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厂内。
护卫们架着斑鸠铳,斑鸠铳架在支架上,三点一线,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摆在七十步开外的靶盘上,上面画着一个红心。
“等一等。”
听到林敬的声音,众人的目光不由得望向了太子,带着些许的疑惑。
林敬微微一笑,道:“听说斑鸠铳百步之外能穿重甲,今天倒要见识一下,去,将铁板挂在靶盘上面。”
很快,几名军士拿着铁板快步走到靶盘前,将那些铁板挂在了上面。
众目睽睽之下,护卫们不由得有些紧张,他们轻轻吸着气,眼睛死死盯着前面的铁板,就好像那些铁板都是穿着重甲的后金士兵。
随着一声令下之后,护卫们纷纷扣动了扳机,只见斑鸠铳上的蛇杆轻轻一沉,很快火药被点燃,发出‘嗤嗤’的燃烧声,随后伴随着一声巨响,护卫们的身边出现了浓烈的白烟,却是让众人的鼻子微微有些发痒。
林敬顾不得刺鼻的硝烟,举目抬头望向了远方的靶盘,却看不清楚究竟,便问道:“什么情况?”
几名军士连忙跑过去,他们分别检查着那四个靶盘,然后开始纷纷报告着结果。
“一号靶盘命中,铁板未曾穿透!”
“二号靶盘未中——”
“三号靶盘未中——”
“四号靶盘命中,铁板穿透!”
当这个消息报告过来时,那四名护卫当中的前三人顿时脸色一变,而最后一人则是沉默地望着前方,似乎并没有受到消息的影响。
很快,军士们将那两个命中的铁板带了过来,林敬走上前去查看,只见第一块铁板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凹槽,弹子正嵌在上面,并没有真正穿过去,而第二块铁板上则出现了一个十分清楚的大洞。
看到了这一幕时,林敬才轻轻点了点头,朝着一旁的汤若望和薄珏道:“你们看,就算我们全部用斑鸠铳,可是也很难对后金重甲死兵造成严重的伤亡,这也说明我们急切需要燧发枪来能弥补火力的缺失。”
“殿下说的是,我们已经明白了燧发枪的重要性,最迟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肯定会拿出第一杆样枪出来。”
薄珏微微点着头,他当然明白眼下时间有多么紧迫。
“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至于线膛部分,就有劳汤师傅了。”
林敬轻声道:“锻造枪管的部分,可以选择使用水力锻锤.......来加快锤制的速度,这个问题你们可以私下解决。”
水力锻锤并不是科技含量多么高的东西,实际上汉朝就开始使用的水碓采用的原理就跟水力锻锤相似,再加上汤若望对水力锻锤也并不陌生,因此这个问题林敬并不需要过多的去说什么。
等回到端本宫的时候,林敬还没有歇息片刻时,却见到李继周走上前来,轻声禀告道:“启禀殿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来了.....…”
骆养性?他来干什么?难道他准备对吴昌时动手了?
林敬心中一喜,自从他这一次巡视过京营之后,所见到的大明种种无一不让他感觉到失望,而其中周延儒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可谓不小,特别是他门下的那个吴昌时,甚至将手都已经伸到了京城铁厂和安民厂里面了。
“快快有请太如!”
林敬连忙站起身子来,不过他刚刚说出这句话以后,又继续道:“还是请太如马上到我的书房里面来,让李若琏也马上过来。”
“是,殿下。”
李继周虽然不明白这里面的因由,可是他也很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很快,骆养性神神秘秘随着李继周进了端本宫,而后李若琏也进了书房,三个人在书房当中却是嘀嘀咕咕了许久,终于才看到了他们一同出来。
林敬脸上带着笑意,意味深长地拉着骆养性的手,道:“太如啊,这一次可就多亏你了,到时候若是大功告成,你可是首功一件!”
“臣不敢,这一切也是多亏了千岁筹划,多亏了成甫的情报!”
骆养性笑着拱手客气道,他虽然不愿意居功,可是眼中的笑意却挥之不去。
李若琏连忙客气道:“骆大人实在是客气了,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林敬哈哈一笑,“你们二人也就别谦虚了,这一次我可就等着看好消息了!”
“是,殿下,臣定不辱命!”
五月中旬,大明原本就已经动荡不安的朝堂上再一次掀起了轩然大波,不过这一次风波中心并非是太子林敬,而是大明首辅周延儒以及他门下智囊吴昌时。
原来是给事中郝昌上疏弹劾吴昌时和礼部郎中周仲琏,声称吴昌时、周仲琏窃权附势,纳贿行私,内阁票拟机密,每事先知,总之,这两个人跟大明首辅周延儒分不开关系,周延儒为天下之罪人,而吴昌时为周延儒之罪人。
这一道奏疏无疑是在原本就不平静的朝堂上砸下了一块大石头,可是还没等到崇祯反应过来的时候,御史蒋拱宸也上疏历数吴昌时之罪,其中谈到过吴昌时与周延儒幕客董延献表里为奸,贪赃枉法,主持乡试,收受贿赂,甚至公然许诺谁谁谁可以登上皇榜,哪怕是目不识丁之辈,只要交钱也可以中举。
关键是这些内容还没有真正彻底激怒崇祯,真正让彻底点燃崇祯心头怒火则是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周延儒“通内”!
当然,所谓的‘通内’并不是后世所写周延儒跟田妃的绣鞋案,而是周延儒与嘉定侯周奎交好,并经常派遣门客董山人携带重金去找周奎的儿子周鉴赌博,并故意将所有的金银都输给周鉴,而后周鉴一来二去跟董山人的关系就非常好,常常跟他一块吃饭,于是董山人从周鉴那里套了不少机密消息,供给周延儒。
很显然,周延儒身为朝廷重臣,却跟外戚勾连,这一点使得崇祯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忌惮,也彻底让崇祯失去了对周延儒的信任。
到了这个时候,朝野内外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崇祯的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