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闻异动老宅心惶恐

千莲没想到北骋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便点头道:“教了一些。”

上辈子,千莲对医术感兴趣,可是缠着太乙真人学了一百多年的医术呢,让云梵山中的那帮子狐朋狗友简直羡慕得不得了。

虽然她也不明白,她只是云梵山中的一个小小莲花妖,怎么天庭中的那些个仙人们,个个都很是喜欢她,只要她想要学的,没有不应的。

唔,太上老君对她也很好,不过,就是特别宝贝他的那些丹药,都不肯让她碰的。

要不然她也不会趁着太上老君去蟠桃会的时候去偷仙丹了,只是……是不是她真的跟老君的仙丹犯冲啊,偷了个仙丹就跑到这里来了。

北骋听了眼睛一亮:“那你能否随我回茅山一趟,帮我师父看看病?”

因为清髓,因为刚才千莲轻而易举的就破了梓黎都忌惮的怨蜉,听到千莲说会医术后,北骋心中坚信千莲能治好自己师父的病。

阿蔓和老松树精听到北骋说茅山的事情,本能的瑟缩了一下,都加快了脚步赶紧远离,虽然北骋道长不会对他们怎么样,但茅山对于精怪来说,还是本能的排斥。

“跟你回茅山给你师父看病?”千莲愣了一下。

北骋便说道:“还记得我之前离开的时候,跟你要了三颗清髓吗?”

千莲点了点头。

就听到北骋继续说道:“这凤鸣在磐龟失踪后,便破损了,一直没有人能将凤鸣修复好,就是因为修复凤鸣的话,需要耗损大量的灵力,可是如今既没有灵气充沛之地,也没有合适的丹药,所以那凤鸣便一直被束之高阁了,这次磐龟现世,又正好你有清髓这样的奇药,我师父才能够将凤鸣修复好,只是,修复凤鸣后,我师父一直以来压制的伤病,却压制不住了。”

“所以,你想让我帮你师父去看一看?”千莲说道:“只是,我不能保证一定能帮上忙。”

毕竟,她当年在仙界跟太乙真人学的医术,其中所需要用到的药草,在这凡间是不一定有的,再者,她的千幻金莲有疗伤治病之效,只是如今白玉池中的千幻金莲还未长成,即便长成了,她目前也不知道其功效如何。

而且,清髓应该也有疗伤之效的:“那清髓无法帮你师父祛除伤病吗?”

北骋摇头道:“试过了,无用,千莲姑娘,我是希望你能随我回去看看师父的伤势,不管能否治疗,北骋都感激不尽,实不相瞒,我师父久积沉疴,一直寻不到良方,这次的病情更是来势汹汹,他老人家对我恩重如山,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不想放弃。”

千莲听了,心中暗道:原来这清髓的疗伤效果只对精怪有用,不过也难怪,原本这清髓便是帮助妖精洗脱妖骨的,如今可以帮助修道之人祛毒和补充灵气,已经是额外的功效了。

想罢,千莲便对北骋说道:“好,我便随你去一趟茅山,只是家中的一些事情,我需要安排一下,安排好后便随你前往,如何?”

北骋听了大喜,忙忙的对着千莲作揖道:“北骋多谢千莲姑娘。”

“北骋道长客气了。”

阿蔓和老松树精远远的看到北骋对着千莲作揖,老松树精便好奇的问阿蔓:“你说,北骋道长跟大王说什么呢?”

阿蔓看了老松树精一眼:“你好奇啊,那你去跟前听听?”

老松树精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才不去。”

“那你还问。”阿蔓冲着老松树精皱了皱鼻子。

老松树精一脸的不服气:“我就好奇嘛。”

“那你到跟前去听听。”

“不去!”

……

北骋是第二天一早再次来到千莲家的,这次不仅得到了段氏的热情招待,便是桃山村的村民们都好奇的暗中来与段氏打听。

“阿柳啊,道长这次来,是不是去荒地捉妖的啊?”

“对啊,对啊,快跟我们说说,是不是去捉妖的?”

……

这样的问题,凡是遇到段氏的,就都会问一遍。

就是周围村落的人,听到有道长来了桃山村,也都特意跑过来打听一二。

原因无他。

实在是头天深夜里,荒地那边传来的尖利声响,让周围村落的村民们都心惊胆战,荒地的传说由来已久,时隔这么多年,那荒地中竟然再次传来异响,实在让人心慌啊。

不会是又有精怪要闹事情了吧?

这是所有人村民的猜想,可是谁也不敢去荒地一探究竟,所以,听到有道长前来,便纷纷四处打听起来。

村里人的这些问题,段氏哪里解答得了,便只得敷衍过去,只说道长自有打算。

见段氏如此说,那些打听的人也只得作罢,心中却暗暗祈祷那荒地中的精怪可千万别出来害人了。

桃山村的村民们也只是心中害怕,而此时陶家老宅里,陶二德和陶钱氏却是心中惶恐了。

他们可是清楚的记得,当年与陶三德在一起的那个精怪就是荒地的,虽然当年陶三德没说什么,但他时常往荒地跑,陶二德夫妻俩却是知道的。

后来,陶三德去世,梓黎前来托付陶知义,他们便猜到梓黎定然是荒地中的精怪。

一个精怪不自己抚养孩子,却托付别人,其中定然是有什么事情的,陶二德夫妻嘴上不说心里就是这般认为的,一开始的几年,夫妻俩因为担心梓黎会回来查看,又看在那么多金银珠宝的份儿上,对陶知义确实还不错,然而,时间一长,见梓黎根本就没了踪影,他们心中就暗暗猜测只怕梓黎不是把这个孩子忘在脑后了,就是已经死了。

于是,陶二德夫妻俩便开始觉得陶知义是个累赘了,但是,再觉得陶知义是累赘,陶二德夫妻也只能对外说陶知义是他们的亲生孩子,毕竟大秦朝的百姓对精怪忌惮极深,朝廷更是明确颁布律法,凡是与精怪有牵扯的人家,轻则蹲大牢,重则满门抄斩。

这样的情况,他们哪里敢说出陶知义的真实身世?

再后来,陶钱氏便干脆扔陶知义去做学徒,来个眼不见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