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在哪里?”
“我为什么来这?”
“我在这里想要干什么?”
三个灵魂问题让朱棣脑子都有些不太清晰,没办法,毕竟朱棣即便是在异想天开,也是很难将眼前几个大男人围在一架纺车前争论不休的场面和领兵打仗结合到一起。
有些不甘的走到李泰旁边,轻声问道:“先生,学这东西,真的对兵事有益?”
李泰笑道:“同样人数的两支军队,冬天交战,一支军队的每名士卒皆有棉衣棉裤,另一支军队只有些单薄的衣裳,你觉得哪一方胜算更大?”
朱棣不说话了,因为他还真没办法反驳李泰的话语。
一本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曾言,兵者,诡道也!
但是李泰却不这么认为,或者说,自从宋元以后,说是领兵打仗,其实打的不是人,打的是钱,是经济,是后勤,是物资,再到后世,或许还要在加上一个科技水平!
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就像是李泰这次剿匪,真正立功的是李泰的那点小聪明么?
绝对不是,而是李泰在欺负那群贼匪们没见过能射程那么远的火铳,是欺负贼匪们没有见识过扩音器和望远镜!
这就是科技领先的力量,李泰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改造大明,就是不想再看到历史上再出现,洋人拿着火枪火炮,而中国人却只能不断的往对方坚船利炮上泼狗血,妄想对方妖术破除的屈辱场景。
朱棣虽然不知道科技的巨大能量,却也知道打仗时,物资和军备也是奠定胜局的重要一环。
李泰还在一旁解释道:“便如这纺车,若是能改造出更加便捷的纺车,推广开来后,自然而然的会让棉衣的价格更低,往小了说,这些棉衣可让我大明的士卒不再挨冻,往大了说,可让大明百姓人人有衣穿,怎么能说没用呢?”
“而且这还只是纺车,难道蓝玉没告诉你,我这次剿匪之所以如此顺利,其中我改造的火铳居功甚伟么?”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此刻我等能改造纺车,日后自然能让火铳火炮等利器的威力改造的更大,日后说不定打仗的时候都不在需要兵马,只需要按下某一个机关,便可从天上落下一枚足以将地方城池炸为平地的火药出来!”
听着李泰话语,虽然觉得李泰最后说的有些夸张,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一下就炸平一座城池的武器,但是朱棣整个人依然热血上涌,恨不得自己真能看到这一天。
“先生说的是,学生明白了!”
看着未来的永乐大帝,在自己面前如此恭恭敬敬的样子,李泰顿时十分满意的笑了。
言道:“很好,那么咱们就先从这纺车,开始,不知道你可有什么想法?”
“我可以试试么?”
朱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突然走到那纺车旁边,而后开口言道。
姚广孝见是朱棣,眼珠不停转动,不知道在琢磨着什么,不懂声色的让开了位置。
而蹲了半天的陆全和林安,此时腿脚也有些麻了,纷纷笑呵呵的站了起来,一脸好笑的看着朱棣。
不是说看不起,更多的只是稍微有些轻视,毕竟朱棣这才十来岁,而且听刚刚所言,好像是才拜李泰为师,连力学的理论都没学明白,能有什么好办法。
二人此时都是抱着看笑话,逗小孩的心态。
而后就见到朱棣学着刚刚那农妇的姿势,坐到了那纺车之上,试着踩动了两下,随后又看了看之前姚广孝和林安陆全三人画出来的做功图,而后便有些不太自信的说道:“这个位置,能不能垫一块木板之类的东西,可以让脚踩踏的时候更方便用力,也不怕收不住力!”
陆全林安纷纷哈哈大笑,他们都是想着从力学的原理上,上这架机器在做功的方面更加合理,减少力做功时的损耗。
结果朱棣这小子,竟然只是觉得这机器用起来不方便,在踏条
二人的嘲笑,让还只是一个少年的朱棣愈发没有信心,闹了个大红脸的从纺车上走了下来,反倒是姚广孝则在皱眉深思,随后回头望了一眼李泰,见到李泰嘴上的笑容时,精神忽然一阵。
突然急匆匆的跑出了院子,不一会便拿来一个木板和一根锯条,而后二话不说的就开始锯了起来。
一边锯,一边还朝着朱棣问道:“这个大小合不合适?”
“啊……”
朱棣先是一愣,可随后发现姚广孝似乎是真的是在帮自己,精神顿时一阵,急忙跑过去言道:“差不多,这里再小一些最好!”
不一会,照着朱棣的想法,姚广孝将锯出来的木板钉在了踏条
李泰满脸笑意的让那农妇坐上去纺织,不一会就听那农妇惊喜着说道:“怎么会变得这么轻便,而且似乎不用再刻意控制力道。”
这种脚踏的纺车,已经存续了好久了,用这种东西,不但需要使用之人心灵手巧,还考验脚踩的力度和速度,熟练工和生手的工作效率有着天壤之别。
而在这踏板的更加灵巧。而且,踏条与轮辐所形成的杠杆作用,带动皮弦上的铤均匀旋转更加自如,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纺出的丝条和棉条也良品率更高。
这种办法,还是在嘉靖时期方才出现,却不想今日竟然是朱棣给提前改良了出来。
林安和陆全早就收起的笑意,一脸震惊的看着朱棣。
而李泰也终于开口说道:“我说的改造便是这个意思,虽然没有用到什么高深的物理知识,但是只需要一些巧妙的思维,便可以做到!”
顿了顿后,李泰又说道:“我便将这一门应用物理知识的学问,命名为工程学,而且这架纺车,还没有改造到令我满意的地步,所以这架纺车便在这里放着,给你们三天的时间,可以学习一下这位同学的思考方式,三天后我想要看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