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我弱我有理

姜晚负责给姜爸递木板,姜爸负责将木板用大钉子钉牢固。

“唉?谁给我打电话呢?”姜晚正在扛着大木板从后院出来,裤子口袋的铃声叮叮当当的响起来。

她懒得把木板放下来,直接将屁股扭到姜妈的面前,“你帮我接一下,看看是谁。”

“是刘队!”姜妈接听电话,才知道刘宏谨给姜晚送锦旗的事情,可惜他们已经回老家,注定是收不到了,刘宏谨同样觉得很可惜,只能以后有机会再说。

姜妈挂断电话笑道,“小晚现在成为大英雄了,全网都在夸呢,说要不是你勇于试毒,他们指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肉呢,刘队说给你颁个什么荣誉市民,还要送你锦旗。”

“荣誉市民?”姜晚挺意外的,她以为能帮去全家弄到一个优秀市民的荣誉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去救灾误打误撞的,还弄到一个荣誉市民!

“荣誉市民有什么好处吗?”姜妈不太理解。

“等到去领救济粮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这好处可比优秀市民好上太多。

领救济粮的地方在清泉村的村委会,附近几个村的人,每隔三天到清泉村排队领取。

还是按照之前的份额,每人每次可以领取三升水和三斤面粉,姜晚一家是优秀市民,每人可以领取四升水和四斤面粉,总共就是十六升水和十六斤面粉。

他们这次总共领取到十九升水和十九斤面粉,姜晚荣誉市民的称号,可以比别人多领取一倍的。

惹得排队的众人分分侧目,羡慕的眼神都掩饰不住,现在的食物多珍贵的,每人能领取的都是限额的,谁也别想多领走一口水,怎么他家可以领取那么多?

“他家是不是走后门,给工作人员好处了?凭什么他们可以领取那么多?”

“就是啊,多领六斤呢,够两个人的口粮了,怎么就他家的人特殊?”

“凭什么啊,我们也要领那么多,他们可以,我们也可以。”

“就是就是!”

顿时,排队的人们都嚷嚷起来,一个个的吵着闹着要让他们给多点。

清泉村的村长眼看着场面要控制不住,拿着大喇叭给他们解释,“这家人是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证府特殊照顾,给他们的食物多一些,大伙别嚷嚷,只要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可以额外多领到一些。”

队伍里一位老太太眼睛一瞪,“做贡献怎么了?我之前种地种出来的粮食,卖给很多人吃也是做贡献,怎么就没见多给我们点水喝?

再说我年纪大了,不是更应该特殊照顾吗?他们一家人精气神好着呢,既然是做贡献,更应该把他们的水让给我这个老太太喝。”

这是典型的我弱我有理,人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食物,凭啥给你,就因为你年纪大吗?

排队的不少人都觉得这个老太太不讲理,不过为了能得到更多的水,昧着良心跟着喊,“就是,反正我们也要多领。”

乡下人是不缺粮食的,几乎家家户户只要是种地的,都会在家存上很多粮食,为了防止灾年,也有的是等着来年价格高的时候卖掉。

总之,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深入老百姓的人心。

他们缺的是水,河里的水井里的水都不能喝,唯一获取饮用水的途径,就是领取救济粮。

“只有被证府登记在册的人,才能领到额外的食物,这电脑上没显示的是不能多领的,你们就别嚷嚷了。”村长卖力的给他们解释。

结果一个人都听不进去,他们才不管道理不道理的,就知道别人有的自己应该也有,

最后实在没办法,还是靠守在这里的两个警力,拿着枪暴力镇压,道理讲不清,只能动真格,简单粗暴,一群人瞬间就老实了。

他们担心要是被拉进黑名单,以后都领不到,就亏大了。

姜奶抱着粮食往回走,“老一辈的农村人都是穷怕饿怕了,要是有机会能多领点食物,我也会问他们要的。”

倒不是他们无理取闹,农村人大部分文化比较低,一些老人从上个年代过着穷苦日子过来的,遇到好处就要往家里捞,遇到便宜就要捡,这是他们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家里钱不多,只能依靠节俭过日子。

姜晚他们到家的时候,遇到一群人在他们家的门口,还以为是出什么事情了呢,走近才看清楚,原来是大舅二舅一家来看他们。

“你们救济粮领完了吗?”姜妈上去热情的打招呼。

二舅妈王灵笑道,“我们一大早就去排队领了,回来的时候看到你们家上面的烟囱冒着烟,就想着你们回来了,过来看看,你说回来怎么不说一声呢。”

“刚回来没几天,这不是忙着收拾屋子的吗?本来想着收拾好去看看你们的,快进屋暖和暖和。”姜妈笑道。

姜妈边让姜爸开门,便陪着他们说话,“大哥,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姜晚的大舅杨立福听到姜妈这么问,感慨万千,“这还得多亏你们啊,当初你们说让我们买防护服多屯水的时候,我们见事不对,凑着杨兴文的车一起回来的。”

杨兴文是二舅家的儿子,大学是学编程的,在隔壁市里上班,大舅一家在关城工业区一个厂里上班,杨兴文回来的时候正好路过那里,顺便接上大舅一家一起回来的。

大舅杨立福还有个儿子,叫做杨卓业,比杨兴文还大上两岁,今年应该二十七了,还有个女儿杨卓樱,刚上到大二,就因为灾难停课待在家里,今天都跟着一起来的。

“小樱现在越长越好看了。”姜妈夸道。

杨卓樱笑道,“哪里,跟小晚姐比不上,小晚姐有能力还漂亮,我在网上可是看到不少关于她的新闻呢。”

“这孩子真会说话,快进屋!”

壁炉整天都在烧着,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一进屋子,身上的寒气都消散掉了。

大舅妈王琴看着着火的壁炉羡慕的很,“还是你们家有想法,整个房子都是暖和的,不像我们烧的小炉子,只能暖和那一小片。”

“确实好用些。”姜妈把壁炉上一直炖着的牛骨汤一人给他们盛一碗,“当初给你们说让你们囤水囤食物,你们都囤了吗?现在家里还有吃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