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阴谋诡计

虽然荀或是颍川荀氏的人,但荀氏的做法要温和得多,不会像其他士族、豪强那样,将所有的租客都压在自己身上。

王允、何颛等人都不说话了,这样的话,实在是太常见了,但是,在朝上,他们如何能够解释得清楚。

刘尧静静地听着,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皱了皱眉。

皇甫启看着一言不发的大臣们,淡淡说道:“你们都听见了么?那些原本应该由我汉朝征税的税收,如今竟被那些所谓的士大夫们给拦截了下来。

就连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汉人,也会被他们抢走,成为他们的奴隶,这不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么?

我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岂不是要我汉人永绝罪孽?诸位都是汉朝重臣,这点道理还不懂?”

在他看来,那些没有了束缚的士族,豪强,都是一群寄生在汉人体内的蛆虫。

不铲除一批,压制一批,就算汉人底蕴深厚,也难逃崩塌的命运。

在汉末,各大势力之间的竞争,与其说是各大势力之间的竞争,还不如说是世家之间的竞争。

袁术,袁绍,刘岱,刘繇,这些人,都死在了争霸路上,这让曹操,孙权,刘备,都成为了笑柄。

刘弘和马日碰见皇甫启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的心里,都升起了一股愤怒之意,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将田赋全部纳入自己的田地之中。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还如何从皇甫启的手里,抢走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权力?

刘弘连忙走了过来:“大帅此言差矣,眼前的局势和你想要的田地分配,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我眼中,这种地痞流氓的统治,已经成为了我大秦帝国的根基,如果再这么一意孤行的话,恐怕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加混乱!”

马日碟也跟着说道:“不错,我们汉室的规矩,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如果因此而丧失了人心,将来还怎么统治世界?”

继续,继续挑衅,继续挑衅皇甫启。

让事情更加的混乱!M..

刘超默默的站在队伍的最后方,冷眼扫视了一圈,当他看到脸色阴沉的刘尧时,脸上露出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胡说八道!”

皇甫启难得地动了真火,厉声喝道:“诸位都是三国之君,难道不知道,如果我们不想改革,又怎么能横扫天下?

如果让这些人在我们的地盘上自相残杀,那就会失去人心,你甚至不知道,我真不知道三位国君是如何做到的!”

“你...”

刘弘和马日碰,被皇甫启如此羞辱,顿时大怒,狠狠瞪了皇甫启一眼。

杨彪也是明白,自己现在有必要表明态度了,三大国君之一,如果自己还没有表态的话,那么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可就真的难以稳固了。

今天的事情,他已经看出来了,刘弘等人表面上说的是李卫的事情,其实就是让李卫来为难皇甫启。

在朝廷里,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投机取巧的人。

“大帅所言极是。”

杨彪站了出来,说道:“现在我汉朝根基不稳,如果不实行赋税制度,国家财政就会捉襟见肘。

没有了这些保障,我们还怎么征召军队,平息各地的纷争,重新回到朝廷的掌控之中?”

杨彪这一站,等于是给刘弘和马日碰了一记闷棍,一个大帅,一个大官,一个大官,一个大官,这两人联手,那是何等的强大。

皇甫启对杨彪的态度很是满意,丝路商会的好处,让关西的文武百官们,都站在了他的一边,他也可以慢慢的压制那些豪强和关东的士族。

只要是人,就必然会有争斗,若是站在两个阵营之间,那么这场战争的惨烈,将会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皇甫启利用关西商人的庞大利润,将原本就不稳定的势力,重新聚集到了他的身边,随着朝廷的更迭,他也渐渐占据了自己的位置。

皇甫启沉声道:“司徒说得对,今天这场会议,就是为了那个李卫吧?”

既然事情闹大了,也没有必要再提了,既然说我是叛徒,那么我就说你是叛徒。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国贼和奸臣层出不穷,皇帝的力量已经无法挽回了。

伏完站起身来,沉声道:“大帅,你说话小心点,我们从来没有威胁过你,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汉室。

那平县的李卫,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子,一个文盲,怎么可能成为我汉人的郡守,而且还干了这么荒唐的事情,如果被人知道了,天下会怎么想?”

董承也跟了上去,道:“不错,这样的人,如果被世人所知,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能当上一个郡守,这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袁滂也走了过来,“像大元帅这样的人,如果一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那么我汉室威仪,就会成为一个笑柄。

为维护大秦江山,维护大秦帝国尊严,还望皇上,废除马夫的平县使之职。”

好吧,他的表情很明显。

用这种方式,既能挫败我的权威,又能让你得到监察使的权力?

你以为我会答应么?

皇甫启淡淡一笑,走了过来:“我一意孤行?开什么玩笑,我居然敢以势压人,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玩笑!

平县令李卫虽然文盲,但在我看来,他的工作,可比县令、县长要好得多了。

在你看来,汉朝的官员,就是要高高在上,而百姓,就是要忍辱负重,这是儒家的一贯作风。

可是我可以说,有无数的子民,都是因为你的无能,而造成了如此的悲剧?”

在他看来,李卫虽然有些小缺点,但这是任何人都会犯错的地方,但他一心为人民服务,却从来没有改变。

无论什么时候,这种官僚主义,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如今的汉人,已经没有时间去维持这种传统了。

卫觊走了过来,说道:“大帅所说的话,下官并不认同,从古至今,我汉人都是以孝廉为先,在朝中做了个侍郎,然后再被任命为郡守。

就算要除掉忠臣,也要有威信才行,李卫一没有举贤,自然也就没有立功的机会,一个文盲,怎么会明白圣人的教导。

二,他的名声不够好,我很好奇,我李卫,何德何能,居然能在这平县当上知府?

你瞧瞧他在位期间所干的种种离奇之事,真是败坏了我汉朝的名声!”

“你以为高孝廉有这个本事,可以管理这个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