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西北地区跑了一遍,连青海那边都没有放过,算是对这些地方有些了解了。
给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实在是太炎热了,特别是这个季节,气温50度应该是有的,地表温度会更高。
他之前虽然研发了不少耐旱、耐高温植物,但是如此高的气温,除非是雨量非常大,如果是霏霏细雨,还没有落地,就被蒸发掉了。
强降雨需要大云团经过上空,但是这里处于被山脉环抱的地方,想要有大云团经过很难,原因就是大云团一般只会在低空形成。
xj所谓每年高空水汽量高达1.88万亿立方米,都是以分散水汽形式经过,这样的水汽密度,很难形成大雨和暴雨。
所以麒麟环境工业集团的降雨技术,可能在这边的作用不算特别大,大量的降雨还没有落地,就已经被蒸发了不少。
就算落地了,有多少能够渗入地下还未可知,地面温度更高,蒸发效应更强,不是说没有效果,只是效果非常有限。
在回程途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塔里木盆地的气温降下来,让其白天能够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如果能够做到,降雨作业效果就非常明显。
显然这个难题不好解决,目前降温的技术比较有限,要么是机械降温,要么就是热对流降温,这些技术都无法实现大面积降温操作,而且还是开放的户外。
“回家了,怎么话反而少了?”裴晴看到他比较沉默,便问道。
“我在想问题,如何将塔里木盆地的气温给降下来。”叶子书说道。
裴晴听到他的话很惊讶,这还能将温度降低?如果真有这样的技术,估计人类早就想出来了。
不过对于叶子书的思考,她也没有说不可能,因为眼前的人儿总是能够创造奇迹,不过还是提醒道:“这需要解决热辐射的问题!”
这个看似很浅显的看法,却提醒了叶子书,实际上影响气温的主要形式就是热辐射,太阳光也是热辐射的一种形式。
热辐射其实就是携带能量的电磁波,如果能够吸收这些热辐射电磁波的话,就能有效降低气温,甚至还能用于发电,毕竟这也是能量。
吸收热辐射的技术他也有一些,不过都是利用物体吸热的形式,影响气温的范围非常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总不能将整个盆地给覆盖一遍,成本难以承受。
如何以廉价的方式实现对空气中的热辐射进行收集呢,叶子书又陷入了思考,裴晴看到他这样,也不再说话,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空气流动来实现吸热,建设大的吹风机,让空气通过特殊的通道,里面有装置可以对通过的空气吸热。
不过这种方式并不理想,一是吸热效率非常低,二是能耗非常大,吸收的热量还不足以覆盖消耗的能量,三是成本过高。
这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叶子书稍微想了一下就放弃了,但是一时又没有其他办法,让他思考了一路,几乎一无所获。
直到在南昌下飞机的时候,突然脑袋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能量场来对付能量,这才有可能满足他的要求。
其实这个能量场也不算特别复杂,也是一种电磁能量场,和普通的电磁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域场。
里面包含各种波段的电磁频率,外部电磁接触这个能量域场后,会被改变电磁方向,被同化吸收,成为能量域场的一部分。
这套能量域场装置,初期需要主动输入庞大的能量用于形成域场,然后通过吸收热辐射来反馈自身,用于发电,这样就有了能量输入。
综合估算,输入的能量应该远远大于输出的能量,只有如此才有吸热的效果,如果反过来,可能不但不能吸热,还有可能放热。
回到家已经是8月下旬,他老家倒是没有如之前那样整天下雨,但是洪水并没有因此解除,长江上游、清江、汉江流域等都出现了特大暴雨。
如果长江无法完全消化这些雨水,就需要鄱阳湖这边泄洪,他家乡就在旁边,水位还要暴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水位已经涨到了他宅子的山脚下,要不是周边都用特殊水泥材料进行了浇筑,这样浸泡都要担心会不会山体滑坡。
他这栋宅子当初建造的时候就考虑了这一点,加上地下还是实验室,越久坚固程度越高。
天问医学院还没有开学,叶子琴除了工作上的事情,一般也是待在家里,当叶子书回家后,她就老问西北好不好玩。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当裴晴告诉她,其实并没有多好玩,将这段考察之旅讲了下,她再也没有询问的兴趣,炎热的气候、满目黄沙,除了日落的时候非常壮观之外,确实没有什么可看的。
这次回来,给父母带了些果干,都是那边当地特产,现在交通不方便,这些东西运到内地还真不容易。
在家休息了一天,叶子书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场域是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之前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
我们常接触的场域,应该是磁场,白虎科技公司的空间站就使用了人造磁场,用于抵御高空带电粒子流,延长空间站的使用寿命。
说到这里,他们的空间站在7月初就建设完成,目前派遣了十几个通用机器人上去,对空间站做最后的整理和调试。
真正达到使用条件,应该要到9月份,只是很多合作国家的航天员还没有培训好,就连我国也是如此。
