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冬和方如玉回来没一会,宋长柏就带着几个孩子过来了,朱青竹先给每人端了碗姜汤。
一碗姜汤下肚,整个人都舒坦不少,“这雨怕又要下好多天了。”
“是啊,还好地里的活都干完了”
宋长柏和戚满满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沈仁几人出来便要送他们回去。
周磊留了下来。
戚满满有些不解,“这是?”
“周大石不是回来了吗?桂兰婶子担心他又伤到小磊,让小磊今晚上住我们家。”
周磊捏着衣角,“我不怕。”
宋长柏弯腰揉了揉他的脑袋,“别让你娘担心啊。”
周磊便没再说什么。
宋长柏看着他轻叹了口气,下午桂兰婶子送周磊去他家的时候就和他说了这事,当时他还提议过让桂兰婶子也住他家,但被拒绝了。
他想着下雨天村里人都在家里,就算周大石和曹桂兰又打起来也有人拦着,应当是出不了什么事的,曹桂兰拒绝后他也没再多说了。
沈小梅对周磊很是心疼,给他又是拿糕点又是拿糖果的,周磊很懂事,每样东西都吃了一些,但吃的都不多,吃了后就安安静静坐在那里,三四岁的小孩瘦弱的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跑。
宋长柏送完沈仁他们就回来了,戚满满去了灶房,他便和宋铁、沈小梅聊一些村里的事吗,宋实学完后,宋长柏便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
“小磊这孩子多乖啊,怎么摊上这么个爹!”
看沈小梅眼睛又红了,宋铁赶紧给她拍着背说着安慰的话。
菜是食铺带回来的,热一下就行了,三份煲仔饭分给了宋长冬和方如玉。
一家人很久没在家里吃过火锅或者冒菜了,今天下雨又冷兮兮的,吃着冒菜都觉得过瘾,身上也渐渐暖和起来。
宋铁感叹着:“要是能吃火锅就好了。”
这种冷兮兮的日子吃火锅才安逸呢。
戚满满道:“以后在屋檐下搭个小灶台,下雨天也能吃火锅。”
宋长冬第一个附和,宋铁瞪了他一眼,对于戚满满说的话倒是有些心动……
吃完饭一家人洗漱好早早回房休息了,完事后戚满满甩着有些酸的手和宋长春说着话。
明天长秋要跟着沈月白学画画了,她得把长秋的活接过来。
宋长春也和她说着今天又收了三个学生的事,“我和他们都说了,以后像今天这样的大雨就不用过来了,危险。”
戚满满替宋长春高兴,又和他说了一下武馆的事,马存义已经在县城看宅子了,要是看到合适的就能去县城开武馆了,这些孩子也要跟着去,跟去的话每天来回又很麻烦……怕是要给孩子们安排住处。
“这事我没考虑到,我先想想吧,等存义哪天回来我和他谈谈。”
“好。”
两口子又说了会话就睡了,雨声淅淅沥沥很是助眠,到半夜的时候雨势越来越大,大雨形成的水流从村里汇到河边,一层浅浅的红浮在水面上,在大雨冲刷下消失不见。
雨下了一整夜。
……
雨比昨天小了些,但一直在下,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食铺只做了昨天一半的饭菜。
沈月白在开门后没一会就来了,还是打着昨天的棕色油纸伞,手上拿着一个大碗,没有带笔墨。
下着雨便不能在院里教学了,沈月白不乐意去屋里教,让宋长秋坐在了屋檐下,戚满满站在柜台后面,扭头就能看见他们。
雨虽然没昨天下的那么大的,生意却还是和昨天一样,菜量已经减半还是没有卖完,但剩下的也不多,食铺里吃饭还得再做一些菜。
李二郎做着他们吃的菜,戚满满也给沈月白做了两个炒菜,加上一份特色菜用盒子装了起来给了沈月白。
沈月白没有收束脩,每天还亲自过来教长秋,她自然不会真只给别人一个菜。
沈月白拎着盒子还有些惊讶,打开看了一眼便明白了,他要给钱,戚满满没收,两方拉扯到岑福过来才收场。
对于戚满满送菜的事,岑福半点没犹豫直接收下了,被沈月白瞪了笑着同他解释戚满满他们不差钱。
沈月白不信,在他看来戚满满他们不过挣个辛苦钱罢了,“你别诓我?”
“我哪敢啊,”岑福笑着接过他拎的盒子,笑道,“戚老板在村里还有一个好大的作坊呢,你要有兴趣,等我休沐带你去玩玩。”
沈月白被作坊吸引住了,“什么作坊?”
岑福握住沈月白的手,和戚满满打了声招呼和沈月白走了。
“专门做吃的作坊——”
两人渐行渐远,声音也被雨声模糊了,戚满满看着油纸伞下的两个人恍惚明白了什么,对于岑福和沈月白两人心中更多敬佩。
如此坦荡,哪怕是在风气开放的现代也很少见呢。
食铺里其他人虽觉得岑福和沈月白之间怪怪的,但也没有多想。
吃过饭后收拾好食铺不便回家了,和昨天一样用驴车先把兰婶子他们送回了家。
李二郎下车后,宋长春才驾着驴车回了青柳村。
李二郎披着蓑衣深一脚浅一脚进了自家院子,在屋檐下把蓑衣换下来,正想去灶房看看有没有熬好的姜汤,李大郎黑着脸从堂屋出来叫李二郎先进去看看。
李二郎不明所以,“怎么了?”
“曹桂兰来了!”
李二郎一惊,“岳母来了?”
“什么岳母!”李大郎想着曹桂兰之前说的话便一脸怒意,看着弟弟又有些心疼,叹了口气道,,“你自己进去看看吧。”
李二郎整理了一下仪容才进去,下雨天天色很黑,大白天的家里也不会点灯,堂屋有些暗沉,但也能看清人。
杨腊梅和李松坐在主位上,两个人神色都很难看,坐在他们对面的就是曹桂兰,听着声音侧头看向李二郎,死气沉沉的眼珠子动了动。
李二郎被曹桂兰的模样吓了一跳,干巴巴喊了声人。
曹桂兰眼珠子又动了动,干涩的嗓音在屋里响起:“我要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