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人行

“出使高丽?”

李泰没有想到,这刚刚平定了高丽,这一次,朱元璋竟然又给了他一个苦差事。

其实,大明朝从建国之初,这高丽就和扩廓帖木儿配合,屡次的对大明施压。

甚至参与了元朝的军事行动,所以,这高丽其实算是敌对的关系。

但因为朱元璋早年还在起义阶段,曾和高丽的王族有过一些交集,所以,大明这次其实采取了不同于元朝的武力镇压的策略。

以怀柔为主。

李泰出使,一是带去大明朝的善意,只要高丽能听从大明,承认附属的关系,那么大明绝不会动兵。

当然,要是不想跟大明好,一意孤行,继续跟着元人,那么大明不介意对高丽用武。

其实,此时的高丽王也是元人的一脉,恭明王博帖木儿,他此刻统治着高丽。

博帖木儿这个人因为是元人的贵族,所以他说到底还是和元人有着一些斩不断的关联。

但经过数年元朝和大明开战,高丽也似乎看清了,元人很难再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所以高丽对于元朝也是若即若离,大明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该考虑的依附对象。

“这一次出使高丽,李泰,你有什么想法吗?”

朱元璋的话里有话,李泰岂能听不出来,哪有君王问臣子有什么想法,正所谓,君让臣死而臣不得不死。

这才是亘古不变的,可朱元璋这样的以为帝王,却来问他的想法。

“陛下,我认为此次高丽出使,也应和云南等同对待。”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挑:“说说。”

“博帖木儿其人数年来,对于大明的态度一直是不太友好。”

“虽然元廷如今事微,但他们毕竟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在,这个博帖木儿本人更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

“他怎么可能愿意在这个时候得罪元廷,而来和我们表示友好呢?”

“所以……对待这种人,我们应该给他们好处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手段才行。”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我也有这个想法。”

“所以……”

他笑着道:“此次出使,李泰你当表面友善,但也要让他们高丽看看我大明的军力!”

“是!”

朱元璋说着拿起了一个写好的圣旨:“这个是我给你写的,你看看。”

李泰双手接过,缓缓展开,里面是朱元璋任命他为使者的内容,但同时还有另一份密旨。

上面说封他为镇北候,由仪鸾司挑选三百朱元璋的贴身侍卫,跟随李泰。

另外,还给了他两万人马。

同时命沿途州县皆听从李泰调遣,不得有违抗,还给了李泰方便行事的特权。

这些倒是让李泰很是满意。

“陛下!”

李泰躬身下拜:“我定当不辱使命。”

“高丽王只要能臣服我们大明,你此行的目的便算是达成,若是他不能,那你就打到他同意!”

“是!”

李泰又和朱元璋商讨了一番,便离开了武英殿,可他还不等走出皇宫,就被朱标太子与朱棣遇到。

“李大人,你这是?”

朱标微笑着询问,李泰上前见过二人,他将朱元璋命他出使的事说了下。

“高丽多美女,李大人这里前往,倒是可以为自己挑选几个逞心如意的女子来。”

“是啊!”

朱标二人说完相视一笑,李泰倒是没多说什么,便躬身行礼离开了。

“哼!”

朱棣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一声:“父皇真的是宠信此人,他如今竟然又要去高丽出使。”

“还是什么镇北候?”

朱棣很是不服。

“算了,老四,你不想想,李泰这一次去云南立了多大的功劳,为父皇平定了南边的隐患,”

“如今我大明,南垂无忧,这样,父皇才能一心去收拾这元廷。”

朱标说着便朝前走去,朱棣想了想,还是不甘,跟了上去道:“大哥,难道你就不觉得,这李泰如今被封了侯,那些曾跟随父皇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也只是才被封了这样的爵位。”

“他算是什么东西?”

朱标看了眼他,目光中满是担心:“这样的话你少说。”

“父皇信任此人,我等自然不该再有别的什么说辞,你这么说,要是被父皇知道……”

二人正说着,朱元璋突然出现,他背着手:“你们俩跟我走走。”

他的突然出现,让朱标,还有朱棣都吓了一跳,特别是朱棣,脑门都冒出了冷汗。

二人只能转身,跟着朱元璋朝远处的庭院走去。

金陵的夜,虽然是初夏,但也有一丝的凉意在,朱标脱下了衣服:“父皇,你披上些。”

“你穿着吧,身体还不如我。”

朱元璋说着走上了假山,上面有一座石亭,等他站在亭内,面前竟然是一个半圆形的人工湖。

“好啊!”

他看着湖面的倒映出的夜色,又微微仰起头,看了眼夜空:“你们两个刚刚说的我听到了。”

“老四,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妒贤嫉能了啊?”

朱棣一听,忙躬身道:“儿臣……就是觉得,父皇对他太好了。”

“李泰?”

朱元璋笑着转身,道:“咱那是看他是个材料。”

“怎么,你不是一直觉得,淮西的那些人都是党群之徒,每一个实干,现在李泰可是个变数。”

“是不是怕李泰打你脸,所以你猜如此的啊?”

朱棣忙躬身,道:“儿臣绝不是妒忌他,只是……这李泰曾有拥兵自重之嫌,这样的人,难道父皇就不考虑他存在的另一种变数?”

“造反?”

朱元璋目光一冷,这让朱标和朱棣都跪在地上:“老四胡说的。”

“儿臣绝无此意。”

朱元璋却笑了笑:“都是自家人,看看你们,这造反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你们的担心,再说也没什么不对。”

“是啊!”

他说着转身走到亭子边缘:“这李泰可是个厉害的角色,给他两万人,短短几个月,他竟然给我弄出二十万的大军。”

“这小子……”

“是啊!”

朱标在一旁看了眼朱棣,跟着道:“老四的担心也就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