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想去拜山门,侧过头看着我,虞澜想了想:“要不,先找一家宾馆吧,或者,把车先修修吧,这车太惨了。”
我笑着摇摇头:“带着这些东西去,才显得咱们重视。”
虞澜点点头,在地图上搜索起龙虎山的具体位置,她一边找,一边问道:“你一直说要拜山门,是你有求于人吗?”
“龙虎山是在上清镇,是吗?”虞澜问道。
“对。”
我想了想:“倒不是非要求人办事,只是,这拜山门是自古的规矩,咱们这辈还是传承下来比较好。”
从古至今,无论是绿林好汉,还是云游的僧道,到了人家的地界,一定要找到当地势力最大的人,去见见面,认认门,规矩大的,还要带上三样礼物。
这首当其冲的,就是一头羊,寓意为“领头羊”,这是承认对方的地位;第二个,要带上一捧路旁土,用锦盒装好,表示自己的心和黄土一样淳朴,这是在表达自己诚恳、谦卑的态度。而第三个,只要是自己随身带的东西就行,和对方互相交换。
这时候,如果对方认可你,便会给你端上一壶清水;若是对方上了一壶茶水,这就代表着,拿你当客人了,在这地界范围内,他都会管。
所以,这拜山门,可以成为是规矩,也可以说是老辈的传统。而玄慧已经和龙虎山那面打过招呼了,于情于理我也要去一趟,否则免不得被人说成没有规矩。
可我和虞澜人生地不熟的,根本不知道哪里卖活羊,前后想了想,我和虞澜直接去了农贸市场,买了一只羊头回来,只要意思到了,形式不重要。
一切准备妥当完毕,车子慢慢的驶向了上清镇,而我在车上换上了全套的道袍,以庄严法身,示以尊重。
龙虎山天师府,在整个道教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从明太祖时期龙虎山就已经建成,而道家讲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这龙虎山自己便占了两样,分别是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
更让人赞叹的,这一座道观,竟然是两支道教主流宗教的发源地,这第一支,便是传世最广的正一教,乃是汉朝道圣张道陵所创之派。起初,张道陵要求所有信奉道义之徒,需奉上五斗米,故而也被称为五斗米教,后世称其为“天师道”,其宗法善于养气内修,而符箓之造诣,更是可与茅山比肩!时至今日,也只有龙虎山上的道士,可以自称为“天师”。
第二支,便是名震八方的龙虎宗,这龙虎宗是张道陵的第四世孙子,张盛所创,虽然后期与正一教合并,但其仍保留外家武术等教派特色,其地位不容小觑。
无论从历史沉淀,还是宗教造诣,龙虎山在道教的位置,也只有茅山尚且能与之抗衡。
我和虞澜呆呆的站在龙虎山的山门外,雕龙画柱的山门,自带一股威严的气势,让人不自主的心生恭敬。
门前的小道童,带领我俩把车停在了停车站。而后,我将自己的道士证递交了上去,仔细核验身份后,小道童便带着我俩见到了知客师傅。
当知客师傅听见我是来拜山门的,非常客气的在前面引路。一路上,穿过三清殿,路过王母宫,直到走到了一个叫见缘堂的地方,这才停下了脚步。
知客师傅轻轻推开古香古色的门,缓缓地说道:“您二位先在此休息,我去请掌门。”
坐在见缘堂里,看着屋里的装修,我心中不禁感叹道:“有朝一日,希望清风观也能变成这样。”..
没过多久,门被人推开,两个小道童先行推门而入,恭敬的站在门的两侧,几秒钟过后,一个身形消瘦,面须及胸的中年男人,不急不缓的走了进来。
这人身上并没有穿掌门的威仪服,只是穿着一身灰绿色的道褂,手中拿着一柄平平无奇的拂尘,和普通道士没什么区别,两相比较之下,我身上的道袍都要比他的衣服更精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