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 第一章 失守

黎国皇都,金陵城。

这里是天下龙脉的汇聚点,无论多少皇朝更替,岁月流转,它永远是皇都。

一批快马在繁华的街道上疾驰而过,路上的行人纷纷退让,就连被打翻摊子的小贩都不敢多言。

因为那人身披铠甲,是军士。

更因为他背后的一面旗子。旗子黄底,纹着一条血红色的龙,和军士胯下那匹汗血宝马的赤红色很是般配。

这是赤黄龙旗。

只有在边境发生大事的时候才会被使用,接过龙旗的军士每八百里换人,日夜不息赶往金陵城送报。

“发生什么大事了?”在街道两旁的人目送军士离去的背影,议论纷纷。

守着宫城内城门的禁军将士远远看到赤黄龙旗,毫不迟疑地打开了厚重的内城门。

汗血宝马疾驰而入,扬起一地尘土。

黎国皇宫,飞鸾殿外。

“陛下!北境急报——”

一个太监飞快地打开门,门内歌舞升平。

黎国皇帝半躺在龙椅上,左右都是后宫佳丽,惬意地抿着一壶酒。

那名千里纵马而来的军士进门单膝跪地:“陛下——北境传来急报!”

他双手捧着一封密报。密报没有一丝折痕与损伤,一路上都被军士夹在内甲内。

皇上看到军士背后的赤黄龙旗,面色一变,挥手屏退了奏乐舞蹈的歌姬。

“呈上来!”

皇上身旁站着的大内总管,韩公公,快步走到军士面前,拿起那封密报,迅速转交到皇上的手上。

皇上紧锁着眉头,拆开密报,刚读了几个字,面色又是一变。

他陡然起身,将密报狠狠撕碎,声音中带着愤怒和急切:“速召左相右相前往宣政殿议事!”

“是——”一个小太监领事小跑着离去。

“起驾宣政殿——”

左右二相匆匆进入宣政殿,三个时辰后满脸愁容地离开。

次日。

街市上,百姓人心惶惶。

“听说了吗,北境快要守不住了!”

“是啊,金兵凶残,此番入侵来势汹汹,听说已经拿下我黎国四座城池!”一旁行人附和道。

“谁说的?我看只是边境将士们一时大意,不日即刻击退金兵,夺回北境四城!”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不服,为北境军辩解。

一旁衣着华贵的老者嗤笑一声,“北境军的都统孙同济,看到十万金军,吓的弃城而逃,导致北境军军心涣散,毫无抵抗,将城池拱手相让。夺回?不再丢四座已经算不错了。”

“这。。。只怕是道听途说的吧。”书生一愣,显然不敢相信。

“哎,我还听到一个更玄乎的传言,说是清微道的保一真人夜观天象,发现代表我黎国国运的紫微星黯淡,是不祥之兆啊。”另外一位书生小声道。

旁边站着的是他朋友,面色一变,拉了拉书生的衣袖:“哎,徐兄,事关国运,慎言,慎言啊——”

那书生自觉失言,点头道:“甚是,甚是。”接着就紧紧闭上了嘴。

定远侯府。

“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一个身着紫袍的年轻人踏入府门,脸上带着浓浓的怒气。

他快步走过花园,跟在身后的是定国侯府的管家谢二。

“那孙同济不战而逃,如此懦夫行径,有何颜面苟活于世?若是他还敢进京,我定要一剑斩了他!”

他拔~出摆在木架上的一柄长剑,狠狠地向前刺去。

周围的奴婢们吓了一跳,纷纷跪在地上。谢二在年轻人身后悄悄挥了挥手,示意让他们都先退下。

奴婢们纷纷起身离去,两扇精美的木门也被小心翼翼地关上。

谢二呵呵一笑:“大公子,何必动怒呢?孙大人此次有负圣恩,连丢四座城池。即便他是朝廷二品大员,回京之后也必被皇上重罚。”

这年轻人正是定远侯府的大公子,谢景曜。

只听他冷哼一声,耍了个剑花,然后慢慢放下长剑,“此等败类,将我大黎江山拱手送人,四城中百姓深陷水火,岂是重罚二字可以姑息的?”

谢二哎呦了一声,提醒道:“大公子,慎言啊。如何处罚孙大人,那是皇上应该考虑的事情。你这番言论要是被老爷听到,又免不了一顿训斥了。”

大公子怒气稍退,刚要开口说什么,只听门外传来一个少年清亮的声音:

“是何人惹得大哥如此生气?”

大公子一愣,旋即扔掉手中的长剑,快步过去打开室门。

他看到门外的少年,大喜道:“三弟,你的病痊愈了?”

来人是一个少年,眉清目秀,只是脸色略有些苍白,身板也是单薄。

那少年正是定远侯的小公子,谢学凡。

谢学凡踏入门内,微微一笑:“多谢大哥关心,有了爹爹派人寻来的灵药,加上庆生堂永宁真人炼制的庆春丹,这病又怎能不好?”

