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线》在热播期间,《海上钢琴师》也在飞快的进行着后期工作,莫里的配音确实是一绝,夏恪只是提出了两个节奏上与电影略微不搭的部分,细微的修改了一下,就可以剪进去了。
这部影片适合静静观看,商业属性没有那么浓,所以并不适合在大热档期去跟人比,大热档期一般都是假期,大家会更偏向看一些能快速调动人情绪的或者商业属性比较重的电影。
就比如说科幻、警匪、搞笑以及一些让人感动的故事片,而不是这种需要慢慢欣赏的影片。
《海上钢琴师》适合以口碑取胜,所以夏恪一早就没有选择那些热门档期,而是跑到了九月这个时间点。
前有国产电影保护月,后有国庆档,这个档期孤零零的,确实没有什么新片。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档期压根没什么影片,只要是来看电影的,那大概率就是喜欢看电影,而喜欢看电影的,没有不会被经典触动的。
虽然夏恪对这部影片的题材,不抱有第一天就大爆的心态,但他的名头,却注定了让他可以无视什么热门档期。
就像是《火线》那样,多少网友不用你跟他推荐什么剧情新颖、演员演技在线、火线情怀加持等话,只要你说一句那是夏恪编剧的,就会有很多人不假思索的打开去追剧了!
夏恪的电影,不管是什么档期,只要你说他要上映了,那就会有很多人掏出手机APP,找电影院开始订票了。
所以院线第一天,在排片率极高的情况下,居然出现了多数电影院座无虚席爆满的景象。
还有很多观众为了观看体验,听夏恪在微博上说的,一定会去音响效果最好的那个厅观看,那里的电影票要更贵一些。
至于夏恪本就不是很担心的口碑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从多数观众红着眼眶出影院,就能看出来,这部影片被大家感动了。
影片前面和中段,几乎都是在说主角钢琴天赋极其高超,船上各种好听的钢琴曲也能让人陶醉其中,而真正会让影迷细品咀嚼并展开讨论的部分,则是主角1900不下船的片段。
小号手问好友1900,为什么从不下船,哪怕就一次,去体验体验也好啊!
他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陆地上的人,浪费太多的时间去问为什么。冬天来了你们渴望夏天,夏天到了你们又害怕冬天再来。
所以你们永远不厌倦旅行,总是追寻遥远的,永远是夏天的地方,我觉得这不适合我。】
他从小就生活在船上,见了太多人从他的身边经过,他可以看出这些人的匆匆忙忙,这些人对金钱地位的渴望,他冷眼旁观,仿佛参透了一切。
好的作品,爱情出现的时候,会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点睛之笔,而不是只有爱情的荒谬剧情,一次险些让他改变,决定下船的经历,就是他弹奏时窗边的女孩。
在看到窗外那个绝美的姑娘,他一见钟情,为她弹奏了一首曲子,想要把那唯一一张的黑胶唱片送给她。
可惜他最后没有送出去的勇气,姑娘朝他喊了自己的家庭地址,他有想要下船去找她,但是走到舷梯上的时候,他犹豫了,看着面前高楼耸立的工业国度,他不想下去了。
【那座城市,根本无法看到尽头。阻止我的不是我能看见的东西,而是我看不见的东西。
城市不断蔓延,包含一切,除了尽头。它是无穷无尽的。我怎么也看不到,到底在哪里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对他来说,城市就像是一个无边的琴键一样,他不确定能在这无限的琴键中,谱出什么样的乐章,所以他选择回去,继续在有限的船上过自己的人生,在有限的琴键里弹奏自己无限的乐章。
.
【你在琴键上创造的音乐,才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可以这样生活。
琴键无穷无尽,那个键盘是无限的。如果键盘是无限的,在那个键盘上你就无法演奏音乐,你坐错琴凳了。这是上帝的钢琴。】
这些就是影片中,主角给出的答案,也导致了之后这艘船已经要被炸毁时,1900依然选择留在了船上,麦克斯找到他但也知道劝不回来。
影片的最后,他的手在虚空中弹奏着乐曲,接着一声爆破,他与船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感动了,所以眼眶湿润,甚至流下眼泪。
但也不是所有,有些人很不解,他们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跟船一起消亡,最后要炸毁的时候明明可以离开的啊,只要他离开了,以他的钢琴技术,过的生活富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啊!
有人说这个故事是为了悲剧而悲剧,但很快就遭到了反驳,反驳的人认为主角不下船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在有限的世界内心是无限的,在无限的世界内心却会被束缚。
生活所迫你不得不去弹奏一些你不想弹奏的东西,这就不是他所热爱的音乐了。
另外,对于对于1900来说,钢琴是他最宝贵的东西,他也喜欢跟人分享自己的弹奏,无论是头等舱还是三等舱。
每当他弹奏钢琴时总是会聚起一片人群,但当达到老美大陆的时候,无论人群有多少都会很快散尽,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对于陆地上的人来说,就像是临时找的乐子一样。
到达大陆就没有人会聆听曲子,这也是他的潜意识的想法,所以不愿意下去。
也有人认为,他不能离开那艘船,因为那是养育他的精神家园。
还有人升华主题,谈到了时代背景,1900不是个人,而是那个时代所有在欧土过不下去的人,想要去老美寻求机会,但是大多数人是离开了家又上不了岸,只能漂泊在海洋当中。
有人认为,这部影片的1900是代表那个时代的一大群人,代表北欧,炸掉的不是船,不是船上的钢琴师,而是北欧最后的优雅!
网络讨论风潮是愈演愈烈,还有人抨击1900是逃避,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安全区。
显然也是不对的,不敢走出舒适安全区是踌躇满志,虚度光阴还自命不凡,嘴上功夫很强的人,这是1900嘛?不,他天赋异禀,但因为世界简单,所以是个很纯粹的人。
纯粹到一生只有一个叫麦克斯的朋友,纯粹到挚爱钢琴与那艘船,如此纯粹和挚爱,他留下才是最好的结局。
有人试图询问夏恪,夏恪则还是那句话:「我只负责讲故事,看出什么自己品就好!」
破9的评分,也证明着这个导演要讲的故事是讲好了,虽然有人会不解他为什么不下船,但这样的故事,还是让他们在打分时会给予高分。
这就是经典,有些桥段让你忍不住跟人争论,但你们都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它是一部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