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夫君你要造反?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什么事情要通过造反才能解决?”
朱楹一下子不说话了,而是继续说道:
“我想听到你的回答,如果我真的造反,你会怎么选择。”
徐妙锦感觉一下子就懵了。
“那我能怎么办,我只能跟着你,一路走到底,难不成我现在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朱楹这句话淡淡的一笑:
“我就喜欢你这个性格,你放心吧,我不是打算去造反,而是要去打蒙古人。”
徐妙锦听到这句话舒了一口气,她拍了拍自己胸口。
“吓死我了。”
又捶了捶朱楹的胸口。
“我就知道你在吓我,你就是个坏人,坏人。”
朱楹听到这句话一把搂住了徐妙锦,摸了摸她的头,轻声说道:
“你别闹,等会儿是正式场合,你身为我的王妃,千万不可丢人。”
徐妙锦听到这句话,赶紧推开了朱楹整理衣装,脸色都变得庄重起来。
“是,臣妾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楹又一次看到徐妙锦的变脸,一笑。
初城
就这样屹立在三十万大军面前,同时她的左右两边是八位杨门女将,她们也骑着马,准备出征。
他们分别是八妹杨延琪,小孙女杨金花,火帅杨排风,三娘董月娥,四娘金榜,五娘马赛英,六娘翟七春,七娘杜金娥。
初始守城的人,只剩了佘赛花还有周云静和耿金花。
朱楹站在初城城头,看着这九位女将,心中不禁翻滚,赞叹道她们的英姿飒爽。
不愧都是杨门女将,穿上给她们特意兑换出来的盔甲。
那感觉可谓无人能及。
这是初城第一次领兵出征。
也是朱楹建立领地之后,第一次对外扩张,而面对的敌人是曾经草原的霸主,蒙古人。
朱楹不知道这一次出征结果到底会是什么样,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全场出征,早已成为定局,他唯一能相信的就是他选择的穆桂英,相信这一众的女将。
还有就是要给这三十万大军一个激励。
站在城头朱楹看着三十万大军一下子感觉,有了一种阅兵的感觉。
他稍微有些紧张了,搓了搓自己的衣角。
就在这时穆桂英一挥手,战鼓缓缓响起。
震天而响。
接着号角声也响彻起来。
高亢凌厉,让人振奋。
在这战鼓和号角声交错中。
三十万大军有节奏的敲着自己的长矛。
这整齐划一的动作振奋着三十万人的军心。
一会之后,穆桂英挥手,战鼓息,号角停。
捶地的声音也瞬间停止。
三十万大军整齐划一纷纷抬头,看着城门上的朱楹,朱楹可以看出来这段时间杨门女将没有训练这一些大军很到位。
站在朱楹身边的徐妙锦,小脸有些泛红,这不是害羞,也不是生气,而是很是激动。
她十四年来,从没有看到如此恢宏的场面,也没有从这一个视角去看整整三十万人的集结。
徐妙锦的年纪,还是比较小的,所以看到这场景,如何不心潮澎湃。
她极力忍耐,控制自己情绪,不让自己再众人的面前,但是激动的心情却无法抑制,但得做到情绪很稳定,可不能给朱楹丢人。
在朱楹眼里,这毕竟三十万人,不算什么场面,当初他带了百万人,建立钢铁城。
此时城下很安静朱楹就知道,是时候该说些什么了,朱楹拿起来了一个,高音大喇叭,缓缓的向前走了几步,举起大喇叭,高声的喊道:
“即将出征的将士们。”
大喇叭传的很远,非常的洪亮。
三十万将士听到这句话,都很清楚。
但这突如其来的一下,让徐妙锦都吓了一下。
过了许久,才维持好自己端庄的形象,要不然这可是要给自己丢脸了,但是她现在丢的人可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有朱楹的。
徐妙锦小脸往前凑了凑,忍住了好奇心。
穆桂英的人反倒吓坏了,她没有想到朱楹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工具,将声音扩大如此大。
原本穆桂英为了传达朱楹的讲话,在军中找了不少传令兵,估计此时已经用不上了。
朱楹拿着高音大喇叭大声的说道:
“这是你们第一次出征,这是你们人生当中必须迈过去的一个砍!你们将要去面对的是曾经的草原霸主,你们也许会受伤,会迷茫,会死亡,甚至会残疾,但这些是你们必须要去面对的。”
“我朱楹,也许为你们做不了什么,但这你们作为军人的使命,是你们需要保护你们的兄弟姐妹,是要保护你们身后的所有人不受伤害,我朱楹唯一能为你们承诺的就是,只要战死的兄弟,我一定会给你们立碑,受伤的兄弟,我会让人全力救治伤残的兄弟,一辈子我都不会放弃。”
“你们将会是我们所有人的英雄,我们所有人都将一直以你们为傲,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最后我想对你们说的就是我希望在这儿等待你们胜利归来!”
朱楹的话简单明了,但是却振奋人心。
说完这句话他就放下了手中的喇叭,其实他想要说更煽情更激励人心些,可是话到嘴边却不知该怎么说。
只能用这么简单明了的话,直接来给这些人打了一只强心计。
朱楹苦笑的说道:
“早知道就不来了。”
只是朱楹没有想到,之后三十万大军齐齐的高声喊道:
“王爷万岁,我等绝不负王爷所托!”
“王爷万岁,我等绝不负王爷所托!”
“王爷万岁,我等绝不负王爷所托!”
这声势浩大,欲与天公试比高。
朱楹一下子就愣住了,这也行。
不愧都是自己的人啊,自己无论说什么。都可以激励到他们的心。
就在这个时候穆桂英大手一挥,高声喝道:
“出征!”
军旗飘荡,三十万大军齐齐转身,朝着北方开始进军。
朱楹看到这三十万大军北去的方向,心中不禁感慨,这一去也不知道这里要有多少臣民埋葬在他乡。
这恐怕就是一生中要经历的,也是他们要经历的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