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找到

“你个黑了心的大肥蛆还想去我们贾家搜查,是不是搜查不到东西,你们就硬塞点东西进来?哼,你们这点小心思,我在里面早就摸透了”贾张氏一副我早就看穿你们肮脏伎俩的表情。

眼见什么还没开始就已经要吵起来了,刘海中挠挠头,他也不擅长处理这些事情,于是决定还是先走第一步,去傻柱家里逛一逛吧,实在没找到再说吧。

三位大爷来到了傻柱家,王建华精神力展开一下子就在枕头里面找到了二十块钱。

进了傻柱家之后,刘海中直接朝衣柜里面走去,准备在角落里面检查一下是不是有漏的钱。

阎埠贵则直接在屋子里巡逻起来,看看有没有其他藏钱的地方。

王建华就简单了,径直走到傻柱的床前,刚准备掀开乱糟糟的床被。

傻柱走了过来说道“你们看归看可别给我翻得乱七八糟的,要不然我就把你们留下来把它还原”

王建华将伸出的手缩了回来,对傻柱说“你把你的被子掀开,把你的枕头掀开我看一下,看完了以后自己盖好这总行了吧?”

傻柱来到床前把被子掀开,然后将枕头也掀开。

枕头掀开之后,王建华拿着枕头抖了抖没有掉出东西来,又抖了抖还是没有掉出东西来,然后用手轻轻地拍了拍枕头,很快从枕头的缝隙里面掉出了两张大黑十。。

傻柱忍不住‘咦~’了一声。

这一声将屋子里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来。

“好你个傻柱,你是不是哪天喝多了把钱自己取出来放错地方了?”刘海中一看到钱就知道可能是傻柱做的乌龙事。

傻柱看着枕头还是他亲眼看着王建华从枕头里面拍着拍着,拍出来的。

这可怎么办是好?虽然丢了三十,但是现在已经有二十了,剩下的十块是不是被自己又藏在哪里去了?傻柱对自己都产生了怀疑。

阎埠贵也走了过来,眼馋的看着床上躺着的两张大黑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接着奋力地在屋子里找了起来,看看剩下的大黑十是不是真的被傻柱藏起来了,要是机会合适,哼哼,说不得要让傻柱请自己大吃一顿。

在屋外的贾张氏看见他们已经找到二十块钱了,立马冲了进来对着傻柱就是一顿挠。

傻柱哎哟一声,连忙举起手臂防御。

贾张氏见傻柱还敢抵抗,改挠为抓,黄中泛黑的指甲狠狠地在傻柱手背上留下了几道爪印。

刘海中连忙劝贾张氏收手,“贾张氏你怎么能挠人呢?傻柱又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都冤枉我们贾家偷东西了,还不是故意的?你这个一大爷甚至还要来我们贾家搜查,说!你是不是收了傻柱的好处,要来我们家干坏事”

刘海中听了连连摇头,“没影的事你别听人乱说”

“那我不管,你们现在冤枉我了,你们要赔钱”贾张氏说完一副见钱眼开的模样,指着床上的两张大黑十“你们要不就把这两张钱赔给我算了,我就原谅你们了”

傻柱一听不乐意了“我这丢的钱还没找回来,还少十块钱呢,你现在又想打我二十块钱的主意,你怎么不去抢?你这个老太婆真是坏得很”

刘海中现在已经不敢帮傻柱说话了,在场这么多人,要是有人心思阴暗点,指不定明天就传出自己和傻柱联手,要从贾家孤儿寡母这里骗钱这种流言了。

别管流言靠不靠谱,先传起来就行了,到时候他刘海中黄泥巴掉进裤裆里,那不是屎也是死屎。

贾张氏要钱,傻柱不给,刘海中不想出头,阎埠贵对着傻柱说“傻柱,你刚才去贾家质问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自己把钱藏起来了呢?”

“我哪知道啊”.

“你现在肯定要对贾家做出一些补偿,不过我觉得贾张氏要的二十块钱太多了,这样吧,我觉得五块钱差不多,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你倒好,张嘴闭嘴就要我给他五块钱,你帮我出这个五块钱怎么样?”

被傻柱呛了一顿,阎埠贵也不生气,反正这钱不是他出。

依然笑嘻嘻地说“我们也只是调解一下,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反正到时候贾张氏在你这里闹事,别说我们不调解就是了”

刘海中一听有理,连忙附和。

贾张氏见有两位大爷帮自己说话了,觉得自己底气足了,连忙又找傻柱要钱,二十块钱要不到五块钱也不错呀。

王建华也觉得这次让傻柱吃亏也是很不错的一个教训,谁叫他有空没空的纵容棒梗去他屋内闲逛,这不是纯纯地助长棒梗犯罪吗?

小孩子哪里经受得起这种诱惑。

甚至做了坏事傻柱也不管,还鼓励他说他干得好,这种三观不让他吃点亏受点罪,他王建华都看不过去,于是王建华也赞同了刘海中和阎埠贵的观点。

三个大爷一致要求傻柱补偿点贾家,于傻柱不情不愿地赔了五块钱给贾张氏。

贾张氏眉开眼笑地拿着五块钱走了,棒梗看着眼馋得不要不要的。

已经找出来二十块钱了,剩下的十块钱指不定傻柱自己花掉了,或者说藏在屋子里哪个疙瘩角落,大家也没心情帮他找了。

傻柱平白无故丢了三十块钱,连大会后来都没出去参加了,直接‘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躺在床上发起呆来。

吃瓜群众散场,秦京茹也告别了娄晓娥,回到贾家。

贾张氏和棒梗正在开心地讨论着五块钱的事情,完全没有在意秦京茹。

自从秦淮茹决定对食物严格管控之后,秦京茹已经好久没有饱餐一顿了,要不是时不时能从王建华家弄点吃的,秦京茹早就忍不住想自己弄点吃的了。

在城里的这段时间比家里要好很多,吃的方面也时不时地就是白面和大米饭,最差的那也是有个二和面馒头。

现在最好的就是二和面馒头,一般的就是稀粥加咸菜。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下子生活水平降低了这么多,秦京茹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她以为贾张氏和棒梗也和她一样在熬着,其实秦京茹不知道只有她和秦淮茹,还有秦淮茹的两个女儿在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