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跟着内阁一块进来的左都御史李邦华拱手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一个建议!”
“爱卿说来听听?”
左都御史李邦华的话,崇祯还是很爱听的。
因为李邦华是个忠臣,而且还是个能臣,素来知兵善战,崇祯前些日子,还想用他来收朱慈烺的兵权呢,结果没收成。
所以,见李邦华提出建议,朱由检瞬间就朝他投以了希冀的目光。
心说。
李邦华,你是个忠臣。
你可一定要提出来一个好办法啊!
崇祯正期望着李邦华能提出什么好主意呢!
李邦华接下来的话,却是让朱由检脸色铁青起来。
“皇上,臣没有办法,臣只是觉得,如今我大明朝,畿辅不安,流寇从西来,宁武关,居庸关,大同,宣府,虽然号称强将云集,兵马甚众,但臣观之,实在难以倚靠,何况,流寇也不见得,非从西来啊,李大学士督师于保定,已经来报,流寇大将,刘芳亮正于南,杀向畿辅!”
“所以,臣的意思是,不如令太子及诸王先行南下!”
“若是畿辅有失,太子及诸王,亦可以于江南,重整河山……”
李邦华话一出口,朱由检的脸都绿了。
他心说。
好你个李邦华啊!
原来你也是个奸臣!
你提这个建议,是想干什么?
是不是想着,让朕死在京城,殉了社稷,好让逆子在南京登基?
只见到,崇祯扫视着在场的官员们,期待着有忠臣站出来,反对李邦华。
殿内的内阁次辅魏藻德,当注意到崇祯的眼神从自己等人身上扫过后,他当即就意识到是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了。
他清了清嗓子,随即站出来反驳。
“李邦华,你这是祸国之言,难不成,想让我大明朝,重演唐肃宗灵武旧事?”
“我……”
这顶大帽子李邦华可吃不住,他连连反驳。
“臣不过是谋国之言,万一总要有个应对!”
见有“忠臣”站出来反对李邦华的“邪说”了,朱由检也没有揪着李邦华的小辫子不放。
他朝李邦华说。
“爱卿所忧,朕当然明白,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慈烺孩子家做得了甚事?诸位爱卿还是早讲战守之策,此外不必多言……”
李邦华被这么一说,也只好闭嘴不言。
不过,这老头心里还是愤愤不平极了——谁说太子做不了甚事?
太子这几天搁京城干的,可是有目共睹啊。
李邦华昨日亲自到京营去看过御前亲军还有京营兵马,发现这些军队虽然不太严整,但训练起来格外卖力,而且,朱慈烺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再看太子,轻而易举地收了京中兵权。..
还封锁了内七外九几座城门,一副要禁止官员出城,死守京师的模样。
这哪里像干不成事的样子?
这也是李邦华会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
在他看来。
大明朝要是交给朱慈烺来治理,肯定比朱由检治理得好。
李邦华对历史很有研究。
他知道,历史上,但凡是有为之君。
哪怕是年轻,哪怕是没有经验,施政之初,亦能大刀阔斧,干出一番事业。
反倒是那些个庸碌之人,才会排资历。
排年龄。
自以为经验丰富,实则水平也就那样。
似崇祯这样的,再让他治个一百年国,水平也就是这样……
战守之策肯定是议不出来的——内阁要是能议出来甚有用的战守之策,大明朝也不至于如此啊。
而当内阁在这里议事的同时。
朱慈烺则正在端本宫内,拿着一大本册子在翻看。
而东宫讲官谷瀚源,陈睿智则站在他的面前,毕恭毕敬地禀报。
“殿下,这些都是臣等,这些时日,统计出来的京中诸官名录,还有官员家眷的数目,就连勋贵的数目,也一并统计妥当了!”
“大抵,加一块的话,如果全部带走,哪怕是诸官勋贵,不携带仆役,只带亲眷,也有个两万六千余人……”
“再算上,皇上的行在随同的嫔妃,还有宫里的几位先皇老妃,以及随驾伺候的宫女太监,怕是人数得有个快三万了……”
“太多了,太多了!”
翻阅着这些册子,听着一旁谷瀚源禀报的数字,朱慈烺只感觉头疼异常。
因为这些人太多了啊!
这都有三万人了,如果再算上净军三千人马,还有大汉将军一千五百人,以及京营一标,御前亲军前三标,还有兵杖局那边的工匠,及其家眷的话!
还有随军运送物资的马夫车夫。
南迁的总人数,怕是有五万人了吧?
规模太大了!
更甭提,朱慈烺这一次可不仅仅是带人走,他还要带走整个北京城的财富!
哪怕是按照历史上李自成拷饷的数字来看,也有七千万两啊——实际上肯定比这个数字高。
李自成手底下军兵,也不是特殊材料打造出来的战士,他们也有贪欲,在拷饷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私下拿点,再加上,还有一部分官员勋贵,在李自成兵临城下,朱由检禁止百官出城之前,悄悄的把财富给转移走了些。
所以,北京城内的金银数量,绝对不止七千万两。
一亿两估摸着都有。
不过,朱慈烺也不可能全部带走——一则是他带不走这么多,二则是他要留下点银子给李自成。
嗯,听起来不可思议是吧?
大明的皇子朱慈烺,竟然要给李自成这个农民起义者留下点银子花!
不知道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估摸着还以为朱慈烺脑子有问题呢!
但朱慈烺却必须要给咱老李同志留点银子——未来一年时间内,还需要李自成帮忙吸引鞑子的注意力啊,要是李自成费尽力气打下了京师,结果一点银子也没拷到。
他拿啥养兵?
拿什么来激励麾下士卒们跟鞑子拼命啊?
但即便是要给李自成留点,朱慈烺这一次,至少也会带走个几千万两银子。
几千万两银子可不轻啊。
再算是,从北京到天津一路上需要的马料粮草,还有几万人的规模,朱慈烺觉得,这支南迁的规模太大了。
所以,他必须要削减规模,只见到,朱慈烺朝一旁的谷瀚源与陈睿智说。
“人太多了,现在咱们得削减名额!”
“削减,怎么削减?”
一听这话,谷瀚源还有陈睿智二人脸色微变,看向了朱慈烺,而朱慈烺却是捧着册子说。
“具体怎么削减,本宫回头细细考虑!”
朱慈烺对于怎么削减这个名录,实际上也很头疼,几万人里面,除了出了名的贰臣奸臣外,他一概不知忠奸啊,谁带走,谁不带走,真是个大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
朱慈烺必须得好生的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