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更进一步

柴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宋廷与金国相争符合梁山的利益,但是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孱弱无比的宋廷觉醒以后也是十分恐怖,不能让金国打太痛。

但是贸然出击也是不可为的,估摸着斜也现在已经补下了天罗地网,正在等着梁山一头闯进去。

“通知杜壆,辽东兵马过年以后给我打起来精神来,不可贸然出击,做出一番外松内紧的景象来。让燕青去辽东打探打探局势,一切小心为上,万不可打草惊蛇。”

柴进一边将盘子里面的几块肉拨给韩企先,一边对着身后的山狮驼下了令。

韩企先嘴角含笑,接过来了柴进的好意,口中却没停下来,道:“哥哥,河北新任的那个北京留守是什么人,探哨营那边有消息么?”

原来的北京留守是梁山的老熟人梁中书,但是随着蔡京倒台,梁中书的日子也不好过。再加上梁山军威强盛,种师道不屑狗苟蝇营,让梁中书隐隐有了去意。

十一月的时候,梁山探哨营驻大名府分部那边有了消息,梁中书已经上书请辞。估摸着时间,新上任的北京留守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闻言,柴进点了点头,道:“朝廷那边能派出来什么好东西?探哨营腊月十三日报,新任河北留守唤做杜充,哲宗绍圣间进士,去年刚当了沧州知府,今年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高升成了北京留守。”

不是柴进嘴里不干不净,只是此人实在算不上什么好鸟,他是另一时空中宗泽的接班人,但是却没有宗泽的手段,将宗泽苦心经营的局面毁于一旦。不仅不支援抗金义军,还把已经招抚了的义军当做敌人看待,派遣岳飞剿匪,真真好本事。

时人谓之:“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可以说,宋廷能这么快的灭亡,此人是首功。

即便是如此,杜充也只能算的上是无能之辈,真正令他臭名远扬的是另外一件事。宗望二次伐宋的时候,杜充为了抵抗金兵,派人掘了黄河,想要借黄河阻拦金兵。

可惜的是,黄河非但没有阻拦住金国南下的步伐,还淹死了不下二十万百姓,黄河水自此夺泗水入淮,直接令繁华的两淮近千万人流离失所。

能想出来决黄河阻敌的,从王贲到朱温、谢彦章、段凝、杜充,再到蒋委员长,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韩企先吃了一惊,道:“竟然是他。”

柴进嗯了一声,道:“先生也知道此人?”

韩企先点了点头,道:“不错,不瞒国公,沧州紧挨着燕云。此人当沧州知府的时候,正逢金国大肆进犯辽国。当时有不少的百姓逃往了沧州,想要寻求庇佑,此人却以为百姓是辽国的奸细,不分男女老幼尽数杀害。”

韩企先说着,眼神有一丝憎恨。

他向来不是个冷血的,本身对这块土地上将养的百姓有着浓厚的感情。这杜充如此草芥人命,任何有良知的都心存憎恨。

柴进怒骂一声,也没心情用饭了,拿起桌子上面的水杯饮了一气,这才道:“先生慢慢吃,我出去转转。”

韩企先忙站起来,对着柴进做了个往下切的手势,道:“哥哥,要不……”

柴进若有所思的看了韩企先一眼,他明白眼前的这个燕云宰相是在试探,想来是因为梁山探哨营的权利太过独大,心中有了忌惮之心。

“不可如此。”柴进果断的摇了摇头,道:“战争必须克制,我梁山万不能开这个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梁山探哨营的任务是打探消息,发展暗线,不能将暗杀这种取巧的方式作为常规手段。”

一旦展开暗杀的先河,宋廷必然会报复,刚刚安稳了一点的燕云,又要动乱起来。这种后果燕云接受不了,柴进也接受不了。

是爷们就该真刀真枪的干,用这些下作手段做什么?况且先前花荣暗杀高衙内以后,柴进已经明确的下了令,梁山探哨营不能进行暗杀活动。

当然,追杀叛徒、追捕犯人,自然不在此列。战争中也会有军属探哨营进行搏斗,都不算违规律令。

柴进并没有韩企先的试探而恼怒,反而颇有些掏心掏肺的道:“梁山探哨营权利极大,我也是知道的。但是现在我们尚未统一天下,还需要他们。等日后天下统一以后,便可以将探哨营放到倭国、越南等地,为我梁山开疆扩土做准备。当然,我不会一直握在手里。等日天下一统,我自然削弱他的权利,拆分给礼部、政务院、军务院等等。”

柴进眼神真诚,令人由衷的生出来三分信服,再加上柴进张口就来,显然心中早就做好了拆分的准备。

韩企先再无话说,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道:“喏。”

他是梁山的文官之首,虽然没有李助、闻焕章、萧嘉穗等人跟柴进跟的久,但是相权天生的就跟皇权冲突。两者并不是简单的你进我退,相权强盛的时候,可以威逼皇权,而皇权强势的时候,丞相不过是个提线木偶罢了。

再加上柴进身为开国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日后治国的一个标准,不由得韩企先不慎重。

柴进并没有因为韩企先的试探而丧失心情,他仍旧满怀精力的往外面走去。

尚未入驻师生的学舍有些冷清,但是操场、教室、宿舍、食堂一应俱全,只是库房里面尚显冷清,新生入学的书籍还没有印好,只有一摞一摞的纸张。

那边校长已经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对着柴进解释道:“国公,书籍还在印刷之中,根据县衙那边的消息,年前应该全部能到位。”

柴进点了点头,道:“招生情况如何?百姓们愿意让孩子出来上学吗?”

校长颇有三分骄傲的道:“国公放心,我们这一片共计六百适龄儿童,都已经做通了工作,自愿前来上学。其中不乏家境殷实的,毕竟咱们这里免除学费,还管一顿中午饭。”

柴进笑了笑,没有说话。这功劳的一大半应该算在韩企先身上,没有他这个努力工作的宰相在,百姓们绝没有这般殷实。

只有百姓家中殷实,不缺这个劳力以后,才会想着如何更进一步。

水浒之柴进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