大公子谢景曜扶着谢学凡坐下,眼神略带责怪:“三弟,你大病初愈,还是先回屋好好歇息。现在是初春时节,外面还是有些寒冷啊。你可别忘了永宁真人的嘱咐,不能受寒。”

“大哥放心。”谢学凡看着被扔在地上的长剑,问道:“大哥,我刚在门外听你生气,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谢景曜在谢学凡的左侧坐下,轻叹一声:“昨日傍晚,有人携赤黄龙旗,送来从北境传来的八百里加急的密保。陛下看后急召左相右相入宫,我便觉得有大事发生了。果然今日传来消息,金兵大局侵犯我北境,可恨北境军将军孙同济胆小如鼠,不战而逃,退守永嘉关,白白把四座城池拱手相送。”

他心中气愤,一边说着,一边用右手狠狠在桌上一锤。

谢学凡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担忧:“这可如何是好?北境总共也就八座城池,如今岂不是半数沦陷?”

谢景曜点头:“正是如此。若不是永嘉关借助地势,易受难攻,只怕北境已经全部沦陷。”

他起身,看向门外:“今日朝堂上,陛下定会让群臣讨论如何化解北境危机。只怕父亲又要出征了。”

黎国,宣政殿。

偌大的宫殿中,此时充满着凝重的气氛。

皇帝开口道:“众卿,昨日北境传来军报,金军连破我黎国四座城池,如今就在永嘉关外安营扎寨。不知众卿有何应对之法?”

左相和右相立于文武百官的最前头,微微低头,沉默不语。

站在后面的兵部尚书跨出一步,“陛下,臣以为,须立即派兵前往北境,增援永嘉关,以防金军再次攻打。”

一旁的礼部尚书也跨出一步,附和道:“臣附议,永嘉关是我北境的最后一道战事防线,一旦永嘉关失守,北境只怕会全部沦陷。”

皇上微微一点头,看向站在左相和右相身后的一位身着麒麟红袍老者:“董爱卿,情况危急,不如就由你调动承德军,前往北境?”

这老者便是黎国武将之首,朝廷一品大员,枢密使董华。

董华微微一怔,忙道:“陛下有令,老臣自然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老臣年迈,担心会误了陛下的大事。请陛下明鉴,另选贤能。”

皇上眉头微皱,轻哼一声:“罢了。有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前往北境?”

一时间,满朝文武竟无人说话。

金兵的凶残勇猛,早在金陵城中传开了。金兵此时大局侵犯,显然已经蓄谋已久,想要一举拿下整个北境。

若是此时自荐领兵,毫无半点准备,胜了也罢,输了轻则被陛下问责,重则丢了性命,谁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右相缓缓道:“陛下,据昨日北境密报,此番金兵只出动五万兵马,单论数量,实则不足为惧。

我黎国承德,承业,承宣三军任何一军,都有足足十万人马,可以轻易踏平金兵。只是金兵此次出征的统领,是金国第一名将乐正弘深,传闻此人前些时日踏入不染境,不可小觑。其军师巴新翰,也是合一境的高手。除非我黎国有哪位不染境的王爷愿意领兵,否则只怕难以打压金兵的气焰。”

不染境?

底下的文武百官一阵骚~动。

修行可以分作四大境界:炼体,通识,脱凡,长生。

而每个境界中又有三个小境界。

炼体境中有铜皮,铁骨,搬血三境;

通识境中有清心,灵台,破妄三境;

脱凡境中有辟海,开元,合一三境。

而一旦修士到了长生境,那便是半步踏入仙途,拥有通天彻地之能。哪怕只是长生境中的第一个境界,不染,都是世间最顶尖的高手,可以俯视芸芸众生。

在黎国,不染境便可以被封异姓王,不仅与国同寿,坐享无数荣华富贵,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封地。

皇上听言,眼神凌厉,沉声道:“几位王爷都已年迈,不宜领兵。”

枢密使董华眼中精光一闪,踏出一步:“陛下所言甚是。陛下,不如派人前去求和。金国地处北方荒原,苦寒贫乏之地,每到冬季便来劫掠我黎国物资。老臣以为金兵此次入侵,不过是想再要些好处罢了。”

皇上点了点头,“二位丞相昨日也是这么和朕说的。只是金国在冬掠中已经夺取了众多物资,如此贪得无厌,让朕如何容忍?”

他环视着群臣,缓缓道:“难道就没有爱卿愿意替朕分忧吗?”

朝堂中一片寂静,几位一品大员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好似什么都没有听到。站在后面的位阶较低的官员,更是被这凝重的氛围吓的一动也不敢动。

见无人说话,左相正想踏出一步,说点什么。只听一人的声音在后方响起。

“臣愿领兵前往!”

说话的是个中年人,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身着紫色蟒袍,是位侯爷。

此人正是黎国二品军侯,副枢密使,定国侯谢铮。

【作者题外话】:新人新书,麻烦各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