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雅南眼神扫过一众人:“还有其他问题吗?”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抬头看向台阶上今日格外不同的大丫头,明明年纪最小,还是个女人,可就是让他们从心底泛起一种想听从的感觉。
见没人说话,乔雅南才继续往下说:“没问题的话大家先到本子上签到,然后女子组进灶屋和后院,我一会来教你们东西怎么做。男子组占用院子和堂屋,签到后二叔留下,其他人先去砍些竹子回来,要粗一些的。”
乔雅南比划了下大小,现在对竹筒的需求不那么迫切,但是等铺面开起来这东西的需求就高了,她打算在竹筒上做点文章,让人以后一看到这东西就知道是乔家作坊出来的。
知道要做什么,而且这些事都不太难,大家心里也就安稳了,对他们来说签名字才是难事。
“修成,你去教教大家怎么用羽毛笔。”
乔修成接过姐姐递来的册子转身进屋,大方桌上已经放着笔墨了。
二婶娘极有眼色的笑道:“那我第一个来,反正有修成在,忘记怎么写我就问他。”
学会写自己名字的一众人本就跃跃欲试,眼见有人带了头都一窝蜂的跟进去把乔修成团团围在其中,外边反倒清静了。
乔雅南看着屋里热热闹闹的景象笑了笑先行回了书房,万事开头难,但这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后面一步步的走就是,一定不能贪心。
想到什么,果然见婆婆在门外站着她笑道:“以后这屋里婆婆你可以进来,没什么不能示人的。”
周嬷嬷应下,去泡了茶端进屋,打量一番记下要往屋里添置的东西,顺手把书桌整理一番。
二婶娘拿着册子进屋来,一脸忍笑的模样:“以后我可不敢再说修善的字不好了,幸好大……小乔你准备了这样一支笔,要是用毛笔,那就是一个名字一个墨团,最后怕是自己都认不出来哪一团是自己。”
乔雅南接过来看了看,是挺……惨不忍睹的,衬托得她爹那笔字都好看起来了,看着第一个名字,在回族四个月后她终于知道了二婶娘闺名‘吴翠’。
“让大家回家用树枝多练练,慢慢就好了。”
“大家暗地里都练着呢,谁也不想丢人。”吴翠第一次当管事,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屋里又哪哪都干净,用不着她扫,倒显得她多余了。
“婶娘,您让二叔和卫兰婶子进来。”
“哎哎,好。”得了活儿,吴翠快步出门喊了一声。
两人应声而入,手里各自拿着册子都有点紧张,尤其卫兰,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都坐。”乔雅南笑了笑,她这会已经找回工作时的感觉了:“女子组要做出吃食来,第一步就是要从男子组手里支取食材,知道要怎么做吗?”
卫兰没做过买卖,但在家里持家那也是一把好手,稍一想就道:“我试着说说,不对的你指正指正。”
“才开始不熟悉是正常的,婶子你说。”.
“我去找二哥,问二哥要食材,他秤重给我足够的量后就在他的册子上签字,看着他也签字。”说完卫兰又不是很确定,问:“是这样吗?”
“非常对。”乔雅南满意极了,她之前本来就挖了个小坑,并没有说要过秤,但是卫兰想到了,这样的人好好调教一番会是个好帮手。
乔雅南又看向二叔:“二叔你要怎么做?”
“给她她要的量,在册子上如实记下来,看着她签上名字,我也要签上。”
“都学得很快嘛!”乔雅南表扬道:“五种食材,今天先每个支取十斤。没有多的房间了,东西目前都放在这屋里,秤也在,你们去办理吧。”
几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靠里的地方整齐的码着几个袋子,还有叠放着的数个箩筐。
两人都是做惯农活的,这种事做起来也麻利,不一会就秤好也记上了,一笔一划的写上名字后总觉得还有哪里没做,想来想去好像又把该做的都做了,递到大丫头手里时心里均是忐忑。
“做得不错。”乔雅南将眼神从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上移开,抬头看向同时松了一口气的两人笑道:“自信点,心里算着这事有几个步骤,做的时候就数着是不是做了这几步,要是少了就回头去找丢了哪一步,不难的。”
乔二叔笑:“第一次做这事,就怕哪里没做好。”
卫兰附和:“对对,总觉得好像漏了什么没做。”
“没那么难,以后就按这个来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乔雅南道:“二叔,趁着最近还不那么忙,你找几个人帮手,在前院左右两边围墙各搭一个棚,不然下雨会没地方做事。”
乔二叔应下来:“这就不必从这九个人里选吧?”
“不必,他们得趁着现在还有闲多做些竹筒出来。”
“行,我来安排。”
乔雅南起身:“走,卫兰婶子,我去教你们做吃食。”
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从泡的时间,到油怎么去味,炸多长时间等等步骤手把手的教会,所有事情里她只留了一手,那就是调料的比例。
为了味道统一,她早就算好了一锅做多少,然后对应的这一锅用多少调料也是她提前配好,一锅放一包料就行了。
调料用了哪些药材去药店给大夫一辨即知,她能保住的就是配比,暂时来说,这方面她不能大方。
本就是常年围着灶头转的人,大家上手很快,就算是一开始小量的练习也没有做坏过,只有味道好不好,软了硬了的问题。对她们来说这比写字容易太多,几次练习下来就用不着乔雅南指点了。
小半个上午过去后,乔雅南就直接放手了。中午煮了一大锅杂粮饭,让她们十九个人就着她们自己做出来的吃食解决午饭。对乔雅南来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对其他人来说这样油水充足的一顿,简直是最大的福利,更何况大丫头还说以后中午都如此。
乔雅南几人的午饭却是借了兴婶娘的灶屋,由周嬷嬷做的,作坊开工半日,总的来说也算是顺顺利利,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