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收复三秦

“钱大家,你看这里是波斯的重镇,咱们打这里如何?”

李宝一脸期盼的盯着钱文同咨询道,他有点想自己打下波斯了。

这片地方虽然有些荒凉,环境比之中原相差万里,但也是大片的领土啊。

要是便宜了晋国,还真是有点可惜了,自己有实力占领了多好?

干嘛非要帮着晋国打下来,不符合他们军部的一贯作风。

“李总啊,枢密院和军部的命令没来,我没权力打啊!”

钱文同哭丧着脸,对着李宝这个战争狂人说道。

这家伙自从岭南西路战争完毕之后,就被安排到北方训练海军。

算下来也有好几年没打仗。

看来是憋得受不了了。

见到导弹打击力惊人。

心思就开始活泛起来。

打算无军令擅自出击。

作为最早跟着陛下的老人。

李宝就算是违抗军令也不过被小惩一番。

但是他这个导弹军的指挥,兼首席顾问没这个胆子。

枢密院和军部的命令是打下海岸的几个据点。

那就将海岸的据点打下来就好,干嘛非得祸祸人家波斯内陆呢?吃力不讨好!

皇帝陛下不是说了吗?

占领波斯实在很困难。

起码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同化。

甚至还不能同化。

不如在沿岸建立据点,控制住这片海域。

未来挖石油、做贸易就好。

非得给人打下来干什么?

让晋国好好折腾不行吗?

李宝被怼的哑口无言。

只能无奈的离开指挥部。

不过临走前下令陈裕盛。

带领舰队迅速攻略既定的那些海岸据点。

他这边则是想办法说通军部、枢密院,尤其是说服自家那位皇帝陛下,让他将波斯给打下来。

这可是灭国的功劳啊。

不去试试就飞走了!

李成也看到了李宝的请示,就批了一句话:按命令行事。

他这边需要尽快的平定中原。

没时间去跟那些疯子折腾。

按照原本的协定,今年晋国会交出三秦地区。

三秦最重要的就是关中,这片历代先辈的龙兴之地。

相比于汴京、西京雒阳,京兆府长安城绝对是古都中的古都。

上古时代,先辈们就在此处建立了国家,此后上千年都是定都在此,成为中原的中心地带。

也就是从千年前,大魏国在北方崛起,才逐步让关中地区的地位有所下降。

但即便是如此,到现在关中仍然是中原很重要的构成部分。

南拒秦岭、西结凉州、北连河套,与三晋互成掎角之势。

守卫着关中繁华故土。

同样,这里也是晋国的都城所在,晋国的真正腹心。

将贵霜整个打下来之后,李成就派人到晋国商谈三秦交割。

拉拉扯扯几个月,终于将收复三秦的事情定了下来。

盛夏七月,李成带着四大院和军部的大佬西进。

经过雒阳、陕县直趋长安的东方门户潼关。

这座雄关曾经是天下第一的关门,拱卫着富庶的关中平原。

只是后来几经朝代变迁。

如今显得有些破败不堪。

城墙甚至都有数段损坏。

如今中原的城墙,早已没有往日的作用。

火器的诞生,加速了这些古老防御设施的退出速度。

如同这样的关卡,大夏如果愿意,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夷为平地。

还是只靠炮火,不出动飞机的情况下就能达到。

如果出动飞机,谁都挡不住大夏的锋芒。

潼关以西就是传说中的关中,这座关卡就是区分关东、关西的分界线。

他们的交割地点,也就是设立在这里,夏晋两国在这里确定关中平原的未来命运。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长安还没有收拾好,老百姓和军队还在陆续撤离,不合适作为交接地。

这次也是建元帝杜威杜威亲自出面,与李成进行会晤,顶着巨大的压力才让朝臣同意西迁。

这批要交出的是包括京兆府在内,北至夏州、兴庆府一线南部,西至河州、东玉关以东的大片地区,东玉关以西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带,暂时还是归属于晋国,等到明年再逐一进行交付。

在一年之中,杜威已经迁移了数百万的百姓进入西域。

从西域再一路向西,越过山口进入到西域外地区生活。

不过虽然尽力迁徙,但还是有大量人口带不走。

这些人口都留给了大夏,也都是老弱为主。

这也是惯例了。

总不能将青壮都留下吧?

那他晋国岂不是太吃亏了?

