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走日本国的话,航线确实要短一些,而且,也不用来回周转那日本少女了……”
闻言,施琅眼睛一亮,朱慈烺微微颔首。
又道。
“另外,今年这日本少女的质量,估计还要上升一些……”
“为何啊,陛下?”
施琅略有些不解,朱慈烺则解释。
“今年朝廷平定日本,肯定要诛灭一些武士,或是大名,像是跟着幕府混的那些,大概都是难逃一死了,他们的妻女,岂不是无有生路?所以,大概少不得要,卖儿卖女了……”
“是吗?”
施琅闻言,顿时在心底打定主意。
若是如此的话,回头到了日本国,他也要买上几个日本娘们才行。
只听施琅问。
“陛下,何时日本会平靖?”
“大概三月开始,五六月就差不多了!”
朱慈烺说道。
去年的时候,他玩了一个战略欺骗。
那个时候,可把日本国上下给吓坏了,几乎所有大名,都悄摸地往大明海商银行里面存了款子,或是派子女到大明朝,就连德川家光,也化名往大明朝的海商银行,存了十五万两的银子。
这事,朱慈烺都门清。
而日本国上下,但凡有能力的,亦是想方设法的,想要逃离日本。
经此一事。
如今的日本,是很好平定的。
大概日本救国军一登陆。
再配合上,朱慈烺特意这些日子,派人在琉球屯积的那五百万石南洋劣质大米。
日本国上下,还不得,齐迎王师?
撑死了两三个月,就能够解决问题。
见朱慈烺如此自信,施琅也放了心——朱慈烺现在可是大明朝的中兴之君,他说话可不是满嘴跑火车,是相当有谱的,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代表着,事实确实如此!
朱慈烺送走了施琅。
让他安心的在家里面,歇一段时间,不急着去美洲的时候。
施琅才走。
内阁首辅魏藻德,还有大明朝如今的教育部尚书王公壁,便一块进来了。
“二位来了?”
他们俩进来后,朱慈烺便一摆手,示意二人在一旁坐下,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
“朕让你们拟的教育大纲,拟好了吗?”
“陛下,已经拟好了!”
王公壁赶紧拱手说道。
他原本是山东巡抚,后来就成了教育部尚书,如今,在朱慈烺手下做事,倒也是兢兢业业,似乎还有补入内阁的希望,此时,但只见到他,朝朱慈烺介绍着情况。
“陛下,奉陛下旨意,列出来的教育大纲,请陛下过目!”
西进西洋的成功,还有对印度洋内的,英荷,东印度公司舰队的全歼,代表着大明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爆发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了——跟莫卧儿帝国的不算,因为朱慈烺压根就没把莫卧儿国放在眼里。
这么一来,军费上的开支,便可以大大地削减了。
尤其是,随着现在大明朝的财政上面,越来越宽裕了。
随着大明境内的乱世,已经正式结束五年。
大明朝也稍微的恢复了元气,繁荣的工商,还有新征服地盘上,所贡献的财富,以及疲计之时,从印度劫富济贫,弄来的财货——现在李来亨又成大明忠臣了,所以劫富济贫来的财货,当然要上缴朝廷一半了!
所以,大明朝的财政,现在还是宽裕的。
既然仗打完了。
花钱大头也没有了。
同时,随着各省内,大明朝统治制度的健全——从隆武元年,到隆武五年。
原本在大明朝,只局限于东南三省的乡官制度。
是被推广到了全国的直省范围内。
这使得,大明朝的基层建设工作,也大体完成。
除了乡官外,为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大明朝还初步建立起来了警察制度!
制度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建立起来了,由大明朝内政部管理,有编制,同时,有饷银,和固定装备,及统一制服,并且,经过一定训练的警察制度。
名字呢也叫警察——朱慈烺也不想费劲起名!
由内政部领导——未来可能会拆分,因为随着时间发展,内政部的权力有些大的过分了,因此,尚书也直接由首辅兼任。
各乡公所,都配有十几名巡抚——派出所是甭想了,是没有单独的衙门的。
而且,工作也比较杂。
既要维持治安,巡查乡里,还要在收税时节,配合乡官们收税!
