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维持治安的朝鲜官兵接到将领的命令,纷纷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向着混乱的人群砍去。
要用最简单粗暴的手段,驱散汇聚在码头的乱民!
面对倭寇,建奴等外来侵略者,朝鲜的官兵们唯唯诺诺。
面对自家的顺民百姓,他们却是一个个都能重拳出击!
刀光雪亮!
一片片的刀影闪过,鲜血喷洒。
有人的手脚被砍断,有人则是干脆就被砍死了。
鲜血流淌的到处都是,血腥气冲霄!
随着这些朝鲜官兵的一阵大砍大杀,原本混乱的人群也恢复了安静。
拥挤的码头被清理出了一块空地来!
如果忽视空地上的那些个伤口狰狞,鲜血直流的尸体的话,一切都是无比的美好。
这些朝鲜人为大明的船只靠港后,船上的人员能下船来清理出了富裕的空间。
就在这时候,原本坐在轿子上的赵姓商人却是眼神一变。
因为,他看到了那只庞大的船队中的一条船只。
这条船只在大小和型制上并不突出,也就是一般的风帆战列舰。
但是,这条船上所悬挂的旗帜,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高高的桅杆上,代表大明官府的旗帜高高飘扬!
那一面大旗,在明白无比的告诉所有人!
这是一条官船!
而非是商船!
要知道的是,旗帜可是不能乱挂的。
要是有商船挂了官船的旗帜,全船上下从最大的船长,到下边的水手,全部都要受罚。
赵员外在看到那条商船之后,眼睛变了变,原本神态中的慵懒消失不见。
从轿子上起身,他拖着肥硕的身体,快步向着码头而去,准备要欢迎大明官府的使者。
一边小跑着,他还一边向那名朝鲜将领吩咐道。
“看到那条船只没?”
“那不是商船,是官船!”
“别傻站着了,快去城里通知郡守大人,就说大明来使者了!”
这可是大明复国以来,第一次向朝鲜派来使者。
来的目的是什么虽然暂且不知,但赵员外觉得自己上去混个脸熟肯定不会有错。
对于大明复国这件事,朝鲜这边从上到下的心情其实都是很复杂的。
但总的来说是比较欣喜的,毕竟曾经的大明爸爸回来了,他们朝鲜就又能抱大腿了。
之所以大明都复国了,而朝鲜却是一直没有派人去朝贡,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
北边的满清给朝鲜的威胁实在太大!
但凡朝鲜有那么一点的不恭敬,满清就能派兵长驱直入,再奖励朝鲜一次汉城保卫战玩玩。
在大明爸爸在对满清的战局上表露出绝对的优势之前,朝鲜上下可没人敢莽撞的站出来主动表态要去找爸爸。
可不敢主动表态是一回事,大明爸爸都派使者来了,朝鲜上下也是不敢不接待的。
这也就是朱宏煜派使者之前,没有提前知会朝鲜。
否则,朝鲜面对大明来的使者,最保守都会派一个六曹判书级别的大臣来接待。
甚至来一位王子或是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
廖周站在船头,胸前的四品官员的补子异常的显眼。
身后黑色的披风迎风猎猎!
眺望着不远处的仁川港,看着港口的乱象,廖周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现在的朝鲜,如此贫困吗?”
“朝鲜的百姓,过的如此穷苦吗?”
李维亮作为大明的皇商,再加上李家在这条船队中拥有者很大的份额。
他是有资格登上大明的官船的,面对廖周的询问。
李维亮只是开口说道。
“回廖大人的话,朝鲜本就是地狭而民稠,这些年下来,先是倭寇侵朝,后是建奴于辽东做大,屡次侵朝……”
“朝鲜自然贫困!”
“再加上满清为了维持其在中原的统治四处用兵,这些年可没少压榨朝鲜,逼迫朝鲜给其上供。”
“现在的朝鲜,是真穷啊!”
廖周脸上的表情严肃,只是点头询问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我大明同朝鲜做的都是些什么生意呢?”
廖周很好奇,若朝鲜真的很穷的话,那大明同朝鲜做的是哪门子的生意。
李维亮闻言,只是开口说道。
“朝鲜确实穷,但穷的只是底层的黔首黎庶,那些顶层的权贵们,可是一个个都有钱的很。”
现在的朝鲜贫富差距极大,底层有多么贫困,顶层就有多么富裕。
“再者说,我大明同朝鲜做生意,也并非只进不出!”
“我们在朝鲜也是要购买不少货物,运回大明本土去进行贩卖的。”
“做生意嘛,就是要双方有来有回!”
李维亮所言的这些朝鲜货物,除去朝鲜的特产,如纸张,东珠,高丽参,朝鲜刀,高丽瓷器等传统物品之外。
大头其实是各种矿产,如金银铜等贵金属。
以及粮食作物!
没错,现在的朝鲜就和我三哥一模一样。
虽然底层大批大批的饿死,但并不妨碍高层还在向外国贩卖粮食牟利。
除此之外,真正的大头其实是人口贩卖!
由于大明朝廷现在国人不得为奴的禁令,朝鲜奴隶忽然变成了十分吃香的东西。
高丽奴,新罗婢,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只要是个能干活的朝鲜成年男女,就不用担心销路。
哪怕是大明的那些权贵忽然想开了,都不蓄奴了,那也无所谓。
现在大明到处都缺劳动力。
可不会嫌弃人多!
尤其是朝鲜人这种,很轻松就能同化掉,不用担心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患的优质劳动力,有多少都不会嫌多的。
当然了,大明就算是再怎么缺少劳动力,也是不会要没有阉割过的黑奴的!
这玩意,一代黑代代黑,同化不掉的。
不提前预防,以后迟早要出事。
朱宏煜对此的解决方法是,黑奴必须阉割了再使用,以及禁止同黑奴婚配,禁止黑奴登陆大明本土等……
但是,贩卖人口的事情毕竟不光彩,李维亮也不好直说,打了个哈哈便算是过去了。
廖周作为一个官员,可不明白里面的门门道道,也就没有继续多问。
接下来,大明的船队开始靠港仁川。
最先靠上去的,便是廖周所在的官船。
降帆,下锚,系泊…….
随着踏板被搭在码头上,廖周在一群明军的保护簇拥下,走着四方步走下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