好在白虎科技公司现在改成了航天飞机运输人员,对身体要求比飞船要低很多,倒是不妨碍将相关人员送到空间站。
目前他们已经和全球65个国家签署了空间站合作协议,实力较弱的国家可能只派遣一两名航天员,实力强的国家,航天员数量就比较多。
根据他们估计,到时候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数量大约为80人,剩下的20个名额,由我国的航天部门和白虎科技公司自己的航天人员占据。
如果全年满负荷运转的话,空间站项目每年可以给白虎科技公司带来7000亿元左右的营收,相当赚钱。
至于将空间站拓展成太空城,目前并不着急,等过几年之后,积累更多的实力在行动也不迟,反正现在建设那么大,也没有用武之地。
太空城最好和星际采矿结合起来,这样太空城就变成了中转太空港,才能体现出太空城的价值,花的钱才有可能赚回来。
这次他要研发的场域也算是电磁波的一种,但是和传统的磁场不同在于能够干扰热辐射电磁波,改变这些电磁波的路径,同化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他其实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只是之前研究虚拟世界的时候,学到了很多物理理论知识,有这些理论猜测出来能够做出这样的东西。
不过他还是按照老套路,在自己研究之前,先去虚拟图书馆里面找资料,如果能够找到现成的技术资料,就能省事很多。
来到场论相关的技术资料区域,这里面的资料同样不少,实际上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场,我们平常感受到的引力场只不过是这些场的一种罢了。
实际上人类是很难感受到宇宙场的存在,之所以如此,原因就是宇宙场太过于隐晦,往往以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目前的科学能力,只能对我们能感受到的场进行研究,而且还不是直接研究,都是采用间接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
因为场一般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存在,只能通过外表不寻常的表现来进行特性研究,例如电磁场、引力场都是我们无法看到。
实际上任何生物也有生命场,就是他研发出来的生物机器人同样有,我国的很多中医理论,其实就是对生命场的应用。
只是生命场相比磁场和引力场,更加难以捉摸,他不清楚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探知的,大概率也是长期经验总结得出来的结论。
在他撰写的医学书籍里面,就有大量关于中医针灸方面的应用,只是并没有阐述为什么要这么做。
想要了解根本原因,还得看他的《系统性医学》这本书,里面提到了相关内容,但是信不信就不知道了。
因为《系统性医学》并不是采用传统的论文形式,里面的很多内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理论依据,只是他对人体医学的综合性概述。
实际上中医针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调理人体生命场,如果用现代化医学解释,就是人体内另一种有别于血液循环的体液循环系统。
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象,从表象研究虽然能够得出一些结论,但是也会忽略很多其他可能,这是现代医学的弊端,研究问题往往都是瞎子摸象,不够全面和系统。
除了这些天然场,还有很多人造场,这个就非常复杂了,这片关于场的技术资料区域,大部分都是人工场方面的技术资料。
他现在想要实现吸收辐合能量的场,就是人工场的一种,只是面对如此浩瀚的资料,他也只能慢慢找,如果有智能索引就好了。
接下来的一周,他除了吃饭和睡觉,基本上都在虚拟图书馆里面看资料,裴晴看到他整天睡觉,还以为他身体不舒服,不得不解释一番。
可惜一周时间过去,他并没有获得想要的技术资料,这让他有点气馁,准备放弃,不过想了想,还是打算多看一些资料。
这段时间虽然没有找到他想要的技术资料,但是却让他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场,以及匪夷所思的运用场景。
简单的场只需要简单的能量道具就能完成,例如能让人产生幻觉的场,他现在就能布置出来,相对比较简单。
也有更强大的场,需要利用宇宙星辰作为场基,达到封锁某个宇宙区域或攻击某个宇宙区域,当然也能对某个宇宙区域实现改造。
他从这些资料里面,隐隐约约找到改造星球的办法,人工布置一个巨大的场,将星球包裹在里面,然后利用场能量,实现某些改造。
不过做起来难度就很大了,场运行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在陌生的星球如何获取庞大的能量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相关设备的制造和研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还需要特殊的材料,这些都为利用场改造星球制造巨大的障碍。
要不是知道这些都是科学技术,他都有理由怀疑看的玄幻法术,非常像小说里面写的神仙阵法。
如果这些技术资料流落到现实世界,将会掀起新的科技革命,不过想要掌握这些场,难度也极大,条件非常苛刻。
