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核聚变初期实验廖建国 这特么是人干的事吗

“你带队过去?这边的实验怎么办?”

“刘教授走了,王强、阮伟平也走了,汤院士,你觉得实验组没了这三个人,还怎么做研究?”

汤院士想了一下,认真回答道,“我们可以进行常规的实验,测定f射线以及力场内部的物理特性,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能让实验组的其他人,对f射线以及力场、设备更了解。”

“有道理。”

廖建国思考着说道。

研究组走了核心人员也是可以进行实验的,只不过缺少最了解f射线、叠加力场技术以及设备的人员,想要进行研发改进就不太可能了。

廖建国感觉很郁闷,他接手f射线实验组是准备大干一场的。

f射线,是一种可用于军事的科技,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直接打击的武器,被打击的目标甚至还包括卫星。

如果f射线技术能变得更加成熟,比如,释放覆盖距离更远,打击更精准、可控,其必定会成为战略决定性的武器。

“未来f射线的战略意义,可能不比核武器差!”

“如果能带领团队取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让f射线能真正应用于军事,我……可能会成为‘两弹一星’式的功勋人物吧?”

“到时候……”

“唉~~”

廖建国思考着还是要面对现实,研究才刚刚有点小发现,核心的人员就要被调走了,“早知道,就不告诉王院士……”

他说着摇了摇头,对汤院士道,“我带队去那边看看。朱志龙、王晓翠等几个年轻人也不错,让他们也过去看看。如果可以,就让他们跟着刘教授工作,就当是锻炼新人了。”

“这也可以。”

汤院士点头说道。

……

湮灭力场实验基地。

王浩、向乾生等人一起站在基地门口,等了不长时间就看到了两辆军车开了过来。

前面的车门开了。

一个国字脸的中年走了出来,热情的和王浩握手道,“王院士,第一次见面,我是廖建国。”

“廖主任,你好。”

王浩寒暄了一声,疑惑问道,“我只是让刘教授几个人过来,你怎么……”

廖建国道,“这不是想着,多让几个人过来学习吗?来这边做实验工作的机会,对我们来说太珍贵了!”

王浩点头表示理解,但还是把廖建国拉到了一边,说了下研究的保密性问题。

新研究不能让普通技术人员接触。

廖建国当即表示道,“他们不参与你们的实验研究,就是来你们实验组这边学习交流。”

他说着问道,“王院士,我可以(参与)吗?”

“当然没问题。”

王浩点头笑道,“廖教授,有你这个电磁专家加入,对我们的研究肯定有很大帮助。”

两人说着一起走了进去。

等进入了实验基地大楼,王浩带着廖建国参观了实验间,廖建国一路感叹新的湮灭力场设备的简化。

他确实有这个感叹。

f射线发生设备是几个反重力设备组合在一起,看起来非常的庞大而复杂,新的湮灭力场设备就简单多了。

虽然比单个反重力设备复杂一些,但毕竟只有一个设备,再复杂也是有限度的。

“什么时候,f射线也能直接发生就很好了……”

廖建国说道。

几个人就一起去了会议室。

王浩到了会议室以后,就把刘云利拉到身边,说起了新的研究,“我准备进一步研究直流反重力技术。”

“直流反重力?”

刘云利顿时反应过来。

之前他还不明白为什么王浩非要让自己过来,听到研究名称心里顿时了然,之前直流反重力相关研究就是他负责的。

他疑惑问道,“不是说场力强度上限太低吗?”

“上限确实低,但你们最新的发现,让我有了新的想法。”王浩朝着廖建国点点头,对他们的新发现表示肯定,随后道,“我准备在直流反重力场内部,放置持续性强热反应的发生装置,里面充满强热能量。”

“同时,借助强螺旋磁场,看看是否能有发现……”

刘云利思考着点头。

廖建国疑惑问道,“王院士,你是想看看,这个新的反重力设备所制造的反重力场,在能量和磁场双重压力下,强度是否会继续增大?”

“有这方面的考虑。”

王浩说道,“场力增大,应该是必然的。只是增大多少、增大的趋势怎么样,都是要研究的。在没有实验发现之前,一切还只是推断。”

之后就正式进行会议。

所有人就一起讨论最关键的问题--‘强热反应’。

实验需要在反重力场内部,放置持续性散发强热的装置,但装置具体是什么还没有个结果。

刘云利道,“f射线组的实验是采用电力热源,类似于高功率的点灯,电池供能下持续散热。”

“电池功率多大?”

“60w。”

“功率太低了。”

王浩评价了一句,随后道,“我有几个想法,大家仔细分析一下。一种是低核反应,能持续供给热量,可控的低核反应能持续供给高热量,只是……太麻烦了。”

低核反应,就是微型核裂变反应堆。

核裂变反应堆能做到持续大量散热,原材料低丰度的情况下,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唯一的缺陷是……

太麻烦!

因为核反应具有放射性,要专门的核物理团队过来,实验也肯定需要转移场地。

另外,实验过后设备就不能重复使用了。

当然好处就是核反应散发大量热,完全符合王浩对于‘自主散发高热’的要求。

等王浩说完以后,其他人也讨论起来,“放置核反应堆,难度高、实验也会变得复杂。”

“我觉得还是从简单开始,热量低一些,也许也能有发现。”

刘云利也说道,“等有了发现以后,再用这种方法进行实验吧?核反应是确保实验大概率能成功的选择。”

“我也是这么想的。”

王浩认可的点头。

廖建国听着都有点不敢说话了,他参与过一些军-方的科研项目,自认为见多识广,也没想到这群人谈起核反应堆都平平澹澹。

那可是核反应堆啊!

实际上,别说是微型核反应堆了,实验组甚至讨论过,强湮灭力场内进行核爆炸实验,收集残留物来解决特异现象问题。

之所以能如此平澹,也是因为……

财大气粗、经费充足!

