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这个地方,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不陌生,与刘备曾有莫大渊源,在汉代,它也是徐州的治所之处!
不过,由地理位置上来看,下邳距离豫州和淮南很近,因而,汉国第三集团军,在平定了豫州和淮南以后,成功会师,兵锋所指的下一站,就是下邳!
魏延、张飞和诸葛瑾等人,本以为晋国大厦将倾,覆灭不远,下邳易得,徐州也能顺利平定,哪能想到,因为陈本和陈骞兄弟二人之死,激怒了徐州牧陈矫,竟促使其下定了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
此时的陈矫,已经不在乎徐州能不能保得住,唯一的目标,就是痛击汉军,为死去的两个儿子报仇雪恨!因此,陈矫放弃了诸多战略要地,把徐州仅有的两万兵力,全部集中到下邳,摆出一副死战到底的架势!..
魏延眼见于此,一开始的时候,也没与陈矫直接硬碰硬,而是和张飞一起率军包围了下邳,同时,请诸葛瑾率领江东军,攻略徐州其他各地!
因为陈矫把兵力全部集中到了下邳,诸葛瑾那边进展顺利,没多久便席卷了徐州全境,在安民军的配合下,张榜安民,抚平人心,几乎平定了徐州全境!
如此一来,整个徐州,只剩下邳一座孤城尚未解决,作为徐州治所,不能将其拿下,也就不算完成战略目标,问题是,魏延和张飞率军屡次强攻,却进展缓慢,遭到晋军的顽强阻击!
奇怪了,陈矫是为报私仇,才与汉军血战到底,那些徐州军将士们,为什么也愿意跟他一条道跑到黑呢?
下邳之战发生时,晋国土地大部沦丧,汉军各部势如破竹,傻子都能看出来,大势已去,天下一统的洪流已势不可挡,干嘛还要这么玩命?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徐州牧陈矫,虽然平日里总是事不关己,不闻不问,却对徐州百姓不错,自从接任徐州牧以后,兴修水利,重养农桑,再加上这里已经许久没有过战事,倒是呈现出一派安逸祥和的治世之景!
因此,陈矫深得徐州百姓爱戴,仰为衣食父母,人望甚高,再加上他本就是徐州广陵郡人士,人脉关系深厚,因而,在徐州本地很有号召力!
所以,当汉军打来时,陈矫的抉择,完全可以主导徐州的未来走向,他若是决定不战而降,整个徐州,都将传檄而定;他要是决定抵抗到底,许多徐州人,就会坚定站到汉军的对立面上!
别看诸葛瑾的江东军荡平了徐州全境,事实上,也是费了不少唇舌和力气,许多城池坚决不肯投降,若不是守备空虚,几乎不设防,汉军也没那么容易得手!
其二,陈矫力抗汉军,我们都知道他是为了报私仇,但徐州军将士们不知道啊!况且,就算有人看出来了,也愿意跟随他一起,与汉军血战到底!
徐州军与其他晋国地方军稍有不同,虽然士兵们都是本乡本土子弟,却多为父子兄弟,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总之,互相之间,基本都是熟人,一支百人队,上到百夫长,下到普通一卒,多少都能沾上点关系!
这样的兵员结构,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有人殒命于敌人之手,整个这支百人队,便是同仇敌忾,与之结下了血海深仇!
冬季战役时,陈矫奉命率军南进,与满宠一起进攻江东,却未能达成战略目标,同时,还赔上了不少人的性命!
按理来说,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很正常,却使幸存下来的那些徐州军将士,与汉军结下了梁子!
换言之,陈矫为了给两个儿子报私仇,那些徐州军将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不是死了亲人,就是没了朋友,对汉军恨之入骨,不用陈矫号召,便一个个血灌瞳仁,同仇敌忾,当然玩了命地拼死抵抗!
第三个原因嘛,多少有些难以启齿,又不得不说!起码在汉代的时候,徐州人,有点死心眼,认死理,性格特征十分明显,就是那种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倔强脾气!
还记得刘备手下那支精锐部队白毦兵吗?他们就是一群流离失所的徐州人,因为曹操屠城,与之结下了血海深仇,因而,每次与曹军作战,都异常勇猛,以至于成为了曹军士兵心中一段挥之不去的梦魇!
徐州之人,为什么甘愿接受晋国统治,为司马家族做顺民呢?就是因为司马懿颠覆了曹魏政权,算是替他们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因而十分认可司马懿!
现在,汉军突然来了,徐州的许多人一时间很难接受这种改变,即便他们与汉军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第一印象也是排斥和抵触,想要让他们诚心归顺,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免不了循序渐进,慢慢来!
但是现在,军情紧急,魏延为了早日达成战略目标,免得拖了全局的后腿,不容耽搁,只能采取武力强攻的方式,结果,反倒促使那些心存犹疑的徐州军将士,坚定不移地站在了陈矫的一边!
这可如何是好呢?久攻不克之际,魏延忽然把目光投向了下邳城外的葛峰山,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下邳城的地势很低,经常遭受洪水之祸,而葛峰山,却是一处制高点,若能拿下葛峰山,把炮兵部署于山上,可以俯瞰下邳全城,从那里开火,陈矫防不胜防,只有挨炸的份!
但是,此计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朝城里开炮,难免造成普通百姓伤亡,刘纬早已定下了这场统一战争的基本原则,魏延也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便将此计划,发电报告给参谋本部,请求批复!
参谋本部经过讨论,认为魏延的计划可行,然而,上报到刘纬那里,却遭到了严词拒绝!他亲笔撰文,给魏延回电,驳回了他的请求不说,还警告魏延,如果造成下邳百姓大量伤亡,你就等着上军事法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