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报纸的意义

“这东西是谁做出来的!”

朱元璋朝着李泰问了一句,他原本还以为李泰这是难得有了兴致,拉着他来听书,可看到这报纸之后,朱元璋瞬间打消掉了这个想法。

李泰在朱元璋眼中的形象,一向是高深莫测,无所不知,很少做无用之事的文曲星下凡。

因此,朱元璋此时的想法,就是李泰也发现了这报纸的重要性,所以将他拉来这里,特意警告他。

朱元璋不知道的却是,这报纸的制作者,就坐在他的对面。

“四爷,你觉得这报纸怎么样?”李泰不知道朱元璋想了这么复杂的事情,他只是想要问问意见,顺便给自己的报纸找个靠山。

原本李泰的选择是杨宪,只不过自从知道这位似乎能直接面圣的‘四爷’有这么大的能耐,还可以给他求一块丹书铁券后,李泰便转换了目标。

“此物可掌民之口舌,宣讲此物者,实乃包藏祸心,泰儿放心,此事我以知晓,定不会放任此獠危害我大明江山,还多谢泰儿提醒!”

朱元璋说话的时候,眼中杀机频显,显然是已然动了真怒,这报纸算是碰了他的逆鳞了,毕竟报纸可在不知不觉间挟持民意引导舆论,身为造反出来的皇帝,朱元璋可太清楚掌握这两点便能发动多大的能量。

千万不要以为古人不懂媒体的力量,清朝时期臭名昭著的文字狱,便是对媒体和口舌的把控。

且文字狱这东西其实自古便有之,汉时有司马迁之孙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令“宣帝见而恶之”,而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杨恽腰斩。

曹魏末年,嵇康因写作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令权臣司马昭“闻而恶之”,而被斩于东市。

北魏时期,因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直书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直接被北魏太武帝诛灭了三族。

更别提清朝时那已经近乎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文字狱了,据记载,顺治帝施文字狱七次,康熙帝施文字狱二十余次,雍正帝施文字狱三十余次,而大名鼎鼎的乾隆帝施文字狱多达一百三十多次。

朱元璋在位时虽然没搞过什么舆论管控,反正他后期大杀特杀的时候,名声就已经臭了,但也不代表他可允许这世上有人可以掌控这东西,所以他冒出来的杀意也十分好理解。

李泰闻言便是一愣,他怎么也没想到‘四爷’会是这么个反应,急忙开口说道:“四爷,这东西是我做的!”

“什么?”

朱元璋也是一惊,而李泰已经将报纸翻到了后面宣传足球的板块。

“四爷,这东西是我刊印,内容也都是我想的,此物可帮着宣传一下七日之后的蹴鞠比赛,亦可开启民智,改变自古皇权不下乡的现状!”

“这东西真是你做的?”

朱元璋又是问了一句,同时看到报纸上刊印的关于蹴鞠比赛的内容时心中已经信了大半,同时也开始犯起了难。

他肯定是不愿意见到这东西在民间流传开来的,可当李泰说这东西是他搞出来的,朱元璋就有些无可奈何了。

总不能让朱元璋杀了李泰,如今李泰就是朱元璋的再世诸葛,就是把朝里面的大臣全杀了,朱元璋都舍不得动李泰的一根毫毛。

所以思来想去,朱元璋便想着,或许可以让李泰自己放弃掉制作报纸的想法,因此开口说道:“你办这东西做什么,耗费心力不说,又无什么益处,而且你还是免费赠送,连钱都赚不到,实乃不智也。”

李泰不解,他不知道朱元璋为何这么说,他可不信朱元璋真的认为这报纸没有用,只是白白耗费心力。

但是虽然不解,李泰却也没有问出口,而是耐着性子说道:“免费赠送,不过是一种推广手段,有连载的小说为引,可吸引看了前两期的读者自发的去购买后续报刊,等百姓们养成了阅读报纸的习惯,这东西即便是没了连载的小说,也将是百姓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剂物。”

“再有,这报纸内容十分丰富,可潜移默化的教化民众,开启民智,可书农桑之事教化于民,亦有策论学问以提升读书人的素养,还有这些小说话本词令曲调娱人耳目,满足精神需求,此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能说是毫无益处呢!”

朱元璋没法反驳,因为李泰说的是实情,可正是因此,朱元璋才会对报纸这么抵触。

这小小一物,涵盖层面,下至黎明百姓,上至王公大臣,很难让朱元璋不瞎想。

只是李泰却依然没有说完,而是继续说道:“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乡下百姓从来都不知道《大明律》为何物,多是只听从乡绅或是族老的命令,而报纸一物,却可让乡下百姓,也可轻易知晓朝廷动向,让圣上更得民心。”

朱元璋依旧没有说话,但是他又一次被李泰说动了,一个农业社会,百分之九十的民众都是居住在田野之中,若是有办法能将政令成功下沉到乡野之间,他的皇权还会更加鼎盛。

朱元璋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大概率是无法打消掉李泰办报纸的想法了。

毕竟他既找不到理由劝说,更下不了狠心杀了李泰。

好在这报纸是掌握在李泰的手中,朱元璋相信李泰是没有想对大明不利的想法的,只需要牢牢的将李泰绑在大明,绑在他老朱家的战车上,这报纸一物对于朱元璋便是有利而无害。

“所以说你今日叫我来便是看看你办的这个报纸么?”想通这些,朱元璋有些无奈的说道。

李泰却是笑道:“自然不是,四爷,我是觉得报纸之物,既有这么大的能量,自然由朝廷或是圣上牵头为最好,所以便想请四爷上奏圣上,设立一个专门审查报纸内容的的机构,或许也可请翰林院的编修帮我一同撰写这报纸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