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人在意大利

难怪今天是自己发!

今天渣更,后几天还有可能断更,估计是不好意思跟自己说!

此时的书评区,清一色都是激动不已吐槽的书友。

“不是吧秋哥?!”

“这么紧急的时刻,你出去旅游?!”

“旅游也就算了,你把今天的补上啊!”

“曾经有个作者,偷偷断更跑出去旅游,飞机非常不幸地...我说这个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分享一下。”

“居然跑去玩不更新?去的哪里,说出来!”

书评区激动的书迷越来越多,石暖暖心急,连忙打开微信发了条信息给叶知秋。

不止书迷,石暖暖也好奇,叶知秋到底去旅游几天,她也好心里有个数。

信息发出后,很快对面便回了过来。

石暖暖心中一喜,连忙点开消息页面,竟然是一张机场的图片。

石暖暖好奇地放大了照片,发现似乎是在国外,路边的指示牌上都是一种看不懂的文字和英文,而且现在华夏都大晚上了,通过图中的玻璃看向外面,竟然还是大白天。

这是出国了?石暖暖好奇不已,叶知秋已经再发了信息过来。

一叶知秋:暖暖,忘记跟你说了。

一叶知秋:我出去旅游几天,看情况更。到时给你带礼物,不说啦,拜拜。

得到叶知秋的亲自确认,石暖暖发了几句“谢谢”“旅游愉快”之类的话。

也不是说断更不行,以现在《仙剑三》这本书的热度,加上叶知秋的号召力,其实少更几天,对这本书成绩的影响不算大。

而且平时叶知秋的更新很猛,按平均日更字数来说的话,绝对是属于良心作者了。

石暖暖接受了现实,但看得正爽结果没了,还有可以预见的几天渣更或断更,一众书迷可没那么容易平复下来。

书评区叶知秋不冒泡,不少书迷再跑到微博@,同时四处打听,试图找出叶知秋到底去了哪里旅游的蛛丝马迹。..

也许是叶知秋的人气太高、遍布世界各地,又或者是叶知秋实在太好辨认,还真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出了一张图。

这是一张远远拍摄的图片,应该是在机场,图片中央,一男一女两名打扮简约时尚、身形气质出众的两名年轻人正有说有笑地推着行李箱朝外走去。

微博配文:“兄弟们,帮忙判断一下我不是看花眼了吧?意大利米兰机场,这两个人是不是狗作者和虞采薇?”

虽然两人的面容看不太清,不过叶知秋和虞采薇这一对太容易辨认了,许多网友一下子就确认了两人身份。

然后,微博评论区再次沸腾。

“卧槽?跑到意大利去了,那么远?”

“难怪这么嚣张敢渣更,这是直接跑路了啊!”

“哈哈哈天真,他以为国外就没有我们的人了吗?在米兰的兄弟举个手!”

“和虞采薇啊,这两人该不会是蜜月旅行了吧?”

“不太像,在后面还有几个人跟着,可能是华海娱乐的人吧。”

“白天在国内码字,傍晚坐飞机到国外又是白天,又码字,傍晚又回国内,如此往返正好。”

“楼上的,你是个狠人...”

在网上议论纷纷时,叶知秋和虞采薇两人已经走在意大利米兰的街道上。

先前就和虞采薇约定好了,在“金歌奖”颁奖典礼之后,两人要出来旅游,顺便给新专辑v取一下景。

《隐形的翅膀》和《淋雨一直走》分别是虞采薇新专的第一主打和第二主打歌。

叶知秋觉得,前世两首歌原版v的创意就挺好,也不用复杂的剧情,全程只需要歌手本人出镜。

《隐形的翅膀》的v,是一处微风吹拂的场景中,歌手对着镜头唱就好。

其他女歌手或许会有点担心这种怼脸拍的手法,但对虞采薇来说,反而是在无限放大她的优点。

而《淋雨一直走》也不难,和《隐形的翅膀》温情、唯美与励志的感觉不同,结合歌词,这首歌的v主要突出歌手洒脱、自信开朗的一面。

整个v就设计了几个场景,都是虞采薇在充满浪漫风情景色的大街上边走边唱。

除此之外,连剧本都没有,简单来说就是虞采薇只要尽情释放自己个人魅力就好。

v的拍摄安排在第二天,时间还早,在酒店休息片刻,叶知秋和虞采薇两人就兴冲冲地出了门。

米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内随处可见极具历史厚重感与异域文化风格的古建筑,同时这个城市也被称作世界设计之都、时尚艺术中心,大街上时候可见打扮前卫时尚的行人,风格与古老的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入住的五星级酒店出来,叶知秋与虞采薇携手朝不远处的著名景点——米兰大教堂散步而去。

异国他乡,也没有人认识,虞采薇的兴致很高,紧紧牵着叶知秋的手,丝毫没有坐了近十个小时飞机的疲态。

下午,暖暖的冬日阳光落在虞采薇头发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在叶知秋眼中,嘴角噙着淡淡笑意、脚步雀跃的虞采薇美得令人窒息。

即便是拥有世界上半数以上时装品牌的时尚之都,路上时常可见身材气质出众的模特,虞采薇惊心动魄的美还是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此时,不少男人心中早已将虞采薇紧牵着的叶知秋骂了千万遍。

这小子虽然长得帅,不过看他好奇东张西望的,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叶知秋不管别人怎么想,第一次到这里,心里还是新鲜感十足的。

两人来到米兰大教堂的广场前,一旁虞采薇轻声介绍着这座耗时五百年建成的教堂的历史,叶知秋看着眼前的宏伟的哥特式风格建筑,心中震撼无比。

据说,建那么高是因为那时的人们坚信这样可以距离上帝更近一点。

不过这建筑,看起来怎么就那么像一个巨大的刺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