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番 拥有我的你、爱我与否

俞振阳为萧玫立了座碑,在她最喜欢的向阳山坡。

解放战争胜利后,他被授予特等功,但他没有回到江北,而是在那座山坡建了所木屋。

他天天都会去碑前坐着,也不说话,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连饭都忘记吃。

俞振阳的遗憾有很多,不仅仅是那些没说出的话。

其实在意外发生之前,俞振阳就已经不在乎那些了,他早已认定了萧玫,只不过他觉得还是晚了些。

他和萧玫之间的感情很简单,也很纯粹。

俞振阳最疯狂和热烈的毫无保留的送给了对方,如果这还不能证明他的真心,那什么才是呢。

他的爱如烈火,贪婪、炙热,不知天高地厚。

俞振阳每天就这么坐在萧玫的墓前,想着两人的曾经,他最怕自己忘了她。

从那双狐狸眼,到耳边的炽热呢喃,从灵动的眼眸到冷漠的神色。

他一遍遍回忆两人的过往,每天过的满足也孤独。

我们不知道他最后想对萧玫说的话是什么,他让那些话烂在了肚子里,连着他自己。

俞振阳是唯一拥有过萧玫的男人,最后甚至得到她付出生命的保护。

这么一看,他确实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个。

但这个成功是于我们而言,对于俞振阳而言,他是毋庸置疑的失败者。

俞振阳能带领江北走向解放,能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但无法留住自己的爱人。

萧玫的最后一句对不起让他想了很久,想破了头,他也不知道她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

她是在为不爱自己道歉吗?俞振阳笑着摇了摇头。

俞振阳早就知道萧玫不爱自己,可知道又如何,他无法收手。

他的爱意如洪水猛兽,不受他控。

俞振阳也不是没想过从此以后认真生活,他也想和过去和解。

他在那间木屋待了将近十多年,这十多年几乎只做了一件事,坐在墓碑旁边看对面的山头。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无关是非。

仅仅在于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明白这个道理的俞振阳三十七岁,岁月在他的脸上无情留痕,把这位曾经满身骄傲的少年变得沉稳又成熟。

俞振阳不再嘴硬,也不再口是心非,因为没有会让他这么做的人了。

其实在萧玫面前,俞振阳一直都是一个没长大的男孩。

但失去了萧玫,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个男孩已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男人。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其实很正确。

从前的他一直在纠结萧玫爱他与否,现在的他只去想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这条命不是他自己的,也有萧玫的一部分,俞振阳会带着对方的一部分快乐的活下去。

这样,才对的起萧玫的牺牲。

人的内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痛苦,就如海绵已经吸够了水,所以即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在萧玫走后的俞振阳是无坚不摧的,没有任何事再会让他痛苦,也没有任何事可以打倒他了。

他建学校、搞科技,兴工业、促发展,努力的建设着这个刚刚起步的国家。

俞振阳努力的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也为了证明萧玫的生命很有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遇见了就注定要一生羁绊,就像一颗种子扎进心里,变成参天大树。..

俞振阳如我们所想的一直没有结婚,他把自己的余生全心的投入在创造价值中。

乍一看会觉得他活的很充实,实则不然,过分的充实实在掩盖极度的空虚。

每当他看到一家三口手牵着手走在街头,他都会自动带入,站在原地眺望很久,再回神后一家三口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投入新生活的俞振阳没有再天天守在萧玫的碑前,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或者日期才会来上一次。

墓碑附近的环境一直很干净,四季有不同的花朵盛开,很多小动物选择在附近栖息。

没什么特别的夕阳照在萧玫的碑上,也照在了身旁的俞振阳身上。

俞振阳靠在碑上,静静的坐在旁边,目光依旧望着对面的山头。

就当我们认为今天也平常的度过时,只听他说:

“萧玫,下辈子我想做土地。”

“那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俞振阳其实还想说,没有她的日子真的好难过,但他怕萧玫能听见,故意没说。

‘俞大少脸皮薄,才不愿意服软呢。’

此时有朵盛开的云,缓缓划过山顶,随风飘向天边。

俞振阳觉得,萧玫走的突然也好,来不及告别也好,因为这样他们便永远不会告别。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时,猝不及防。

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