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离家男儿念家乎

————————————

“董璜实在是色胆包天,竟然连董卓女人的注意都敢打。”

看着董璜离去的背影,刘如意暗暗腹诽起自己这位老丈人,若论性情,董白的刁蛮任性倒是与董璜如出一辙,不愧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另一边,王允向贾诩道谢,笑道,

“多谢贾御史,董璜这等竖子出了名的纨绔,也唯有您方能镇住。”

“不敢当,此番冒昧前来,不知道王氏兄弟可在府上。”

“原来贾御史是来找休玄、元伯的,请!”

王允对贾诩并不陌生,熟络的将其带入内府后院之中,乔装成近侍的刘如意紧跟其后,因为担心被王允认出,他不敢言语,默默低头。

在内府之中,

太和青龙的王融与王雄两人立刻出来与贾诩相见,他们知道贾诩虽然是董卓的谋士,但实际上却并非忠于董氏。

而且早年间,作为游侠的王雄在西凉曾与贾诩相识,并且受雇于贾诩杀人,挑拨武威郡羌汉两族的矛盾,以扩大贾氏在当地的威望,两人可谓是知根知底的老相识。

“文和,你今日前来,定然是有大事商议吧,否则怎么会主动暴露与我们的关系。”

王雄目光透着异色,淡淡道,

“休玄还是老样子,一见面就直入主题,连片刻的寒暄都没有。”

脸上露出笑意,贾诩便开门见山道,

“休玄、元伯,今日便是为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出来吧,刘兄!”

闻言,刘如意立刻站了出来,拱手道,

“在下大汉云中王刘如意见过两位先生,我早从韩龙口中听说了太和青龙一文一武两位首领的事迹,不想今日有幸相见。”

王雄见之大骇,王融倒是很快反应过来,笑道,

“我等草莽能得到王爷的青睐,甚幸之,只是不知王爷与文和此来究竟是何目的?”

刘如意与贾诩对视了一眼,眼神闪过一丝狠厉,斩钉截铁道,

“太和青龙是雒阳城内有名的刺客组织,我来此自然是要请两位首领替我杀一人!”

“何人?”

“国贼董卓!”

另一边的相国府内,董卓尚不知道自己的人头已经被人惦记上了,他接到虎牢关前线大捷的军情之后,总算安心下来,开始重新享乐,在府内宴请西凉众将。

“相国,关东军那帮饭桶一辈子也不可能攻破虎牢关,您尽可放心!”

“哈哈哈,可惜我樊稠没能去到虎牢前线,否则定要斩下袁氏小儿的人头,那头骨给相国做杯盏饮酒。”

“关东军与我们西凉军相比,犹如羊羔之比猛虎,他们焉能不败。”

府内,西凉众将交杯换盏,大声贬斥着关东军,以显示西凉军团的威武。

此时,西凉大将李傕站了出来,向董卓献媚道,

“相国,末将前日得了几位歌姬与舞姬,今日不妨召见她们前来为众将起舞以助酒兴。”

闻言,董卓大喜道,

“好,李傕此举甚好,美酒岂能少了美人作陪,哈哈哈!”

不一会儿,几名妖娆娇媚的舞姬簇拥着一名歌姬入内,一时间,空气除了酒香,还飘荡一阵胭脂浓粉的香氛。

莺吟燕舞,靡靡之音,令西凉众将的兴致更高,不过旋然,歌姬的曲调一变,竟然唱起哀怨婉转的思乡曲,宛如殷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怨妇。

“離鄉,父何樣?

離父,妻何樣?

離妻,子何樣?

離家男兒,念親呼?

念親呼?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踄彼岵兮,瞻望父兮。

離家男兒,想妻乎?

想妻乎?

明月何皎,照妻羅床,夫見君子,淑之調飢。

離家男兒,憶子乎?

憶子乎?

子愛父慈,子愛父嚴,無父何怙,無父何伺。

生離是苦,死別是苦,無親是苦,無妻是苦,無子是苦

無家更是苦。”

悲伤的思乡厌战之曲,令正在饮酒的西凉将士们不禁潸然泪下,对他们而言,从西凉之地来到雒阳,离家已有数年,早不知家乡父老妻子的音容。

虽然引起了西凉将士的思乡愁绪,不过一曲作罢后,歌姬并未停下来,反而又用略带伤怀的哀音唱道,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歌姬之音尚未落下,只听堂上“铿锵”之声响起,一人抽出腰间佩剑,赫然向歌姬一剑刺去,正中胸膛,顿时血染红杉罗裳。

伴随四周舞女的惊骇尖叫奔跑,其人却是举剑大骂道,

“此等妖女以靡靡之音扰乱我西凉军心,众将何故不杀之。”

来人正是刚刚从偏厅入内的李儒,他虽然是一介文臣,但是出身西凉,持剑杀一女流,如同斩鸡屠狗。

被杀的歌女乃是李傕爱心的侍妾,他立刻大怒道,

“李文优,你这是何意,竟敢公然在相国面前拔剑杀人,你欲反乎?”

“李傕,你焉敢问罪于我,身为相国的左膀右臂,你不思尽忠效力于军前,反而让妖女出来蛊惑军心,当治你扇动之罪。”

看见自己的文武之臣争斗,董卓当即皱眉,出来劝阻道,

“文优,区区一女子尔,何必小题大做,将士们出西凉日久,思乡也是人之常情,岂能用杀伐止之。”

李儒作为董卓的女婿,深得信任,虽然无兵无权,但是只言片语之中就可以决定西凉大将的来去,故而被李傕、郭汜等人妒恨,双方关系早已经不和睦。

董卓虽然宠信李儒,却也不好寒了手下将士们的心,于是乎道,

“李傕,你也不必气恼,不过死了一个歌姬,你若喜欢,尽可从我府中选几个中意的带回,算是咱家代文优赔你的。”

“多谢相国!”

李傕可是迁都的坚定拥护者,与不同意迁都的李儒可谓势同水火,可董卓的态度始终不明确,导致李傕、李儒双方都在努力劝说。

其实董卓也想要迁都,毕竟长安是他的大本营,还有他精心修建的万岁坞,里面储有“金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粮草辎重足够支撑三十年”。

不过辛苦打下的雒阳,董卓也不愿意拱手让人,他正在筹谋一个惊天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