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改税为租谁说外族就不能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听到这句话,朱标的脸色微变。

没错,苏璟说的是有道理的。

“苏师,若是如此,那原本那些官绅地主的田地,又该怎么办呢?”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变成了租金,但还是要交钱粮的,不过就是个说法变了而已。

实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那些既得利益的官绅地主,又岂会同意?

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大用啊。

苏璟看向朱标道:“接下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你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吧。”

朱标点头道:“学生知道,这是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将诸侯国长子继承的权力变成了长子、次子和三子共同继承,如此一来,诸侯国就被越分越小了,削弱他们的实力就很简单了。”

苏璟笑道:“如果对这些地主的土地,也用推恩令的办法呢?让长子、次子和三子继承土地,同时规定这些土地的免租金年份,就以一代人为时间,作为对于功臣的奖赏,如此一来,第二代之后,这些田地便需要缴纳租金了。”

苏璟这办法的核心,乍一看就是土地改革。

土地皇帝私有化,所有的土地都归皇帝所有,臣子和百姓有租用的权力。

但在明代,这个封建社会的时代,正常的土改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呢,苏璟是将摊丁入亩,用了另外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来进行。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是大明刚开国。

朱元璋有着绝对的统治力,而不是那种王朝末期,皇帝已经被臣子裹挟了。

朱标仔细品味着苏璟的方案,口中喃喃道:“规定土地继承的方式,将直接赐予土地改为免租多少年……”

这个问题,其实朱标早就思考了很多次,现在听到苏璟的办法,他立刻感觉到了不一样。

好像真的可行!

“苏师,若是那些地主阶级不同意呢?”

朱标再度看向苏璟询问道。

苏璟瞄了一眼朱标道:“什么叫那些地主阶级,你不就是么,你身为长子肯定不愿意,但伱的弟弟们呢?你觉得他们会不愿意吗?”

在苏璟的眼里,朱标代表的,正是地主阶级,还是长子,相当具备代表性。

朱标立刻道:“苏师,学生说的不是长子不同意,而是地主阶级的当家人不同意呢,毕竟将土地由免税赋变成免租金,这其中的利弊他们肯定是知道的。”

朱标这话已经是代入到地主阶级在思考了。

事实上,在古代,一个家族想要长久的传承下去,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家族的实力始终都能维持住。

若是不断的分家,那只会导致资源的分散,最终泯然。

有点脑子的地主阶级当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牛懿啊,你怎么还没明白呢?你觉得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没有遭遇到阻力吗?”

苏璟淡淡道:“如今的大明,天子最强,这样温和的手段对于手底下的臣子已经足够尊重了。”

“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囚徒博弈吧,对于整个家族而言,自然是资源全部整合来的最佳。”

“但对于个体而言,并不是如此,推恩令的核心就是拉拢了次子和三子这些群体,汉武帝的实力本身就很强大了,诸侯国没有对手,而他们自身内部又因为囚徒困境产生了分歧,如此一来,怎么能够阻挡汉武帝的推恩令呢?”

“现如今的大明,也是这样的情况啊!”

这一番话下来,朱标整个人脑袋都是嗡嗡的。

此前,因为官绅一体纳粮之事,朱标曾经和朱元璋起过争执。

最后的结果是朱元璋让朱标即位之后再处理这件事。

到时候,任由他来进行操作。

而摊丁入亩的事情,朱标压根就没敢和朱元璋说。

毕竟官绅一体纳粮已经惹恼了朱元璋了,再来个摊丁入亩,怕是会更加的激怒朱元璋。

但现在,听完苏璟的分析,朱标意识到,此刻才是最佳的时机。

用这种类似推恩令的温和点的办法,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一点点完成这场变革。

因为现在的朱元璋,比之当年的汉武帝更加强大,手下也没有什么诸侯。

“学生懂了,多谢苏师教诲!”

朱标朝着苏璟郑重一拜。

看似是取消农业税,但其实是为了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

免租年限一到,即便是官绅也需要缴纳租金。

而租金又是根据田亩数量而来,田产越多,缴纳的租金便越多。

土地兼并的事情不说全部杜绝,至少会遏制掉许多。

苏璟看着朱标,蹙着眉头道:“怎么就感谢我的教诲了?我这教的可不是为你好,而是对你不好的事情。”

这样的改革方案,直接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苏璟这个学生,明显是大户人家,也就是地主阶级。

真要是执行了下去,那他的利益就会受损。

苏璟能和朱标这么吹逼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朱标就是地主阶级的长子,自己扯的这些,朱标听听也就完了。

毕竟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

这种事,苏璟也十分的理解。

“不,苏师所言,乃是为了天下万民,学生自然要谢过苏师。”

朱标朝着苏璟再度鞠躬道。

看着面前朱标如此郑重的态度,苏璟也有些难缠。

好家伙,自己的这学生,不会是想当圣人吧。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牛懿,听为师一句劝,这事听听就完了,真传出去,怕是你我有性命之危。”

苏璟一脸严肃的告诫道。

这种严重危害到地主阶级利益的事情,真要是泄露了,生命之危并不是开玩笑。

也就是朱标作为苏璟的学生,苏璟了解其秉性,否则他也是不会说的。

“苏师放心,学生家世还行,安全问题不必担心。”

朱标朝着苏璟认真道。

这老师都担心安全了,朱标这个学生可得给个强心针。

太子要保的人,这要是还能出问题,那事情就大了。

“牛懿,为师你不用担心,别看我产业众多,但大不了我来个归隐山林,什么我都可以放弃,倒是你得小心。”

苏璟淡淡道。

对他来说,这溧水县的一切,不过都是这次穿越之旅的附属品。

改善生活的调剂品而已。

大明又不是前世,有着天网系统,哪哪都有摄像头,身份信息还联网。

真想归隐,并没有那么难。

倒是朱标,家大业大,被朱元璋寄托了厚望。

注定无法和他一样潇洒。

“学生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朱标无比认真的说道。

“行了,还有什么事吗?”

