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最后的总督

安南!

隆武二年,西历一六四九年。

越南黎朝的庆德元年十月初二这天!

伴随着而明越边境线上,大批全副武装的明军,如狼似虎的向南杀将而去。

越南人民长达数百年被奴役史,由此拉开了帷幕。

站在镇南关附近。

大明朝的永王朱慈炤,甲胄在身,身旁簇拥着数个全副武装的甲士,正威风凛凛的按着腰间佩戴着的玉装汉剑,十分得意的扫视着过关向南杀将而去的永王护卫!

朱慈炯,朱慈炤兄弟俩的军队,正式的编制是定王护卫军,永王护卫军!

名义上,是保卫两位王爷,及其地盘的军队。

而眼下,朱慈炤指挥着的,就是他的永王卫军。

足足一万五千虎贲啊!

分成左右两镇。

装备着最新式的燧发枪,和六磅炮(经过前期侦察,越南的郑主,阮主,都装备有大量的西式三磅炮,为达到火力压制的目的,朱慈炯,朱慈炤在大战展开前,换装了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六磅炮)。

基层士兵悉数,悉数都是广西本地招募的土著。

正儿八经的广西精神小伙,一个个倍精神。

而他们的精力,也不是浪费在鬼火摩托车上面,在大晚上炸街,而是挥汗如雨的洒在了训练场上,练就了一身的钢筋铁骨,和杀敌本领,如今,这些久经训练的士兵们,正精神抖擞的踏上了南征之路。

誓要把安南给踏平为止!

因为,临开战前,朱慈炤已经给他们作了战前动员。

说是动员,内容实际上很简单——入安南,抢钱,抢粮,抢娘们!

一句话,到了安南之后,所得之财帛,女子,俘虏,悉数由将士们瓜分!

朱慈炯,朱慈炤兄弟俩,只要土地——这才是根嘛!

而且,真正能够被抢的,也就是那些个城市了。

而这年头的城市人口占比重并不高,所以,哪怕是被抢空了,只要能够夺下安南全境,也照样不愁收!

与历史上的清军一样,为了激励南下大军的士气,朱慈炤是只好祭出去了劫掠的大杀器!

毕竟,他可不是朱慈炯,没那么多的银子放赏!

只好玩玩中世纪时的惯例啊!

而这种战前动员,实际上也是很合士兵们的胃口的。

能跑到朱慈炯这当兵的,都是苦出身——废话,要是富家翁怎么可能当兵?

当兵图是就是吃粮拿饷,升官发财!

能到安南好好的抢一把,何乐而不为呢?

怀揣着这样的心情,在入侵了安南境内后。

就直扑谅山而去!

主持安南北方防备的是郑柞,他爹郑梉实际上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郑梉年龄太大了,虽然他还有很多年可活,但军事指挥明显是一件极耗人心神的事情,所以,年富力强的郑柞,就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场明郑大战(郑指的是郑氏)的郑方指挥官!

相比于初出茅庐的朱慈炤而言,郑柞可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带军事家!

只不过,这位军事家的军事经验。

往往是败仗——郑主虽然势大,但跟南边的阮氏打的时候,老是打败仗,所以,郑柞的败仗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

这位爷坐镇在宣光!

总揽大越抗虏军务(虏是指明军)。

而拥有充足败仗经验的郑柞,在明军出兵的第二天,就通过军驿,接到了北虏南侵的消息!

“北虏走谅山而来,目的很明显,就是直扑我朝的国都升龙,务必要在谅山,阻击北虏之兵,让北虏不敢再南顾半步……”

郑柞在宣光的召开的军议上,朝面前的一众,跟他一样,拥有着充足的败仗经验的大越将军们道。

由于出兵的拖沓了一些时间。

所以,这个时候的郑梉,实力已经恢复上了一些——也就是一些罢了。

至少,兵力还是很充沛的。

在借着黎神宗这个大越皇帝(安南是内皇外王,对大明称王,对内则称皇,黎朝现在又是安南的上下公认的“共主”郑阮虽然割据争锋,但面上仍奉黎朝正统)发布的南北弥兵,共抗外虏的圣旨后。

虽然阮氏并没有派遣军队北上支援——他们信不过郑梉,虽然两家也是姻亲,但打了这么多年,想让阮主把自己手上的精锐部队派到北方,听从郑柞指挥,去对抗明军?

