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统一前沿科技战略布局会议

次日。

中科院。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作人员根据邀请函,快速的将人群进行分流。

今天的会议,一共有两场。而且等级也不尽相同。

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

顾知秋和路南益一同到了中科院。

但在进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时候,不得不分道扬镳。

“路伯伯,我就先陪您到这儿了。”

路南益汗颜。

今天的两个会议,一个是二级会议,关于前沿材料的分析会议,也就是他现在参加的会议。

还有一个是一级会议,科技战略布局会议,是只有院士及以上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而顾知秋参加的就是这个会议。

看着顾知秋向关山月走去,他只能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往自己的会议室去了。

……

“关老。”顾知秋打着招呼。

关山月身旁站着一位身材笔直,头发花白的老者,目光如炬:“这小子就是顾知秋?”

“他昨天说想拜访你,不过你还没回来。”

老者笑道:“早些日子就听说这小子了,他的科研材料我也看过了,是咱们华夏实打实的人才。”

顾知秋看着老者,半晌没有反应。

关老笑道:“知秋?你怎么了,你不是要找马明伟教授吗?怎么见到人了又不说话了?”

“马老,好久不见。”

马明伟眉头微皱:“我们之前见过?”

顾知秋心中怅然,是啊,眼前这位恩师,还不认识自己呢。

马明伟,动力于电气工程、华夏工程院院士,军方将衔,是顾知秋的榜样。

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他。

但并不是因为他的贡献不够杰出,只是因为我们现在还处在太平年代。

相传华夏有两个部门,一个战忽局,一个战恐局。

战忽局扛把子,多多少少也算是出圈了,就不多说。

而战恐局的扛把子,马老当仁不让。

电磁弹射,电磁拦阻,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5w+吨的全电推进在丑国看来,一直以为是笑话。

但随着076双栖攻击舰下水,当笑话变成现实的时候,让丑国彻底傻了眼,吓破了胆。

十二相整流发电机、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电磁弹射、电磁炮、无轴泵推,这里面随便挑出一个成果,都是院士级别的成就。

而马老之所以不为人所知,只是因为,只有民用军用的中压直流电被公布了出来而已。

要说委屈。

华夏的科研界没有人比马老更委屈。

因为一身成就的他,除了一些资深的军迷之外,并没有太多人了解到他。

如今,已年过六十的他,却毫不介意:“我情愿永远没有人知道我,因为这就代表着我华夏永远太平。”

而顾知秋对学术的态度之所以能够如此端正,马老给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前世,他在前往加州大学之前。

中科院特意让他跟着马老学习了一个月。

他本以为,中科院是为了让他能够巩固好自己的基础,在国外能更好的融入前沿物理学科中去。

但相处了一个月之后。

他才知道,中科院想让他在马老身上学习的到底是什么。

那一个月,马老搁置了所有的科研项目。

带着顾知秋爬遍了华夏的山河。

马老问他:“知秋,你为什么学习前沿物理?”他说:“因为它就在那里。”

马老又问:“你喜欢名誉和金钱吗?”他摇了摇头。

“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告诉我,我会给你足够的名誉和金钱,但你不要出国了。”马老说:“华夏留不住人才,更不想往外面送人才。”

他说:“为什么留不住?”

马老摇头:“他们说有三点原因,一是对年轻人的扶植力度不到位,二是科研资金上排资论辈,三是,学术造假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制止。”

“他国就可以吗?”他问。

马老依旧摇头:“他国也不可以,但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让华夏的人才给抢走,哪怕这些人到了他们的国家什么都不做。”

“那为什么要抢过去?”

“只要这些人不为华夏做贡献,就相当于变相帮了他们。”

他不解:“这么多人才,花这么多钱,他们不心疼吗?”

“他们……怎么会心疼,他们花的钱,都是从我们国家抢走的。”

……

在和马老相处的一个月中。

让他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也让他有了坚定的信念,能够在异国他乡呆了二十年,仍未改一片赤心。

于顾知秋而言,马老只做了他一个月的老师,却贯穿他的一生。

……

马明伟院士看着眼眶湿润的顾知秋,摸不着头脑:“这小子是怎么了?”

关老也不解,轻轻扯了扯顾知秋:“知秋?”

“没事,没事。”

马老开玩笑道:“好小子,你学术天赋很不错,在老头我之上,但你可千万别往外国跑,你想要啥,跟中科院说,他们给不到的,老头子我给你,你可千万别跑啊。”

关老笑道:“马院士人家才刚来华科大,你这担心的也太早了吧?”..

马老瞪了关山月一眼:“你这叫什么话,这叫防范于未然。”

“放心,马老,”顾知秋眼含泪花,笑道:“我一定不会往国外跑了。”

“走吧,赶紧去会议室了。”

三人一同向会议室内走去。

……

很难想象,两天之内。

中科院集齐了所有院士,围聚一堂。

在投影仪上,“统一前沿科技战略布局会议”,这几个大字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收敛起了脸上的表情。

谁都知道,这次的会议意义非凡。

以往的华夏科技战略,只是各个研究院提交课题,然后中科院审批。

属于发散类的科研模式。

而这次的会议,主要目的是为了“定调”。

定下来一个主要的科研路径,然后所有研究院围绕这条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其中有的人参加了前两天的会议,所以知道这次会议的前因后果。

而如马老在内的一大半院士,还并不知道碎片的事情,所以心中还在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