苏璟笑着问道。

原本朱标问的啥都忘记了,一下子扯得有点太远了。

朱标说道:“苏师,这农税改革,是开源的办法,那节流呢?”

“现如今,大明的军费开支巨大,这部分总不能少吧。”

北元余孽尚在,这可一直都是大明的心头大患。

虽然才有了一场大捷,不过这一场战争,对于钱粮的消耗那也是巨大的。

同时,因为此时尚处开国期间,男丁的数量有限,没有那么多的兵。

即便是打了胜仗,军队的数量依旧是减员的。

屯兵练兵这件事,也是大明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这些对于粮草的消耗,同样是巨大的。

苏璟笑道:“现如今的大明,刚经历战乱,人口凋零,一边要用兵,一边要练兵,开垦荒地的男丁是大大的不够的,这是现实情况对吧。”

苏璟一句话,就把用兵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联系到了一起。

说到底,还是得有人。

打仗要人,种地那也是要人的。

还得是青壮年的劳力,老弱病残可不行。

“苏师说的有理,的确是这样的。”

朱标点点头。

人口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

只有人够多了,劳动力才足够多。

“所以呢,我先前所说的改税为租,其实也就是刺激人口增长的一个办法,人头税现在不收了,老百姓身上的担子自然是轻了,那么他们生育的意愿也会强烈一些。”

苏璟淡淡道:“不过,就算是现在大明的适龄男女铆足了劲生孩子,等到这些孩子成年,起码还得有十几年的时间。”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效果不大。”

改税还能促进生育。

朱标明显是怔了一下,但仔细想想,苏璟说的还真有道理。

对于百姓来说,生孩子是需要考量的。

苏璟当然也不是张口就来,这清朝实行了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之后,很快迎来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

这一点,是有历史印证的。

当然,朱标并不知道,但他相信苏璟。

“苏师此言有理,但现在的大明,又该怎么做呢?”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问题都被苏璟给说出来,如何解决?这才是朱标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情。

苏璟微微一笑道:“其实很简单,咱们大明现在有数万甚至十几万的军队,可以调用。”

数万?

十几万?

苏璟这话,顿时让朱标呆住了。

“苏师,大明什么时候多出来这么多军队了?”

朱标是真的搞不懂了,大明的军队,他这个太子门清。

不仅仅是数量,还包括了建制和各地的分布情况。

苏璟所说的这十几万的军队,难不成是天下掉下来的不成?

苏璟笑道:“牛懿,你啊,思路还是太局限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用自己人打仗了。”

不用自己人?

朱标再度惊住,苏璟的思路总是让他有些跟不上。

“可是苏师,不用自己,那还能用谁呢?”

朱标依旧是疑惑不解。

苏璟摇头道:“你怎么就这么轴呢,这元朝余孽虽然北上了,但咱大明境内,可是还有不少蒙元鞑子的。”

“把他们用来打仗多好,死了也不心疼。”

此话一出口,朱标立刻反驳道:“苏师,学生不明白。”

“有什么不明白的?”

苏璟反问道。

朱标说道:“这蒙元鞑子与我汉人有着血海深仇,残暴不堪,怎么能用他们打仗呢?”

朴素的价值观在朱标的身上尽显无疑。

汉人与蒙元鞑子之间,那在不久前,还是激战的双方。

元末的战争,死伤无数。

此等家仇国恨,岂是轻易能够洗去的?

苏璟看着朱标如此义愤的样子说道:“牛懿,你还是狭隘了,咱们当今天子就比你大度多了,大明的官员之中,也有不少是蒙古族的吧。”

“只要是人才,当今天子都能用,国家大事面前,个人的情绪不能有。”

听着苏璟的教诲,朱标低下了头:“苏师说的是,学生太不冷静了。”

仔细想想,如今大明朝堂之上,的确是有着蒙古人的。

比如礼部侍郎世家宝就是蒙古族的。

用蒙元鞑子充当士兵去打仗,也不是不行。

苏璟继续道:“我知道你史书看的多,汉唐盛世知道吧,想想这两朝,有没有用过外族士兵,外族士兵的作用又大不大。”

朱标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史书,片刻后点头道:“苏师所言极是。”

苏璟还不忘打了个补丁道:“当然了,安史之乱这个例子比较特殊,有时间可以给你讲讲,这里就暂且不说了。”

“你再想想汉朝的时候,对于那些甘愿臣服的胡人都是怎么用的?”

朱标思索片刻道:“胡人军团身先士卒,每战冲锋在前,十分英勇。”

说到这里,朱标也想明白了。

他双眼放光道:“胡人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想成为汉人,只有这样,才能享受汉人能享受到的待遇。”

苏璟点点头道:“不错,你能想到这一点就很好了。”

“现在咱们大明境内,蒙元鞑子的数量不少,他们的地位也不高,若是有能够让他们变成汉人的办法,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拼命呢?”

“用好这些蒙元鞑子,那就是等于平白多了许多悍勇冲锋的士兵。”

“甚至在军费方面,也能节省不少的开支。”

在苏璟的描述下,这使用蒙元鞑子当军团的构思,简直无比的美好。

只是,此刻的朱标,脸上依旧有着疑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