阮福源可没这么大的胆子——万一郑梉假借抗击外侮的名义,把自家的精兵当炮灰消耗了呢?

届时,一旦北虏退却,他阮氏还不得迎来灭顶之灾?

所以,虽然南北议和。

但阮氏并没有如郑梉所愿,派遣出来军队北上支援。

如今,承担抗击明虏压力的,只有郑主。

大越抗明民族统一战线,甚至还不如朱慈烺曾经建立的那个抗清民族统一战线要牢固——大明大顺好歹也有近一年的时间,真的是共同抗击清虏!

不过,虽然是单独抗击大明这个庞然大物,但是,南北议和还是让郑主可以将所有的力量尽数地投入到北方,如今,明郑双方的边境上面,星罗棋布着近八万大越天兵!

这些军队,都是郑柞这些日子,好不容易弄来的。

虽然里面近半乃是新兵,武器装备也不是太好。

但饶是如此,如此多的军队,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这是越南的地盘,人和是肯定有的),在当下的众郑主麾下的“百败精锐”看来,这场仗还是蛮轻松的。

不过,他们这么的自信,一直致力于,让自己马尼拉总督的头衔,不至于一直只是个头衔的西班牙人何塞,却突然间插嘴道。

“明军很厉害,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另外,升龙附近的防御怎么样?”

“升龙离这里两百里地,明军唯有踏过我们的尸体,才能够抵达升龙!”

闻言,一个叫郑桥的将领,挺胸叠肚,一副要为大越民族慷慨赴义,书写属于自己的民族英雄篇章的模样,在这里说着豪言壮语。

“明军用不着踏过你们的尸体,明军一共有三万人,现在战场上才出来了一万多人,而且,他们的目标又是谅山,这不得不让我怀疑他们的目的,他们是不是在……”

何塞锁着眉毛道。

原来,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郑柞这个“百败战将”的部署失误。

郑柞把所有的兵力都拢在了北方边境,或是留在了宣光,当战略预备队。

而他们的后方,却是空虚的很。

尤其是升龙,这可是大越的国都啊,郑梉,还有黎皇都在里面住着呢。

要是明军走海路登陆,绕过他们,然后直扑升龙,到时候,这个郑主政权,还不得直接土崩瓦解喽?

“呃……”

听到这,郑柞微微皱眉,他道。

“不必担心!”

“升龙城高墙厚,而且,还有御林精兵守御!”

“明寇就是浮海而来,攻打升龙,我军也浑然不惧,明寇不过三万人而已,还分兵两路,一路不过一万余人而已,而我身边,光是正兵就有八万大军,还有辅兵民夫无数,哪怕是用人命堆,也可以全歼一路,届时,即便是明寇南方登陆,也可以挥师南下,从此地至升龙,不过两百里,水陆并近,顶多三日便可以回师,何惧之有?”

原来,郑柞这个“带军事家”,并不是草包。

他也知道自己部署的失误。

不过,他的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升龙没那么容易被打下来,即便是明军登陆,他老爹大不了带着黎皇跑路就是。

而他在北方的边境,距离升龙也并不是太遥远。

如果有事,三日内便可以挥师南下。

根本不怕明军!

仔细想想,他这个将所有兵力拢在一块,防止被各个击破,形成强大的合力的,攥成拳头的战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失误。

但是。

郑柞明显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手底下这些兵马,能否在野战当中,快速击败一万五千明军?

这可就是大问题了。

如果明军在沿海登陆,进兵升龙,那么,无论如何,郑柞势必要放弃预先设置好的工事堡垒城墙。

然后转入到野战当中!

