京城,于是这边没有了强人镇压。
现在麓川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已经悄悄的来到了孟木,离横州已经不远了。
朱祁钰这次来,就是要彻底的解决这件事,不能再让麓川土司再胡搞下去了。
在驯象卫开始训练的时候,朱祁钰也派了探子去了麓川,想打探一下那边的情况。
这一天,探子回来了,拿回了朱祁钰想要的情报。
现在麓川土司为首的叫思机发,他现在不是麓川,而是在国外,在阿瓦国。
阿瓦国就是后世的缅国,现在是阿瓦王朝统治时期。
阿瓦王阿罗波帝对大明领土有想法,可是他又不敢直接入侵。
于是他就利用思机发,来试探大明的态度。
要是大明态度强硬,他就会把思机发给扔出去,给大明赔礼,这事就此为止。
要是大明弱软,他就可以趁机吞掉大明的土地。
而思机发还不知道自己就是一颗随时可以被抛弃的棋子,他现在还在积极的联系自己以后的下属,准备回到孟木。
探子回来报信说:“将军,思机发的儿子思末已经到孟木了,他见了好几个当地的头人,他们已经约好了,准备下半年就找机会起事!”
朱祁钰点点头说:“看来我们必须要行动了。”
他把黎树根叫了过来,把这事说了一遍。
黎树根问道:“大人,我们现在要出兵去孟木了吗?”
“不,这事不急,我们要先去拉拢民心!”
“拉拢民心?这怎么拉啊?”
“你这里有擅长种地的老农没有?”
“有啊,有好些。”
“好,给我十个,然后再给我准备大量的农具和种子,我要去教孟木的百姓种地!”
“啊?这能行吗?”
“去试试吧,试试就知道行不行了。”
黎树根给朱祁钰找来了老农,然后农具和种子也准备好了。
朱祁钰带上这些人和物,就去了孟木。
来到这里之后,朱祁钰才发现这里是真的穷啊。
这里连一座城镇也没有,就是一些小村子。
而这些村子住的都是汉人,至于当地土人,全都住在山里。
朱祁钰把当地的汉人叫了过来,问道:“你们有没有认识的土人啊?”
“回大人,有的。”
“那就好,你们去和他们说一下,就说只要愿意出来种地的,我这里免费教他们种地,还提供农具和种子。”
汉人们一下就心动了,有人说:“大人,我们也缺农具和种子啊,您给我们吗?”
“给,不过要带土人来。你带一个土人来,我就给你们种子,带两个就借给你们农具,要是能带五个,这农具就送给你们!”
大家一下都高兴了,进山去找土人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
他们跑进了山里,找到自己认识的土人,把这事说了一遍。
土人们其实也是愿意下山种地的,可是一方面是他们真的不会种地,没人教他们,也没有人给他们农具和种子,所以他们只能窝在山上。
另一方面,也是各族的头人压着他们,不让他们轻易的下山。
现在有汉人愿意教他们,还借给他们种子和农具,他们当然高兴啊。
可是头人们不高兴了,他们对自己的族人说:“你们不要相信这些汉人的话,汉人都是狡猾的,他们是想骗你们下山,等你们下山了,就杀了你们,去报功!”
这话把族人们给吓住了,所以愿意下山的人并不多,也就十来个人。
朱祁钰也不嫌弃,带着他们在山下开始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