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军都已经到达了指定的位置,苏超心里自然是不急不慌的了,他现在等待的便是倭寇攻城,以便给城中的新军一个历练的机会。
此时葛白冷在望远镜中见到我口袋的攻城梯已经弄得差不多了,便传令道:“那些油锅和金汁锅开始点火吧,咱们也该给那些倭寇准备一些洗澡水了。”
很快,他的命令便被传了下去,跟着城头上的升起了一道道的浓烟。
“优子贵女,福清城里已经开始准备了。”一个头领对今川优子说道。
今川优子点头说道:“武藏,你与成田一起,带着你们的人攻打福清城的西城。
造田,你带着你的人攻打东城,余下的人跟着我攻打南城,你们这就去吧,听到我这边攻城了,你们便同时攻城。”
这时一个头领问道:“优子贵女,北城那边还空着呢,不如属下带人攻打北城?”
今川优子冷哼一声,说道:“我就是要空出一面城墙来,让他们有逃走的机会,这叫围三阙一。
这是大明《孙子兵法》中的八条准则之一。
如果四面合围敌人,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
相反,如果
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
我们要的是福清城,不是跟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明白吗?”
那个头领忙伏身说道:“优子贵女教训得是,属下记住了。”
今川优子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头领们,说道:“现在开始执行我的命令吧,听到炮声之后开始攻城。”
那些头领门伏身施礼后,起身跳下高台,朝着自己的队伍那边走去。
这是木头搭建的高台上只剩下今川优子和她的三十几个护卫以及两个侍女。
看着那些头领门开始准备攻城了,今川优子便对自己的护卫头领说道:“鸟门,你们也准备一下吧,等着两次攻城之后,第三次攻城开始,咱们就要撤走了。
战马要先准备好,今川家的旗帜就绑在马身上,咱们能不能顺利的离开这里就看那些战马和旗帜了。”
鸟门伏身施礼道:“是,属下这就去把那些战马都集中过来,再把家中的旗帜绑在上面。”
今川优子点了点,说道:“去吧,告诉他们我要准备马队荣耀入城,谁要是不肯给就杀了他。”
鸟门应了一
声,然后招呼了十个护卫跟着自己一起跳下高台。
很快,倭寇的攻城阵势已经摆好了,围三阙一,只留下了福清城的北城门空在那里。
福清城的南城门的倭寇最多,足有两万余人,那些倭寇正抬着三百个攻城梯慢慢的向福清城靠近。
在距离福清城还有一箭地的地方,那些倭寇停了下来,等待着攻击的炮声响起。
葛白冷站在城墙上往下看,见倭寇在一箭地之外停了下来,便笑道:“这些个家伙真是见识短浅啊,他们只记得我大明有弓箭,却不记得我大明还有连射床弩呢。
奶奶的,站在那里就射不到你们了吗?”
接着他便转头喝道:“传令,让连射床弩给我射击那些抬着攻城梯的。”
他身边的亲兵接了命令,即刻就有人朝着两边跑去,口中叫道:“连射床弩准备,对准城下抬攻城梯的,听到锣声便射击。”
此时大明的守城利器便是连射床弩了,它是在床弩和诸葛连射弩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
比原来的床弩小了一些,但是有比原来的诸葛连射弩大了一些,一个床弩上有六张弓弩,可以依次射出六根三指粗细的弩箭,射
程高达百丈。
在五十丈之内,就是一匹健马也可以一箭贯穿,威力极大。
这种连射床弩最大的缺点就是上弦十分的麻烦,要三个人配合之下才能够上好弓弦。
苏超在右卫城之战的时候,曾经改造过这种连射床弩,用上了一种组合轮来上弦,速度提高了数倍之多,而且一个人也可以操作。
但是那种便利的上弦方式还没有传到福建来,因此福建城池上所用的连射床弩依然是用老方法上弦。
很快,所有的连射床弩都准备好了,当铜锣响起之后,城墙上数十具连射床弩便射出了弩箭。
两百余支弩箭带着啸声向城下那些抬着攻城梯的倭寇射去,顿时将六七十个倭寇射穿,甚至还伤及了后面倭寇。
一轮弩箭射完,城下的倭寇便被射死了百余人,那些倭寇一阵骚动,开始不自觉往后躲避。
今川优子在高台上看得清楚,便转头说道:“点然火炮,攻城。”
她身后的几个拿着那种粗大的铁炮仗的护卫,即刻点燃了火药捻子。
跟着通通通三声炮响,高台之上一阵烟雾弥漫。
听到攻城的炮声响起,那些倭寇头领们便举起自己手中的
倭刀,朝前一挥,厉声喊道:“攻城,攻城,攻城。”
他们的护卫们也挥着倭刀高声喊了起来。
接着整个倭寇大军便开始狂奔起来,朝着福清城狂奔而去,口中嗷嗷的喊着,为自己助威打气。
葛白冷见状即刻喊道:“所有火器手上前,火器准备。”
他的命令即刻被他的传令兵和亲卫朝着两边传递过去,那些原本躲在城垛子管铳等等火器都架到了城墙上。
仅仅是南城墙一面城墙上就有火器手两千余人,他们在将火器架到城墙上之后,便吹然了手中火折子。
“点火!点火!对准了打啊。”又是一道军令传开来。
接着所有的火器都被点燃了,三个喘息的时间之后,城墙上枪声大作,整个墙头上一片烟尘弥漫,将城头罩得严严实实的。
再看城下急奔而来的倭寇,在那些火器响了以后,便一片片的翻到在地,让攻势顿时迟滞了一下。
“弓箭手上前,弓箭手上前,射击,射击。”葛白冷的命令又传了过来。
还没等城墙上烟雾散干净,数千支弓箭又从墙头上射下来。