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西北奏折

凉雨噼啪地迸溅在宫门之下。

这时节,雨势还能下成这样,也已经是不多见了。

暖阁之中春意盎然,康熙只穿了一身单薄衣裳,翻开了西北送来的折子。

这是来自大将军王胤禛的奏折里,里面提到了西北粮草缺少,许多东西也不如之前以为的容易购买。

出去派人四处寻找购来,要花不少银两。

后面还付了一张说明,里面细细地阐述了西北当地的物价。

这封奏折的意思是希望朝廷能够再拨一些银两,调拨一些粮草送过去——毕竟银钱在手,未必就能保证想买到的物资都能充分准备到。

若是不趁早先储备起来,便很容易受制于人。

康熙反复看了几遍,伸手将折子拍在了案上,闭目半晌,赞许地点了点头。

至少这说明胤禛是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的。

想得也很细致。

……

他正在这里看着,永和宫人匆匆地就过来禀了,说是德皇贵妃娘娘身子不大舒服,已经好几天没像样的吃点东西了。

梁九功在殿前听着就是面色一变,赶紧就进去暖阁里禀告了。

康熙听着也是眉头一皱,立即就把宫人给叫进来了,又问皇贵妃娘娘这症状发生于什么时候?怎么之前一点迹象也没有?

宫人跪在地上,一边抹眼泪,一边就说是皇贵妃娘娘思念亲子,心思郁结,以至于此。

毕竟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女人,康熙站起身来,在案前来回踱了几步,就命令人摆驾永和宫,要亲自过去看望皇贵妃。

……

永和宫里,乌雅氏才刚刚喝过了药,正被宫女们扶着躺下,就听说万岁过来了。

她是从来恭敬谨慎惯了的性子,几十年如一日,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若非如此,也不能得皇上数十年看重。

此刻,乌雅氏挣扎着要起身,却被走进来的康熙给赶紧抬手止住了:“躺着!”

乌雅氏自然不会真的躺着,还是一边咳嗽着,一边命令着人拿了枕头来垫在自己腰后,努力让自己能坐起上半身来:“请万岁恕罪,臣妾……”

康熙一撩袍角,在她床边坐下来,伸手就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里很有责备之意:“怎么病到了这样,才让人来对朕说?”

一殿奴才都跪了下来。

康熙立即让人去请了太医。

乌雅氏脸色苍白,泪光盈盈:“万岁日理万机,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兼有西北战事萦怀,已然分身无暇,臣妾贱躯不足惜。”

这么一说,康熙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他手一挥,便让人把方才带过来的奏折给送了上来。

乌雅氏一眼瞥见是奏折,低呼了一声,赶紧就转过了脸去:“皇上,臣妾身为后宫妇人,此等……”

康熙直接打断了她的话:“你先看看。”

乌雅氏还是不敢看,口称有罪。

她如今恭谨,康熙自然欣慰,温声道:“是胤禛所书,不要紧,朕权捡了这一页过来,都是家书而已。”

既然刚才宫人都说了皇贵妃的病是思念亲子所致,那么把这份胤禛亲手写的奏折拿过来给她瞧一眼,也算可慰舐犊之情。

乌雅氏先是一怔,然后就明白康熙又误会了。

她的确是思念亲儿子,不过不是思念四阿哥,而是又想到了十四阿哥。

上个月,才刚刚是十四阿哥的忌辰,万岁当时也是伤心了一阵子,长吁短叹的。

但是第二天也就恢复如常了。

毕竟,他儿子还多呢。

但是乌雅氏就没法这么轻松便释怀了——尤其是胤禛出征西北,之前曾经往永和宫来辞别母妃。

虽然礼节都是做的恭恭敬敬,无可挑剔的,但是态度总是淡淡的。

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这样一对比,想到自己一手养大的十四阿哥,乌雅氏偷偷哭了好几天,夜夜睁眼到天明。

这般不生病才怪呢。

不过,康熙既然误会如此,乌雅氏也没有必要解释说明。

“万岁……”

她就坡下驴,一边用手帕擦拭着眼泪,一边顺着康熙的误会就说了几句自己对胤禛的思念之情。

康熙伸手将她揽进怀里,连连点头,又叹了一口气,说是等他日胤禛回来,必然将皇贵妃这一番慈母心怀告诉他。

正说着,太医已经匆匆地到了。

太医院听闻是皇贵妃贵体违和,都紧张起来,不但将平日里素来给皇贵妃看病的太医送来,另外又派了两位年轻高明之士。

看见万岁也在这里,太医更紧张了。

几个人跪下来,恭恭敬敬地先给万岁行礼,然后才给皇贵妃行礼,随后问诊。

康熙出去在外面等着,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隐隐的有些心神不宁。

尤其是听着里面德妃一阵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德妃——尽管如今乌雅氏已经成了皇贵妃,但是一提到她,康熙下意识还是会唤她为德妃。

宫里这几年,走了两位太嫔,后宫的妃嫔也病死了几位。

乌雅氏如今年龄也不轻了……

她十几岁就伺候在他身边了,如今他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外面都说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也不过是嘴上的繁华。

实际上……活到这个年纪,说的难听些:差不多也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了。

乌雅氏……德妃……这个陪了他大半辈子的老人儿,如今也要走了么?

康熙瞧着永和宫殿外天空翻滚的乌云,一时间心里竟然也生出了凄凉之感。

……

不一会儿,太医就出来跪下禀报了——只说请万岁放心,皇贵妃娘娘这只是轻微的咳疾,再加上思虑过多,需要安神补眠。

等到开了药方,调养一阵子就是了。

康熙听着就放了心,然后就看领头的太医脸上多少还是有些为难之色。

康熙是何等敏锐的眼力,一眼扫过去就看出来了。

他抬手道:“但说无妨,朕恕太医无罪。”

领头太医磕了个头才补充了下半句话——皇贵妃娘娘虽然身子没什么大碍,但是也正因为身子没什么大碍,才更要当心。

因为人毕竟已经老了。

到了这个年纪,疾病不是一种一种来的,而很可能是全面性的来——几种病情夹在一起。

病来如山倒。

这种情况——医者们见多了。

而最先的预兆,往往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