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耀武

大明军营之中,首阳大君的使者韩明浍低声下气地说:“大人,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会,还请您先退兵,稍后我家大君自然会送上礼物赔罪的。”

朱祁钰淡淡地说:“你就想凭几句话让我们退兵?这也太便宜了吧!”

“不知大人还想要什么条件?”

“一,让首阳大君去京城面见我大明皇帝陛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谢罪!”

韩明浍想了一下说:“这个可以考虑。”

“二,谢罪之后,首阳大君就在京城读书吧,十年之后再回来。”

“啊?此事不可啊!”

首阳大君现在缺的就是时间,要知道现在朝鲜大王李珦重病,去世的时间就在这一两年了。

而他的儿子李弘暐今年才十岁,还是一个小孩子。

首阳大君都计划好了,只等自己哥哥一死,他就要准备政变夺位了。

如果这时候被关在大明十年,等他回来,李弘暐都二十岁了,那时候首阳大君还真的不一定能对付得了他。

朱祁钰淡淡地说:“我说的条件不是和你商量,是通知,你只要回去和首阳大君说明就可以了。”

韩明浍苦着脸说:“就这第二条,我家大君也是没办法接受的。”

“没关系,你回去告诉他就好,至于接不接受,那是他的事。我再说说后面的几条吧,第三,大明会在朝鲜驻军,用来防备倭寇的攻击,如果有人造反,我大明的军队也会顺手帮忙。

第四,大明会派一位总督在朝鲜,一般的小事他不会管,可是朝鲜国的大事,比如朝鲜君王的更替,这些必须要由朝鲜总督同意才行!

第五,我大明的商人去朝鲜做生意,你们不得阻拦,税收和你们国内的商人是一样的。”

这几条就和后世的米国大兵一样,牢牢的把朝鲜的军政、经济、人事等等大权握在手里了。从此以后,朝鲜国是再也别想搞出什么事端来。

韩明浍摇摇头说:“这些除了第五条,我们可能都没办法接受。”

“没事,你先回去和你家大君说,至于他会不会接受,我会让他自己决定的!”

韩明浍问道:“大人是想做什么?”

“没什么,就是去汉城转一下。好了,你先回去吧,等我带着大军到了汉城,我们再见面吧。”

朱祁钰说完,直接就把韩明浍给赶走了。

韩明浍赶回了汉城,把朱祁钰的条件告诉了首阳大君。

果然,他完全没办法接受这些条件。

他怒道:“这个朱寿是要干什么?是要吞并我朝鲜国吗?”

“大君,我看这些条件全是这个朱寿私下开出来的,大明皇帝并不一定知情。”

“你说得对,你马上去大明,一定要狠狠的告这个朱寿一状!你去的时候多带金银,再带一些美女,首辅、兵部的于大人,都要送到!”

“大君,要是带上女人,我这速度可能就快不了了。”

“这样啊,那就只带金银,到了京城再买些美女。”

“是。”

韩明浍带着大量的金银离开了,而朱祁钰则带着大军开始往汉城来了。

他可不是只带了一万五千人,事实上援军就一直源源不断的过来。

锐士营、魏武卒、戚家军,这些都坐船来到了辽东半岛。

现在朱祁钰手上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五万人!

这么大规模的行军,根本就瞒不了任何的人。

大军刚来到开京,就有一伙人拦住了大军的去路。

开京的豪族姚氏的族长姚盛见到了朱祁钰,他问道:“将军,不知你带兵来我朝鲜国,是有何目的?是要吞并我朝鲜国吗?”

朱祁钰淡淡地说:“不,是来拔乱反正的!”

“笑话,我朝鲜国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哪里有乱需要拔啊?”

朱祁钰说:“是吗?可是你们大王的独子李弘暐都逃到了京城,向我皇陛下求救了,这事你们不知道?”

姚盛大吃一惊,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老夫怎么不知道?”

“就在前不久,再加上你们在我大明的境内筑城堡,让我皇陛下大为震怒,于是皇帝派我来把首阳大君带回大明,好好的质问他!”

姚盛脸色复杂的看着朱祁钰,问道:“你们只是为了抓首阳大君?没有别的阴谋?”

“完全没有!”

姚盛沉默了一会,然后说:“罢了,既然是这样,那老夫告辞!”

朱祁钰笑了一下,他算是知道了朝鲜人的德性。

这些人就是欺软怕硬,同时又死要面子。

姚盛过来不过是为了找个台阶下,而朱祁钰也给了他,他果然就缩了。

在历史上,万历时倭寇大举进攻朝鲜,朝鲜上下也是很快就溃不成军,国王都逃到了鸭绿江边上,向大明求救。

要是万历皇帝不派兵,朝鲜就要被灭国了。

当时也没见朝鲜人出来反抗,所以朱祁钰也相信这次也不会有太多的反抗。

果然,因为朱祁钰有一个正当的借口,这一路上,几乎就没有多少人敢跳出来抵抗。

当然也有几个不长眼的东西,想要挑衅明军。

然后朱祁钰都没有全军出动,只是让霍去病带着羽林军一次冲锋,然后这些人就屁滚尿流的逃了。

只用了十天时间,朱祁钰就带着大军来到了汉城附近。

首阳大君气得大叫道:“废物,全是废物!朝鲜八道几百万人,敢于抵抗明军的人却没几个,你们的血性呢?”

官员们全都低着头,做鹌鹑样。

首阳大君看着手下,问道:“你们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郑麟趾站出来说:“大君,我们必须要打一场了。如果打不赢这股明军,说什么也没用。”

这时旁边有人反驳说:“大君不是派人去了大明嘛,只要明皇下旨把朱寿诏回去,我们的危机不就没了嘛。”

“时间来不及了,韩明浍要说服大明的大臣们要时间吧,再让大臣去劝说明皇也要时间吧。再由明皇下旨送到这里,最少也要半个月时间,可是朱寿会给我们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