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狂热欢迎

即将到达最前线的最后一站大营。

上空一碧如洗,强烈的日光照耀得人几乎睁不开眼来。

顾幺幺站在大营前,用面纱将脸部肌肤裹住——不但只是为了爱美,而是这里的紫外线强度实在可怕。

假如不再注重防晒的话,过不了半天皮肤就肯定晒伤了。

她其实之前还担心过高原反应——虽然这里海拔其实还好,但是若是再往西北去,迟早都要进入真正的高原地区。

到时候军士们的身体能不能适应,谁也不敢打包票。

不过好就好在——因为是从北京城骑马过来的,身体总是有一路逐渐适应的过程。

速度越慢,危险相对的就越降低。

这就比现代人坐飞机直接飞过去落地,要好得多。

另外,高原反应这事儿,顾幺幺之前也曾经对四阿哥提过的。

不过,这时候不叫高原反应,而是叫“冷瘴”。

所谓“人升高气喘,口鼻之间,迎风不能呼吸,辄僵不苏,土人谓之寒瘴”,其实就和现在说的高原反应是差不多的意思。

可能还包括一些风雨引发的肺水肿和感冒。

不过,西北用兵也不是这几年的事了,四阿哥既然身为统帅,自然更早就有了充足的准备。

高原反应虽然是个问题,但是也并不会成为遏制军队战力的主因,毕竟一场战争打下来,武器、士气、后勤、战术、战略都很重要。

更何况,越是要在西北待上数年,留给军士们适应的时间也就越充裕。

演武场上,三军盔甲在日光下闪烁出凛冽的冷光,步兵们演练劲弩,随着号令,整齐划一,箭落如雨。

骑兵在马上奔腾,飞扬起一片尘土。

还有大炮什么的,威力就不必说了。

四阿哥站在指挥台上,在强烈的日光下也微微眯起了眼睛。

……

三日后,大将军王到达一线。

西宁已经到了深秋,天气寒冷。

听说京城的四皇子到来了,西宁几乎万人空巷,老百姓们纷纷出去迎接。

在一片王旗之后,四阿哥一身铠甲,骑马率领在大军的最前面,

后面跟着的是辅佐他的大臣们,再然后才是家眷的马车。

顾幺幺坐在马车里。

四阿哥所率的大军是从东边进入西宁城的,然后沿着西宁城最主干的一条大街,径直进入驻地。

顾幺幺本来还在一路兴致勃勃的欣赏西宁街景,结果也被眼前这声势浩大的欢迎给吓到了。

她甚至亲眼看到有站在后面的西宁老百姓——因为想一睹大将军王的风采,于是踩在了高凳一类物事上,结果人群汹涌,东倒西歪,凳子也被踩翻了。

于是人就直接摔了下去,直接当场摔了个七荤八素。

幸好旁边有人赶紧帮着拽起来扶起来,否则前面人的脚后跟都快踏到后面人的胸膛上去了。

顾幺幺看得惊心动魄,心说这要是再不控制人数的话,就要出事了。

很危险的!

万幸队伍移动的很快——四阿哥也是怕百姓们涌上来,于是命令护军们加快了速度。

道路两边,负责拦住围观的人们,让他们不要涌到大街上来的官兵,都是西宁当地官员派出的驻兵。

驻兵们横着长矛,一个个费劲地拦住人群,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顾幺幺都能感觉到他们都快崩溃了。

一直到了驻地的大门,直到马车碌碌地驶了进去,顾幺幺还能听见后面不断的载歌载舞的欢呼声:“大将军王!大将军王!大将军王!”

这喊声一直在顾幺幺脑海里循环播放,都快洗脑了。

就……实在很热烈啊!

三格格倒是有样学样,在马车上抱着弘历在膝上,抓着弘历的两只小胖手,一左一右的挥舞:“大将军王!大将军王!”

弘历高兴得咯咯咯直傻笑,鼻涕泡泡都笑出来了。

顾幺幺:……

……

到了驻地之后,四阿哥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了罹难官兵的善后事宜。

毕竟之前前往西藏的部队,曾经全军覆没——很是惨厉。

四阿哥处理完死伤官兵的善后事宜、发了相当数目的抚恤金之后,随后便亲自带领大臣们,祭奠了战役中死亡的将军和全体军士。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祭奠,旁边不少铁汉子已经默契了眼泪。

这一举动,瞬间就得到了西宁诸多官兵的人心,以至于大将军王还没有完全和驻青官兵熟悉,已经先赢得了一片口碑。

此为一。

其二,胤禛在派遣军士到牧区驻扎时,为了防止军士欺压当地百姓,直直接就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都是之前的领军将领未曾注意到的地方。

四阿哥治军很严,一再训诫手下官兵,如有偷盗百姓牲畜之人,依法严惩。

管束的上司也不会放过——谁让你没本事管理好手下呢?

不但革职,而且一并治罪。

这样一来,小头领们人人都担心自己手下的士兵欺压百姓,手脚随意,于是又严加训诫。

一时之间,当地百姓对于这位从京城来的四皇子大将军王简直奉若神明。

甚至有百姓携家带口,走到大营附近便欢呼称大将军王为“台吉”

台吉是蒙古语,等于汉语的太子。

没错,就是这么直接!

四阿哥开始还不知道,最后是手下人在外面听见了,吓了一跳,匆匆跑回来禀报。

四阿哥听着的时候,正在中军大营里,顾幺幺刚刚带着婢女过来给他和弘昀送汤。

他才喝了一口,听见底下人跪在地毯上把这事儿给禀了,他一口汤就呛住了。

一边咳嗽,一边四阿哥就抓住了顾幺幺的手。

他咳得说不出话来,顾幺幺却是明白他的意思的,挥了挥手就让人去制止了。

不过,制止了也没有用——人心所向,哪里是捂住嘴就可以的呢?

在很短的时间内,驻西北的官员都将这位四阿哥视为了未来的天子。

毕竟,西北的条件相对于王府之中,自然艰苦许多。

万岁之所以还要把四皇子派到这里来,当然不是为了让他吃苦的,而是想帮助四皇子树立威望,将来有朝一日继承大统,也好让朝廷上下,人人心服口服。

毕竟位尊就得有功。

而最大的功劳,就是于国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