之所以要建立这样的制度。
其一是为了维持治安——原本那一套快班衙役,实在是有些不中用了。
尤其是,工商发展,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很不行的。
至于派军队去管这种事吧,既不合适,又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索性,专门设警察来管好了。
第二,就是为了收税。
不要以为,完成了官绅一体纳粮,取消了士绅优免,就可以顺利地收上税了。
没门!
收税这玩意,就是从农民嘴里抠食,哪那么容易啊?
那些个秀才,举人当上的乡官,手上没有武力,收税可不容易,遇上那些横一点的宗族,那更抓瞎了。
所以,一个镇长,配十几个警察,是可以很大程度,保障税收的顺利进行的。
除了这几点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为了给退役的御前亲军们找一个门路!
御前亲军可不比草创之时了,人多的厉害,同时,老兵也多。
尤其是那些个,最早跟随朱慈烺打仗的。
军官们还能搏个功业,但士兵们到了年岁,那就得滚蛋回家了——年龄大的士兵可没办法承受高强度的训练。
所以,只有职业的军官,没有职业的士兵。
军官还能干到老,士兵?
体力巅峰期结束了,就哪来的回哪去吧。
朱慈烺可以不管,在太平时节,入伍从军的,但跟他打过仗的兵,还是要好好安置过的,毕竟,这都是为大明朝流过血,为朱慈烺立过功,关键时刻,能喊一句我要见皇上的主!
不能够亏待喽。
连警察制度都建立了,虽然这些警察看起来都很不太靠谱,平时在乡间,也就是威慑一下强盗,劫匪,巡逻一下乡间,顺道,吓唬一下那些个不肯老实交税的刁民。
但好歹也是建立起来了。
但与国家暴力机构的大肆扩张,官员的大肆扩张不同。
大明朝的文治工作,就显得要落后的多了。
在教育事业上,更是如此。
从隆武元年,到隆武五年,大明朝教育部,哪年的财政预算,都不超过三十万两。
这对比起来,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而言,可以说是少得可怜了!
不过今年,这个局面要结束了。
因为西进西洋取得大成功,所以,朱慈烺一高兴,便让王公壁,拟出来一个教育大纲,用来发展未来大明朝的文教工作。
但只见,此时朱慈烺看着王公壁拟定的教育大纲,皱眉说道。
“这拟的也太大了吧?”
“在民间设立私塾一万六千所,各县设县学,府学,省学,再于南京择地营建,两座容纳八千学子的大学!”
“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还有,还要拿出来两百万两,来资助贫寒学子,老王啊老王,你想什么呢?这可比给秀才公的廪粮要多得多了,朕当初连廪粮都不愿意给,何况是这些?”
王公壁计划的这个教育大纲,在朱慈烺看来,简直就是胡闹——他是打算在教育上花点钱,但也没打算,建这么多学堂啊。
更不打算,资助贫困生——这哪是大明朝这阶段能玩得起的?
照王公壁这个计划,大明一半的财政砸进去,也不见得能够用。
“陛下,那您是打算?”
王公壁有些幽怨地看着朱慈烺问。
“朕的意思是,什么小学堂,可以建,但一个县,甚至,两个县建一所就行了!”
朱慈烺不假思索地道。
“如果还想建,那就只能让民间自立私塾,反正朕是不可能掏钱!”
“这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一口气建这么多,朕可没那么多银子!”
官办学校肯定是要有的,但朱慈烺只打算在一个县设立一所!
剩下的,就只能够靠私塾了。
朱慈烺真正想要让王公壁制定的,实际上是一套教科书大纲——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一味地扩建学校,那不是扯淡嘛,大明朝哪有那样财力啊?
就是大明朝有,建成了哪有那么多学生啊?
总不能,上学是免费吧?
如果免费的话,那就只能由财政给教育经费了,朱慈烺可没那么多银子。
朱慈烺想要的,就是一套统一的课本,包含国文,历史,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科目。
而不是要这种,建大学的纲要,他看着王公壁说。
“怪朕没跟你说清楚,朕要的是一套教材大纲,是基于施教内容的,由天下各学说的大儒,大师们编辑,分别有两类,一类是蒙童启蒙时的教材,还有初步授学内的时空,这一部分要浅显一些,主要就是识字,文章,还有算术,简单的涉及些天文,地理,人文便是……”
“然后,就是微微精深一些,对算学加大研究,再涉及些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历史,等……”
“之后,便是对这些内容,更加精进地去学习!”
