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沆瀣一气

这一幕,与前世时的情景有点相似。当时,也是一位公安局的朋友带着过来学车,也是很快拿到驾照。不同的是,现在的林琳,曾经是货真价实的驾照拥有者。

这次学车,再次刷新了美怡对林琳的认知。

“老公究竟还有多大的潜能?不仅能博闻强记,还能灵活应用,这样的人,不是天才,谁才算得上天才?嗯,以后呀,听他的话,跟着他走就对了。”

回到家,美怡多留个心眼,没有将学车的事情告诉妈妈。她担心,妈妈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对美雪又造成影响。

又是一个周五,疑难病例讨论时间。只要还没有换届,凌晓云都必须在这个岗位上好好地干着。

自从上次与陆汉谈话后,她知道,现在必须稳住神经内科,为林琳创造条件。关键时刻,她不能撂挑子。

今天讨论的病人,是马水源分管的,也是他主动提出来,要将这个病例放在全科进行讨论。

“马医生,开始吧。”凌晓云看见大家都来齐了,便让马水源汇报病史。

“患者男性,48岁,因左侧脸部发作性、闪电样疼痛一年半入院。”主诉清晰,指向性明确。林琳看见,李云娥、简三叠和谭小敏他们的脸上,露出不屑之色。

“患者在门诊就诊期间,一直按照‘左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进行治疗,治疗的初始阶段,病人的疼痛控制还比较理想。最近,因为疼痛加剧而来诊,由门诊收入院。”

“患病以来,患者曾经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发现鼻咽部粘膜隆起,先后做过三次鼻咽部取样活检,结果都是阴性,没有发现癌细胞。”

“目前,卡马西平已经用到0.2qid(每天四次)了,病人的疼痛仍然很剧烈。因为治疗效果差,卡马西平的用量已经不小,所以,特意提出来进行全科讨论。”

临床上,一些看似简单的病史,简单的表现,其实,背后的疾病并不简单。这个病人,前世的林琳是遇到过的,也是林琳最终发现问题所在的。

现在又遇到这个病人,让林琳觉得,重生后虽然改变了不少轨迹,但在遇到的病人上,似乎改变不大。改变的,大多是自己在专业以外的轨迹。

以后会不会还是这样?林琳不得而知。

与以往一样,病史汇报完毕,凌晓云带着大家到病人的床前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虽然林琳并不认可这种做法,但现在不是他说了算,只能跟着他们的后面,走进病人所在的房间。

从凌晓云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林琳判断,她已经先入为主了。这次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速度少有的快。

“各位,有什么补充的吗?”凌晓云问大家。

“请问,您疼痛这么久,有没有感觉左边的脸部有发麻感?”林琳首先发问。

林琳虽然知道结果,但他想通过询问,对一些想学习,又有灵性的人进行启发和引导。他知道,一个人,本领再大,也不可能应付得了无穷无尽的病人。这一点,前世的林琳,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所以,在前世,林琳是一个在医疗技术上十分开放的人。只要是想学习的同行,他都愿意倾囊相授。他希望,他的技术,能够帮助更多的病人。

重生后的他,继续秉持着这种理念。

“最近感到有点麻木,但不是很明显,主要还是痛。”病人回答说。

“最近鼻子有没有流血?”

“没有。”

“来,我用棉签触碰你的脸部,你仔细感受一下,两边的脸部,感觉是不是一样。”林琳说罢,从白大衣的口袋里,拿出一根棉签,并轻轻地在病人两侧的脸颊部扫过。

“怎么样?”

“嗯……你再来一次。”

“好,你闭着眼睛,仔细感受一下。”林琳又操作了一次,动作轻柔灵动。

“嗯,好像左侧差一点点,但不是很明显。”这一次,病人给出比较明确的答复。

“好。”林琳将棉签丢进垃圾桶,然后检查病人的颈部淋巴结。手指指腹所及,没有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嗯,我补充的问诊和检查结束了。”林琳停了下来。丁凤、刘玉兰和凌晓云似乎悟到了什么,其他人则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回到办公室,讨论正式展开。作为主管医生,马水源首先发言。

“病人为48岁的男性,这个年龄,也是三叉神经痛的多发年龄。病人以左侧脸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初期用卡马西平治疗效果不错。”

“目前治疗效果转差,不排除病人对卡马西平耐药的可能。”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鼻咽癌的可能。但病人已经先后做了三次鼻咽部取样活检,提示都是阴性,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

“至于下一步的治疗,我也没有经验,更没有办法,还请各位老师指教。”马水源还是很实在。

“我同意马医生的意见。”临近换届的关键时刻,简三叠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这个病人从症状到体征,都支持马医生提出的诊断。鼻咽癌,我根本不考虑,也不值得考虑。现在唯一的难题是,如何才能让病人的疼痛得到控制。”

“如果药物完全没有效果,我建议,可以叫病人到上级医院做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破坏手术。”

“这个手术,虽然会影响病人的咬合能力,影响到病人的脸部感觉,但总比这样的疼痛要好。”简三叠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李云娥听罢,频频点头。

“简医生的分析非常中肯,我完全赞同。”李云娥接着发言。一个人,一旦被某种利益所捆绑,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现在的李云娥,正是一个这样的人。

“我认同简医生关于病人最终必须做手术的观点。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做破坏性的手术,是不二的选择。”李云娥没有自己什么观点。此时的李云娥与简三叠,可以说是沆瀣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