李成对此也不置可否。

换他也会这么做。

双方沟通的很顺利,晋国每退出一座县城,大夏就驻军一座县城,慢一点却很稳。

然后就是大量的物资进入关中,确保这些地方的居民生活。

整个交接持续大约半年的时间,大夏的疆域终于到达河西走廊东段,包括整个河套地区都成为他大夏的地盘。

疆土再次扩大,固有的中原地带也就剩下蜀地和兴元府地区,以及河西走廊的一段。

当然李成预想的中原,绝对不止这些地带。

而是西部到山口地区。

北部到草原外大漠边缘。

西南与基多诸国交界,这片极为广阔的地带。

后期也会大力开发这些地区,甚至越过土蕃高原,去占领基多北部平原、连成一线。

为后世子孙打下个大大的疆域,成为华夏赖以生存的根基。

收获了这片地带之后,大夏的疆域就与武国再次接壤了。

只是武烈如今还陷在高原上,与土蕃军队打的热闹。

不知道大夏的军队已经兵临自家门口了。

八月底,大夏军队开始在太白山集结,准备攻陷兴元府。

终南、太白、岐山,这一连串的山脉,就是进入汉中平原的必经之路。

就算李成如今有飞机,也不可能无视地理山川条件越过天险。

这些地方早期被晋国经营。

如今南部被武国占据着。

陆军第十五军、十九军、二十军三万人从太白县出发。

沿着山谷地带向南进军,与武**队于武关开战。

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了数场小规模的作战。

这也是基础建设不足,大军无法携带重武器南下。

最终武国退出武关,大夏军在武关地区驻扎兴建军事设施。

兵锋逼近武国盘踞的兴元府地区,距离关中平原不足两百里。

只是这两百里的路程中,还有许多的关卡险阻。

同样有茫茫群山拦路,尤其是石龙栈道更是天险。

这段路程打通,起码需要大量的兵力及三军协同才可以。

武烈如今正在怒水江上游,与土蕃连续交战。

这一年的战争,让武国也是筋疲力尽,他们也没想到小小的土蕃竟然如此的难打。

让他武国损兵折将许多,到如今土蕃都城还没见到影子。

得知武关被破,武烈再也沉不住气了,当即就带着士兵回归汉中平原。

至于南越国……

这时候谁管谁啊?

(“钱大家,你看这里是波斯的重镇,咱们打这里如何?”

李宝一脸期盼的盯着钱文同咨询道,他有点想自己打下波斯了。

这片地方虽然有些荒凉,环境比之中原相差万里,但也是大片的领土啊。

要是便宜了晋国,还真是有点可惜了,自己有实力占领了多好?

干嘛非要帮着晋国打下来,不符合他们军部的一贯作风。

“李总啊,枢密院和军部的命令没来,我没权力打啊!”

钱文同哭丧着脸,对着李宝这个战争狂人说道。

这家伙自从岭南西路战争完毕之后,就被安排到北方训练海军。

算下来也有好几年没打仗。

看来是憋得受不了了。

见到导弹打击力惊人。

心思就开始活泛起来。

打算无军令擅自出击。

作为最早跟着陛下的老人。

李宝就算是违抗军令也不过被小惩一番。

但是他这个导弹军的指挥,兼首席顾问没这个胆子。

枢密院和军部的命令是打下海岸的几个据点。

那就将海岸的据点打下来就好,干嘛非得祸祸人家波斯内陆呢?吃力不讨好!

皇帝陛下不是说了吗?

占领波斯实在很困难。

起码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同化。

甚至还不能同化。

不如在沿岸建立据点,控制住这片海域。

未来挖石油、做贸易就好。

非得给人打下来干什么?

让晋国好好折腾不行吗?

李宝被怼的哑口无言。

只能无奈的离开指挥部。

不过临走前下令陈裕盛。

带领舰队迅速攻略既定的那些海岸据点。

他这边则是想办法说通军部、枢密院,尤其是说服自家那位皇帝陛下,让他将波斯给打下来。

这可是灭国的功劳啊。

不去试试就飞走了!