而在野战当中,明军的火力优势将会展现得淋漓尽致。

届时,即便是人多,也不定能够取得胜利。

至于继续困守城池,不去打野战?

那就更不行了,因为明军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如果不去管他们,驱逐他们这些外来侵略者的话,他们能直接把河内附近的大越膏腴之地,给祸害成千里无鸡鸣的白地!

只听马尼拉总督何塞一脸凝重道。

“您不要低估了明军,这会给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的,也同样会给你们大越民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的,您必须分兵去防御沿海,另外,我建议贵国立刻花费重金,连人带船购买几条西式的武装商船,组成海军,对抗明军……”

“哦?”

郑柞有些不满了——他堂堂的大越西定王,你一个洋鬼子怎么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

真当我不懂军事?

或许是察觉到了郑柞的怒火,何塞赶紧又赔笑了起来。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你说的倒也没错!”

郑柞却出乎预料的摆了摆手道。

“明军确实能打!”

“不过,你也不要忘记了,我们大越,也不是吃素的,我大越立国千余年,北虏哪朝哪代,不曾南侵我大越?”

“可最终,还不是被我大越屡屡驱逐?”

“这无不证明,我大越之兵强马壮,哪怕是国力,人力,物力,远胜于我大越的北方索虏,也不可能迫使我大越屈服,之前,北虏举国之力,让不能够让我大越屈服!”

“当下,北虏不过出兵数万,而且,不过是两个王爷领护卫前来,而这护卫,亦不过是几个月前,新近招募的广西百姓编练而成的,又能够有多精锐?”

“而如今,据我所知,索虏之精兵,悉数聚拢在北方蒙古!”

“如今,在此等情况下,对付三万这样的兵马,我大越岂能没有胜算?”

好嘛,郑柞原来也不是盲目自信,他是有自己考量的。

毕竟,从历史来看,北方的中原王朝,就没有征服过越南过。

即便是偶尔征服,也不能够长久。

而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出兵越南的不过是几万刚刚招募的王府护卫罢了。

貌似也没有打过什么大战,经历过什么血战。

这样的军队,也难怪郑柞会心生轻蔑!

而何塞听着他所说的一番话。

内心里面却是苦涩的摇了摇头——这位西定王说的一切都很对,但他却忽略了一个事实。

虽然这支军队是新组建的。

但他们里面充斥着大量百战之后得来的精锐士官与军官。

其次。

这支军队训练十分严格。

已经堪称是精锐了!

再者,他们的装备,也完爆了此时的郑主军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是雨季,那或许还要气候可以依仗。

但问题在于,现在是十月,为期几个月的旱季,才刚刚开始啊。

而且,明军的士兵,也多是两广土著,对于越南的气候,也是蛮适应的。

应该不至于会出什么大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

何塞实在是看不出来,郑柞有什么资格这么自信?

想到这,他不由的在心底摇了摇头——看来,越南也要完了!

一想到这,何塞内心里面就有些苦涩。

作为没有马尼拉的马尼拉总督,他为了自己的事业,也算是殚精竭虑了,几乎想到了一个又一个可以联络的势力。

可他联络的这些势力,却不是倒戈,就是土崩瓦解,或者,就是离死不远。

放眼整个东亚,明人的实力,似乎已经成席卷之力,就好似那排山倒海拍过来的巨浪,任凭风雨中那水手如何挣扎命运,也无法改变其翻船的命运!

日本内乱,打生打死,根本无法对抗明朝。

而西顺李来亨,则干脆直接改换门庭,成了大明的天南节度使。

至于越南,也离死不远了。

整个东亚,联络上的,有实力支持自己重返马尼拉的。

就这么几个,可他们却一个接一个完蛋,何塞现在,沮丧到了极点,他知道,自己或许将成为最后一任马尼拉总督了,而且,是一直未曾到马尼拉上任的马尼拉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