哪怕是核爆炸毁掉了设备,大不了再重新造几个而已。

王浩说起核反应也就是起个开头,让所有人知道实验对热量需求非常高,之后才正式进行到讨论中。

很多人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最终确定的方案依旧是‘大功率电力供能散热’。

直流湮灭力场设备有个很大的优点是,即便外层被螺旋磁场设备包裹住,内部也不是全封闭的,能从外面接线路进入到反重力场中,就可以直接在内部放置电热源。

考虑到外层很可能形成强湮灭力薄层,对于连接线路的要求也很高。

现在已经有了最佳选择--一阶铁材料。

一阶铁材料受到强湮灭力场影响,依旧会发生磁化反应从而让电阻大大增加,但只要对于材料温度进行持续控制,就能够让电力一直维持稳定。

在确定了方案以后,研究组围绕新实验高效运转起来。

其他方面的实验准备工作,都可以正常的进行,唯一不确定的是强螺旋磁场设备。

这方面需要高能所配合。

高能所给湮灭力场实验组制造了两台强螺旋磁场设备,其中有一个大型的直接交付给了f射线实验组。

第二个小型设备,也快到了交付时间。

王浩已经打电话催了好几次,高能所的回复是还需要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正好用来准备实验。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唯一清闲的是廖建国和f射线组的几个新人,他带着几个新人过来,美其名曰是‘参观学习’、‘锻炼新人’,但新实验涉及到保密问题,新人是没资格参与其中的,只能做一些边角的辅助工作。

廖建国也同样很清闲。

作为一个电磁领域的专家,他倒是也被分配了工作,是对强螺旋磁场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让其能符合新实验的要求。

但是,强螺旋磁场设备还没运送过来。

廖建国正闲的发慌时,就接到了汤建军老院士的电话,汤院士简单询问了下情况,就劝说他快一点返回实验基地。

“你是负责人啊,这里的工作还要你来主持!”

“没有刘云利几个人,但实验还可以正常做。我们上一次的发现,连王院士都认可了……”

“我觉得可以顺着方向继续增大内部散热功率,再针对f射线检测问题进行改善……”

汤院士连续说了一大堆。

廖建国仔细想想也有道理,他是f射线实验组负责人,留在湮灭力场实验组跟着王浩做新实验研究,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了。

他决定回去了。

说干就干!

当天下午的时候,廖建国就找到王浩说要离开,并歉意的表示自己组里的工作很忙,没办法等强螺旋磁场设备运过来之类。

王浩理解的点头,表示会让高能所的人负责这项工作。

廖建国顿时更郁闷了。

高能所的人能负责强螺旋磁场设备问题,还说让他留下来帮忙安装、调试干什么?

走!

赶紧走!

……

廖建国迅速返回了f射线实验组。

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还带上了两个新人,只留下一个在湮灭力场实验组。

当回到了实验基地以后,廖建国就见到了汤建军,简单说起了新实验的问题,“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准备在反重力场内放置热源,好像是希望有什么新发现……”

“不过,王院士可真行!”

廖建国感叹道,“他竟然说起要放置核反应堆,你说说……我是想都不敢想啊!”

“什么?核反应堆?”

“是啊?”

汤院士顿时来了精神,他滴咕道,“反重力场内放置核反应堆,外层螺旋磁场,试着制造强湮灭力场薄层?”

“这不就是进行可控核聚变的初期实验么!”

“不行!”

“我要申请去王院士的实验组!”

汤建军花费十几年时间研究托卡马克装置,现在所用的螺旋磁场采用的就是他的设计。

可控核聚变,都已经成为了他的执念。

现在听到说反重力场内进行核反应,再加上外层的螺旋磁场设计,当即认为很可能是进行核聚变装置初期实验。

他马上回办公室打申请,要去湮灭力场实验组参与新实验。

廖建国直接懵了。

汤建军一个电话把他叫了回来,说是要准备进行下一步实验,结果才刚回到基地里,汤建军就要去湮灭力场实验组?

这他么……是人干的事吗?

……

汤建军的申请打到了科研部门。

一个功勋老院士的申请肯定会被上级部门重视,但湮灭力场实验组不是科研部门决定的。

他们就把申请转给了王浩,让王浩自己决定是否让汤院士参与实验。

王浩看到‘汤建军’的名字,马上就签字同意了。

汤建军就是国内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人,可以说国内没人比他更懂螺旋磁场,而螺旋磁场发生设备对于新实验研究非常重要。

有个顶尖专家参与实验的帮助太大了。

若是对强螺旋磁场装置进行改进,比如要调整装置大小、强度,就可以得到最专业的建议。

另一边。

汤建军的报告打上去,只等了一天时间,就知道王浩同意他加入新的实验研究。

他顿时迫不及待的收拾东西。

廖建国知道消息直接找上了门,满心复杂的说道,“汤院士,你走了以后,我们的实验怎么办?”

汤建军澹定说道,“没有我也能做实验吧,应该不会有影响。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刘云利,或者干脆找王浩,他们比我们更懂f射线。”

“可是……”

廖建国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汤建军走过来拍着廖建国的肩膀,认真说道,“建国啊,我知道你的想法,是希望能在f射线研究上有成果。”

“但是,科学研究不能只有一家之言。”

“不管是我们组,还是其他的组,都是为了祖国科研事业做努力,无论成果大小都是对科研事业的贡献!”

“加油!”

“接下来就靠你了,我相信你一个人也可以!”汤建军说完就迫不及待的提着行李离开了。

廖建国跟着走到门口,憋了好半天吐出一句话,“你之前可是说,f射线才是我们的研究,还非让我回来……”

“现在又这么说?”

“这老家伙……真是不干人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