李成也看到了李宝的请示,就批了一句话:按命令行事。

他这边需要尽快的平定中原。

没时间去跟那些疯子折腾。

按照原本的协定,今年晋国会交出三秦地区。

三秦最重要的就是关中,这片历代先辈的龙兴之地。

相比于汴京、西京雒阳,京兆府长安城绝对是古都中的古都。

上古时代,先辈们就在此处建立了国家,此后上千年都是定都在此,成为中原的中心地带。

也就是从千年前,大魏国在北方崛起,才逐步让关中地区的地位有所下降。

但即便是如此,到现在关中仍然是中原很重要的构成部分。

南拒秦岭、西结凉州、北连河套,与三晋互成掎角之势。

守卫着关中繁华故土。

同样,这里也是晋国的都城所在,晋国的真正腹心。

将贵霜整个打下来之后,李成就派人到晋国商谈三秦交割。

拉拉扯扯几个月,终于将收复三秦的事情定了下来。

盛夏七月,李成带着四大院和军部的大佬西进。

经过雒阳、陕县直趋长安的东方门户潼关。

这座雄关曾经是天下第一的关门,拱卫着富庶的关中平原。

只是后来几经朝代变迁。

如今显得有些破败不堪。

城墙甚至都有数段损坏。

如今中原的城墙,早已没有往日的作用。

火器的诞生,加速了这些古老防御设施的退出速度。

如同这样的关卡,大夏如果愿意,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夷为平地。

还是只靠炮火,不出动飞机的情况下就能达到。

如果出动飞机,谁都挡不住大夏的锋芒。

潼关以西就是传说中的关中,这座关卡就是区分关东、关西的分界线。

他们的交割地点,也就是设立在这里,夏晋两国在这里确定关中平原的未来命运。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长安还没有收拾好,老百姓和军队还在陆续撤离,不合适作为交接地。

这次也是建元帝杜威杜威亲自出面,与李成进行会晤,顶着巨大的压力才让朝臣同意西迁。

这批要交出的是包括京兆府在内,北至夏州、兴庆府一线南部,西至河州、东玉关以东的大片地区,东玉关以西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带,暂时还是归属于晋国,等到明年再逐一进行交付。

在一年之中,杜威已经迁移了数百万的百姓进入西域。

从西域再一路向西,越过山口进入到西域外地区生活。

不过虽然尽力迁徙,但还是有大量人口带不走。

这些人口都留给了大夏,也都是老弱为主。

这也是惯例了。

总不能将青壮都留下吧?

那他晋国岂不是太吃亏了?

李成对此也不置可否。

换他也会这么做。

双方沟通的很顺利,晋国每退出一座县城,大夏就驻军一座县城,慢一点却很稳。

然后就是大量的物资进入关中,确保这些地方的居民生活。

整个交接持续大约半年的时间,大夏的疆域终于到达河西走廊东段,包括整个河套地区都成为他大夏的地盘。

疆土再次扩大,固有的中原地带也就剩下蜀地和兴元府地区,以及河西走廊的一段。

当然李成预想的中原,绝对不止这些地带。

而是西部到山口地区。

北部到草原外大漠边缘。

西南与基多诸国交界,这片极为广阔的地带。

后期也会大力开发这些地区,甚至越过土蕃高原,去占领基多北部平原、连成一线。

为后世子孙打下个大大的疆域,成为华夏赖以生存的根基。

收获了这片地带之后,大夏的疆域就与武国再次接壤了。

只是武烈如今还陷在高原上,与土蕃军队打的热闹。

不知道大夏的军队已经兵临自家门口了。

八月底,大夏军队开始在太白山集结,准备攻陷兴元府。

终南、太白、岐山,这一连串的山脉,就是进入汉中平原的必经之路。

就算李成如今有飞机,也不可能无视地理山川条件越过天险。

这些地方早期被晋国经营。

如今南部被武国占据着。

陆军第十五军、十九军、二十军三万人从太白县出发。

沿着山谷地带向南进军,与武**队于武关开战。

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了数场小规模的作战。

这也是基础建设不足,大军无法携带重武器南下。

最终武国退出武关,大夏军在武关地区驻扎兴建军事设施。

兵锋逼近武国盘踞的兴元府地区,距离关中平原不足两百里。

只是这两百里的路程中,还有许多的关卡险阻。

同样有茫茫群山拦路,尤其是石龙栈道更是天险。

这段路程打通,起码需要大量的兵力及三军协同才可以。

武烈如今正在怒水江上游,与土蕃连续交战。

这一年的战争,让武国也是筋疲力尽,他们也没想到小小的土蕃竟然如此的难打。

让他武国损兵折将许多,到如今土蕃都城还没见到影子。

得知武关被破,武烈再也沉不住气了,当即就带着士兵回归汉中平原。

至于南越国……

这时候谁管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