最大的难题就是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光是掌握如何使用是不够的,需要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里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就需要学习者在学习场之前,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就不是现在的人一生能够学完的。
叶子书看的时候,开始还饶有兴趣看里面的详细内容,可惜连他在有些地方都有些迷湖,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
除此之外,有些材料也是非常苛刻,例如他就看到了反重力场,可惜建立反重力场需要应用到超维空间理论。
还不是学了空间理论就能制造出反重力场,还需要特殊的物质媒介来沟通超维空间,不然同样实现不了反重力效果。
我们现在的物质,都是基于现在空间而存在的,想要沟通三维空间和四维空间,形成彼此连接,就需要使用到半四维物质打造的材料。
可惜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很难制造出来,就算强行制造出来,付出的代价非常大,得不偿失。
这些对他来说,都像是新发现,哪怕没有目的,他也打算花费一定的时间,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后面他又继续看了一个月的技术资料,甚至还每天抽时间去虚拟课堂学习更系统的场论,至少要把基础性知识搞清楚。
不然有些技术资料里的描述,连他都看不懂,这还是概述里面的内容,如果涉及更具体的内容,疑惑可能会更多。
一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他需要的热辐射场域技术资料,让他欣喜若狂,如果让他自己研究,一个多月的时间肯定不够。
找到技术资料之后,他又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对技术资料进行研究,主要是里面很多描述,连他也搞不清楚,需要在虚拟课堂学习才行。
等到搞明白这些技术资料之后,叶子书开始根据现实场景进行针对性设计,既需要符合应用场景,又需要现在的条件能够满足。
这又花费了他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在超级量子计算机上实现了场景模拟,效果非常好,在塔里木盆地应用场景中,最高能够吸收80%的热辐射能量。
如果这样的话,整个塔里木盆地的气温完全可以降低到20摄氏度以下,将原本炎热的地方,变成干爽宜人的地方。
完成了超级量子计算机模拟实验之后,叶子书开始购买实验材料,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物制作,这项工作不用他亲自来做。
他则是进行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虽然还没有在实验室重现,但是他认为失败的可能性非常低,提前将技术资料整理好能节约时间。
技术资料里面并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全都是一些如何生产相关设备的资料,以及配套的输电和发电设施技术。
整个塔里木盆地面积高达40多万平方公里,每天吸收的热辐射能量非常庞大,甚至比麒麟能源工业集团现在建设的太阳能发电功率还要高。
这让他都有点后悔让麒麟能源工业集团今年进行疯狂增加发电功率了,相比之下,现在利用热辐射吸能场发电,成本要低得多。
目前麒麟能源工业集团建设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功率为13万亿瓦,年产电能约为26万亿度,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对所有能耗的需求。
如果这套新的发电设施建成之后,发电量多到根本就用不完,如何消耗掉,将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降低电价,现在居民电价平均为0.35元,工业用电就要贵一些,如果进一步降低电价,也能进一步促进电力消耗。
不过他认为终究有个限度,除非科技出现了更大的突破,需要更庞大的能量来进行支持,不然不可能无限增长。
而且他还要考虑到以前的投资收回问题,不过发电量成本降低是一件好事,想要消耗电能,其实有的是办法。
例如大规模将澹化海水送往西北地区,由于电力成本低,这么做就显得有利可图,如果西北地区每年能够获得几千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补充,气候和土壤改造计划更加顺利。
还有更有价值的消耗方式,例如利用电力来生产其他稀有物质,这样将会进一步让人类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束缚。
他现在考虑的是这样的技术要不要现在拿出来,相比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有点过于先进了,可能会造成其他不良反应。
目前还不清楚后续有什么变化,暂时先这样,如果实在用不完,就只能降低电力价格,看看能消耗到什么程度,每年有多少电力剩余。
当然,也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卖给其他国家,只是这种合作也不是一蹴而就,实在不行,大不了拿出铁变黄金的技术,总能消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