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日本国内的起义军

第780章日本国内的起义军

时间一晃来到1943年1月,周维汉来延州已有八个月之久。

在此期间,华北的局势风云变幻,国军在失去中条山大片土地之后,其在长治地区的第24集团军与晋城地区的第3集团军以及战区直辖的第80军、98军合力拿下日军重镇晋城,并迫使日军放弃博爱、修武两地,将主力兵力收缩到新乡。

其次,日本关西地区爆发工农兵大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席卷京畿地区的几个重要城市。

前番参与津门兵变的日军大部分裹挟租界的日本民众,携带大批物资遁入了燕山山脉,此后一直与驻扎在津门的二十七师团打游击,这伙“起义军”与冀东军分区的八路军互为奥援,致使小鬼子一直无可奈何。

但是这伙“起义军”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日本高层的注意,真正起到杀手锏作用的是已经潜回国内的汤本信夫等人。

汤本信夫这一伙日军原本是从沪都要调回国内休整的,但是运输的船只到了塘沽之后,却被华北派遣军截留,致使这伙日军心生不满,于是发动兵变。

在津门兵变这一期间,周卫国秘密联系上了叛军首领汤本信夫,双方达成了秘密交易,将津门的机械设备以及财富瓜分一空。

周卫国给汤本信夫这伙“起义军”量身定制了一套活动纲领,而后汤本信夫率领四百余名骨干乘坐大阪商船秘密返回国内。

日本与中国不同,它是一个畸形的工业国家,也就是说在日本的各大城市中工人阶级具有强大的基础,然而却受到贵族及资本家的剥削。

所以活动纲领的要旨是以工人为骨干,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大城市发起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起初,汤本信夫回国之后并没有贸然起事,原因则是日本国内各地区也有成建制的守备师团驻扎,是以不敢随随便的暴露踪迹。

这伙日军大多来自京畿地区的神户,少部分来自京都及大阪,随着日军在东南亚的战事吃紧,陆续有新组建的师团被调走,使得当地的守备力量大幅度减弱。

在此期间,汤本信夫等人潜入到神户的各个工厂发展力量,同时在各地守军中秘密串联,着实发展了不少力量。

日本主要有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四大块区域,其中本州岛是最为核心的区域,又山脉划分为关西、关东两地。

在日本古代,关西地区的京都、神户、大阪等重要城市一直是政治中心所在,随着明治维新兴起,政治中心转移到关东地区的东京等地。

两个地区的矛盾由来已久,且随着经济的偏差越演越烈,而日本国内军国主义盛行,阶级矛盾尖锐,战争并没有使得普通民众获利,反而让普通民众苦不堪言,犹如一颗火药桶一般,一颗火星就能将其点燃。….

“王侯贵族,宁有种乎?”

日本民众苦暴政久矣,这一宣传口号让日本民众人心浮动,最先起事的不是汤本信夫暗中组织起来的工人队伍,而是神户当地的守备师团。

这支守备师团的日军大多都是新兵,正在国内整训准备奔赴战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许多士兵接到家里人的来信,士兵们被信中内容煽动,致使人人畏战,不想被调离国内。

起事当天,一伙三百余名日军士兵纠集起来,突然发起暴动,高喊:“王侯贵族,宁有种乎?,而后冲进守备师团部,将一干师团部高官杀死。由于事发突然,负责维持军纪的宪兵队并没有起到作用,兵变的日军裹挟了五六千名惊慌失措的士兵朝着神户而来。

神户城内并无重兵把守,当地官员急忙组织市区民众守城,其中工人乃是主要力量,却不知市区的工人已经被汤本信夫煽动。

于是乎,这伙人名正言顺的领到了武器装备,趁机起事,反手就将当地的一众长官扣押,两股起义军在神户顺利会师。

按照起义军的活动纲领,汤本信夫控制部队接手城防,维持治安,而后指挥部队在市区内查抄一些不法商人,为非作歹的贵族的资产。

下一步则是,派遣士兵回到家乡,发动父老乡亲,召开审判大会,分发查抄的资产,将田地分到农民手中。

汤本信夫实施的手段虽然因为缺乏经验而略显粗糙,但是却因为将利益分配下去,很快就获得了人心。

起义之事如同旋风一般传遍关西地区,随之而来的是各地民众纷纷效仿,起义频发,工农兵拧成一股绳,席卷关西大片地区。

日本高层得知此消息之后,异常惊慌,日军主力师团全部在外作战,且士兵乃是起义军的主要力量,致使日本政府不敢轻易调动周边地区的守备师团前去平叛。

这也为起义军争取到了时间,汤本信夫当即调动一部分起义军进去关原等地,试图截断关西与关东的联系。

老巢起火,显然是会影响日军的军心,所以日本政府竭尽全力封锁消息,足足过了半个月才有消息传到中国。

《大公报》点评这是日本国内工人阶级的觉醒,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大胜利。

在起义之初,寺内勇就得到了消息,他也没想到通过自己送回去的四百余名叛军士兵居然弄出来这么大的动静。

只不过日本高层下达了命令,严禁各师团士兵与国内有书信往来,所以一开始基层士兵并不清楚国内发生了动乱。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国共双方先后通过潜伏人员得知了日本国内的情况,转而同盟国以及轴心国两个阵营的国家也得知此消息。

同盟国阵营的国家纷纷发起宣传攻势,国民政府直接令空军向日军占领区分发传单,原本缅甸境内胶着的战事出现了转机,驻缅日军开始收缩力量。

一时间,日军似乎大势已去,中国民众举国欢腾,似乎距离胜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

日本国内当时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瞎写的

(本章完)

.

...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