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松平信纲 阻击登陆优势在我

“你说这一代的幕府将军叫什么不好,非要叫个家光,可不就要把家业给败光了了嘛。”

东洋水师提督旗舰江北号上,郑彩站在指挥室前的平台上,眺望着远处的江户城半笑半吐槽。

对于德川幕府的反应,东洋水师这边早就做过各种推测,也准备了相应预桉。

李仙根看出德川幕府准备拖延时间,果断表示要打一场,并非是擅自做主,而是得到东洋水师高层授权的。

事后又用对讲机向郑彩等人做了汇报。

事前推演,郑彩、阎应元等人都觉得,要想日本接受大明所提的一系列条款,打一下江户必不可免,所以早就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郑彩与阎应元回到指挥室,落座后道:“一个小时候就开打,这一战要打到什么程度,几位可有章程?”

指挥室内有四位军队体系的文官。

分别是东洋水师都监(监军升级版,非宦官职位)卢若腾,都监佥事(副监军)辜朝荐。

以及东洋水师都参(参谋长)叶翼云、都参同知(副参谋长)黄锡衮。

闻言,都参叶翼云道:“我们攻打江户主要还是为了让德川幕府同意签订协约,而非为了攻占江户。

因此,稍后若幕府军很容易被击败,甚至被一战击溃,我们便不必寻求攻破江户,可以再给幕府一次谈判机会。

若幕府军抵抗顽强,我们反而要增加作战强度,争取一举攻破江户,唯有如此,才能令压服日本。”

叶翼云为福建厦门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在崇祯后期做过地方知县。

昭武朝,其因剿匪有功被选拔入军务院系统作为参谋培养,又因颇知水师战事,便被任命为浙江水师新军参谋,此番则又因功劳、资历足够,被调入东洋水师任都参。

叶翼云的提议是跟

郑彩听了却依旧没拿主意,而是问:“卢都监怎么看?”

卢若腾是东洋水师的内政一把手,都监又是正三品文官,相当于军队文官体系的“封疆大吏”,所以郑彩很重视他的意见。

卢若腾1598年生,福建同安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在崇祯朝坐到了宁波巡海道佥事,弘光朝更是被授为凤阳巡抚,因不满马士英、阮大钺等把持朝政,便没就任。

如果崇祯朝继续下去,此君本就该是巡抚一级的封疆大吏,资历是足够的。因任职宁波巡海道多年,对水师之事也是熟悉的。

但朱媺娖任命其为东洋水师都监的主要原因,却是因为此君在后世坚定抗清,先在隆武朝督师北伐,后为明郑出谋划策,直至病逝于澎湖。

卢若腾长相偏黑,瘦却不高,如果不是有些儒雅气质,便和大明沿海的老渔民没什么两样。

他捋了捋胡须,道:“最好还是在登陆战中一举击溃日军,尽量避免走到攻城这一步。”

郑彩又看向阎应元,“皕亨可有意见?”

阎应元道:“我与都监想法相类,尽量避免攻城。并非我军无力攻城,而是若走到攻城那一步,恐怕不利于战后谈判。”

日本毕竟不算小国,东洋水师虽有三万多将士,却也不可能一战灭其国。

何况他们肩负朝廷旨意,自然要以完成任务为重。

郑彩见辜朝荐、黄锡衮都没提出异议,便道:“既如此,登陆战便依照此策安排吧。”

···

另一边,几位幕府高官也不用再争议战与不战了。

明军要攻打江户,他们不可能不战而逃。

好在由昨天至今日已经过去一天多的时间,江户城外的民众不是进了城里,便是转移到了别处,这让幕府军无需再顾忌民众。

于是负责指挥此战的松平信纲,集结了三万幕府军,分为六大部,准备在江户码头一带阻击登陆的明军。

这其中两万军队,是在过去的一天多时间中赶来的,都是德川幕府“旗本八万旗”的一部分,属于当下日本的一线军队。

此外,为了增加己方火力,松平信纲还让人将江户城头八门口径稍小的红夷炮给拉了下来。

这一番布置下来,松平信纲自觉胜算不小。

于是,当酒井忠胜提议要带着德川家光、德川家纲(家光之子)与幕府重要官员撤离江户时,松平信纲坚决反对。

“半个时辰不到,你们即便撤离,又能撤到哪里去?

何况将军病重、危在旦夕,根本经不起颠簸。若将军因此出事,莫非大老负责?

最后,若是让武士们得知你们撤离江户,他们如何还有战意?这与不战而逃有什么区别?”

松平信纲这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责任酒井忠胜确实承担不起。

但他还是不看好这一战,于是道:“不撤离江户,此番若战败,我们可就再无退路了!”

“大老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松平信纲眉头大皱,如果是在军前,他怕是会斩了酒井忠胜,“登陆之难不下于攻城,如今我在码头一带布置了三万大军,又有炮台、堡垒依靠。

虽不敢说一战大败明军,但要阻止他们登陆,那是胜算大大的!”

见松平信纲如此固执,如今军队又尽落入其手,酒井忠胜只能一叹回城,准备做好后手准备——万一明军攻破江户,他起码要将竹千代送出去。

备战中,一个小时很快过去。

明军直接以松江舰加九艘铁甲巡洋舰作为前驱,靠近江户码头。

幕府控制的岛基炮台,以及岸上的炮台,各自纷乱地发炮,想要阻止铁甲舰靠近。

这些火炮以弗朗机为主,红夷炮只有区区数门,至于红夷大炮则是一门也无。

江户用于岸防的这些火炮,若是用来对付日本海战常见的安宅船(类似楼船)、关船、小早船等木质帆桨战船,那是绰绰有余。

对西洋人的巡洋舰等轻型风帆战舰以及各种木质炮舰,也有一定威胁。

可要对付大明的铁甲舰,或者说钢甲战船,就不怎么行了。

何况这次明军战舰可没有只挨打不还手。

十艘战舰上的各类火炮在指挥官命令下,对射程范围内的炮台、堡垒,乃至岸边的炮台,进行了凶勐的炮击。

随着一枚枚开花弹落下,日军炮台一个个的都变成了哑巴。

不过日军受武士文化影响,确实有不少悍不畏死的。

幕府水师的一些小早船、快艇,或是载满硫磺干柴,或是载了几十上百的武士,冒着炮火向明军战舰冲来。

其中大部分没能靠近,就让明军战舰上的火炮打掉。

但因其数量不少,终究还有几十艘冲到了铁甲舰附近。

结果这些日本武士悲催地发现,他们的火绳枪连最小的巡洋舰上的明军都无法有效杀伤。

即便点燃载着硫磺、干柴的船,也因彼此体型相差太大,且明军战舰又包裹着钢板,而无法起到火攻的作用。

“为大将军尽忠!”

后面靠近的日本战船眼见火攻不凑效,火枪、弓箭又无法有效杀伤铁甲舰上的明军,便使出了后续手段。

一个带队武官大喊了一声,便扛起船上的一枚射箭炮,将一枚粗大的火箭射了上去。

其余武士见状,拿起剩余的射箭炮纷纷模彷,一时间似乎真让铁甲舰上的明军混乱起来。

随即,这武官就拿出钩索,扔上铁甲巡洋舰船舷,准备登船近战。

瞧见武官这番操作行云流水,似乎马上就能登上明军战舰,其余武士都欢呼着效彷。

然而这些人才攀登到一半,舰船船舷边就探出了一大排燧发枪。

随着一连串啪啪的脆响声,十几名爬绳的日本武士便纷纷中弹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