“再之后,便是各门各科,挑选一样,精心钻研……”
“总而言之,教材要编得好一些!”
“只有教材好了,才能够培养出来好学子!”
“至于办学嘛?按朕的意思,各县一座小学堂,用来启蒙蒙童!”
“然后,各州府设一座中学堂,精进学习!”
“其后便各省,可设一大学!”
“现在朝廷的经费有限,先设大学为上!”
好吧,朱慈烺是打算只抓高等教育的——这年头也没抓初级教育的啊。
普及教育那都是未来的事了。
现在能搞好高等教育就不错的了。
“另外,这在各省的大学,也不是哪个省都设的,像是北庭,河套,山北,甘肃,宁夏等地,人口太少,也不值得特意设一座大学!”
“皇上,臣明白了!”
王公壁有些失落,不过,他还是郑重朝朱慈烺拱手。
“可是陛下,这个编教材也不易事,就像是陛下说的,由臣请那些个各科的大儒专家来编写,这是需要花费不少银两的……”
“无妨!”
朱慈烺摆摆手。
“经费问题,不用担忧,朕回头给财政部拟个条子就是!”
“谢陛下!”
王公壁大喜,教育部作为多年来的清水衙门,终于可以沾点油水了——话说,历来教育油水都是很大的,搁朱慈烺这,却成了清水衙门,这也是没谁了啊!
不过,虽然给了经费,但朱慈烺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他板着脸说。
“朕虽然给了经费,但如若是编出来的东西,不合朕意,或者说,里面有什么影射朝廷,亦或者是,教坏天下学子的事,朕也绝不轻饶,你这个尚书,给朕盯紧着些,若是出了问题,朕拿你是问!”
“陛下放心,断然不会,断然不会!”
王公壁赶紧说道。
这边,才处理完王公壁,一旁大明的魏藻德,魏大首辅便又插嘴道。
“陛下,这个县学,府学,还有省学,分就是小,中,大三级,但是,这三级学子,学成之后,功名当如何划分?”
原来,魏藻德跟过来,并不是跟朱慈烺一块商量,这个教育问题。
而是商量,这个该如何处理,各级学校毕业的学生,给他们什么功名!
朱慈烺听罢,则顿时乐了,他笑道。
“上学嘛,哪有什么狗屁的功名?”
“没有功名就不上学了?”
“这倒不是,陛下,只是说,这天下学子,总要有一个奔头……”
魏藻德皱眉说道,朱慈烺思量片刻,然后道。
“还是一句话,上学没有功名,但是,如若是不上学的话,便更没有机会,获得功名了!”
“陛下何意?”
王公壁,魏藻德有些诧异,这时,只听朱慈烺道。
“拟一道旨意,以后我朝科举选官,参加科举者,必须要有小学以上之文凭!”
“若无此道文凭,任凭他才学再佳,一概不叙用!”
“这恐怕不妥吧?我大明朝的官办小学,一所也未曾建立的……”
魏藻德皱眉道。
“朕也没说,现在就施行这个规矩啊!”
“从十年后开始,也就是隆武十五年始!”
“另外,随着将来教育普及,这小学文凭,兴许也不管用,得高中,或是大学,才能够参加科举!”
大明朝现在的科举,跟公务员考试差不多——以后会更像。
一小学生能就教公务员了,那也忒容易了吧?
也就是现在,人才匮乏,要不然,绝没那么容易,将来教育普及后,这个学历标准,肯定得往上升!
朱慈烺道,一旁的王公壁却皱眉。
“可是陛下,朝廷之官办小学,只有一千余所,万万不够……”
“呃……”
朱慈烺略有些尴尬——这倒是啊,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这个好办,可以给民间私塾,颁发证书,由他们开办小学堂,这一点,由教育部操办,不过,教学之内容,必须要由教育部制定的大纲为标准,可以杂以其他内容,但必须要以教育部之教材为本!”
“同时呢,私办小学学堂,所有学生之毕业,必须经由朝廷官办学堂考试后,方可以颁发毕业证书!”
这会的小学学历也是很金贵的。
所以,朱慈烺也不会太轻易的,就发毕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