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隔河炮击

什么是无差别的间断性攻击?就是没事抽冷子来一炮,也没有固定的目标,打到哪算哪,不为歼敌,而为袭扰!

如此一来,对岸的晋军,肯定惴惴不安,提防着随时可能飞来的炮弹,既不能专心修筑工事,也没有精力主动进攻,一直处于神经紧绷的高压状态,时间一久,非得精神崩溃不可,战斗意志亦将土崩瓦解!

因此,这种无差别间断性攻击,其实是一种心理战!与此同时,汉军则可以放心大胆地修建工事,加固阵地,甚至可以正常地吃饭休息!

问题是,渭水并没有多么宽阔,两军阵地之间的距离很近,刘纬可以让人没事抽冷子开炮,难道邓艾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在晋军阵地挨了几炮以后,全军上下一片惶惶之色,邓艾也看出了刘纬这一招的厉害之处,不愿坐以待毙,便组织炮兵,发起了反击!..

因为邓艾的积极争取,司马懿在临走之前,给南阳军留下了百余门雷鸣炮,若集中起来使用,火力亦相当惊人!然而,邓艾此时又犯了个低级错误,没有看出,刘纬此举,可不仅是心理干扰战,同时兼具火力侦查的作用!

刚才邓艾发动一次主动进攻,完全出乎刘纬所料,因而,汉军应对起来略显慌忙仓促,竟还一度让对方得逞,被攻下了左翼阵地,亦未能及时反击!

可现在呢,情况完全不同了,刘纬已经有了戒心,邓艾还把所有火炮集中起来使用,可就正中了他的下怀!

现代的迫击炮弹,因为技术先进,发射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痕迹,可以做到无声、无烟、无火光,所以,挨了炮弹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搞清楚炮弹是从哪里打来的!

但现在,毕竟是公元三世纪的古代,出现迫击炮这种逆天武器,就已经很离谱啦,技术上又岂能那般尽善尽美?

尤其是晋国这种雷鸣炮,纯属仿冒产品,虽然看起来与后世的迫击炮没啥区别了,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炮弹发射以后,会在空中拖拽出一条烟雾轨迹,主要还是因为火药提纯不够,杂质太多所导致,攻击的同时,也会暴露了炮兵阵地的位置!

当然了,这种浅浅的烟雾,若是在晴天,看得很清楚,但在这种大雪天,可就很难看清了,亦无法根据烟雾轨迹,测算出发射的迫击炮摆在何处!

问题是,邓艾还是摆脱不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思维,把迫击炮当成了投石机,非要集中起来使用,目标可就太明显了,汉国炮兵观测手,通过望远镜紧盯着对面的晋军阵地,一旦他们开炮,就能发现其炮兵阵地的位置!

因而,当晋军的炮弹落在汉军阵地上还没多久,只一瞬间便遭到了反噬,五门新式山炮根据观测手提供的方位数据,迅速调整发射诸元,随即连续开火,将二十多发高爆炸弹,射向了晋军的炮兵阵地!

所谓高爆炸弹,就是以高度浓缩提纯的炸药,所制成的炮弹,爆炸威力极大,仅是产生的冲击波,就能把人掀得飞出去老远,十几米内人畜无存,与之相比,破片的杀伤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那可是二十多发高爆炸弹啊,一股脑地全部倾泻在晋军的炮兵阵地上,可想而知,什么后果?不仅百余门迫击炮几乎损毁殆尽,就连晋军操炮手亦几乎团灭,幸存者寥寥无几,即便侥幸捡回一条命,也是身负重伤,耳朵都炸聋了!

晋军的炮兵阵地,肯定不在前沿,而是摆在后方,距离邓艾的指挥帐也不远,有一枚炮弹偏离目标,没打中炮兵阵地,倒是不偏不倚地命中了指挥帐,身处其中的几名参军当场身亡,尸体支离破碎,死状惨不忍睹!

幸好当时,邓艾并不在帐内,而是在前沿观察敌情,否则,必死无疑!眼见此状,邓艾惊得目瞪口呆,后怕不止,冷汗直流,更是因为炮兵几乎被团灭,而懊恼不已,顿足捶胸!

南阳军,靠什么能与汉军对峙?不就是这些炮兵嘛!哪曾想到,一轮对射,就几乎全军覆没了,损失多少人倒还在其次,关键是雷鸣炮和炮弹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没有了炮火的掩护,晋军阵地将处于汉军炮火随时的覆盖之下,别说发起主动进攻了,想要防守都难,这仗还怎么打?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司马懿把这些炮都带走,总比在这里被汉军毁了强吧?此时的邓艾,后悔不迭,恨不能扇自己俩耳光!

邓艾,也算一代名将,怎么总是在犯低级失误?很简单,就算再怎么牛逼的武将,对于新时代的热兵器战争,也都是小白,张飞不比邓艾更牛逼?他不也差点英名尽毁,晚节不保嘛!

有的东西,真不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便万事大吉了,需要经验的积累才行!相信邓艾今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一定由失败当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要命的是,代价太大了,而且,他还有没有今后,也未必了!

有的失败,可以跌倒以后,再重新爬起,吃一堑长一智;可对邓艾来说,失败,可能就意味着灭亡,他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或许只能下辈子引以为鉴啦!

怎么办?自己领受的,是断后的任务,既然无法取胜,也要拖住汉军才是,眼见天色渐渐开始昏暗,邓艾忽然有了主意,连忙命人打扫残局,把仅剩的十几门雷鸣炮分散开来,继续发射,瞄准的目标却不是汉军阵地,而是冰冻的河面!

与此同时,晋军的前沿士卒们,也都遵照邓艾的命令,掏出手榴弹,拉响火线,将其投掷于河面之上,一连串的爆炸过后,居然把阵地之前的河冰给炸开了!

邓艾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想要利用河水,阻碍汉军渡河进攻,以便拖住他们,为司马懿赢得时间的同时,也给南阳军撤退,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